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龙八部》读书笔记||民族融合是大势所趋
《天龙八部》中有慕容复复国的故事。慕容家族是鲜卑族的后裔,他们想复兴曾经的大燕。为此,慕容博和慕容复父子俩未达目的,不择手段。他们挑拨北宋、契丹、西夏和大理之间的矛盾,让他们自相残杀,好坐收渔翁之利。结果发现复国无望:慕容博受扫地僧点化,已经顿悟;慕容复被段誉的六脉神剑所伤,发疯了。

慕容复图谋复国,这当然是金庸先生的虚构。历史上的鲜卑族很早就在汉化,例如,拓跋宏改革就是例子,唐代很多鲜卑族的痕迹慢慢消失了。鲜卑族的一支吐谷浑被吐蕃兼并后,鲜卑族基本上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到了北宋,鲜卑族早已融入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了。因此,慕容氏的后裔这个时候还想复国,当然是不可能的。
金庸先生这样写自然渗透着自己的理念。借用王语嫣的话,你说鲜卑族的文化好,鲜卑字怎么写?你能找一本鲜卑字的书吗?你说汉语,写汉字,却说要复兴大燕,让鲜卑族中兴,这不是胡扯吗?慕容复后来戴着纸糊的帽子,坐在一个坟头上,让一群小孩朝自己磕头,每人发一些糕点。这就很有讽刺意义,原来所谓的复国大业不过是儿戏。
其实,金庸先生写《天龙八部》是站在国家、民族的高度去写的。历史上,中国的很多民族纷争不断,可是后来国家统一了,民族也融合了。我们不能延续仇恨,时间会冲淡一切。就像今天,新疆、西藏、香港、台湾某些顽固分子一直要独立一样,这怎么可能呢?国家统一、民族融合,这样的趋势你能阻挡吗?
今天,还有人说起古代的历史,说中国很多皇帝身上不是正统的汉族血统,唐代皇帝就是鲜卑族后裔,这话就很可笑。民族本来就是逐步融合的,我们今天绝大多数是汉族人。可是,我们谁敢说自己的祖先,从原始社会到现在,每一代的父系和母系都是正统的华夏族,没有匈奴、鲜卑、女真等少数民族的基因呢?
慕容复的悲剧从反面告诉我们,民族融合古往今来都是这样,不能逆历史潮流而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来自北方的“寒流”(二)——鲜卑
慕容复:来自何处,去向何方
鲜卑人哪儿去了
《天龙八部》竟是鲜卑传奇?除了慕容复,萧峰段誉也是鲜卑后人
你的小脚趾若有两瓣趾甲,或许不是纯正汉人,而是这个民族的后裔
广东一个村庄,发现鲜卑族后裔,村民称祖先是北魏慕容将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