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国志》读书笔记||比较刘禅和段正明

我之前写过《大理国史》的读书笔记,目前又正在写《三国志》的读书笔记。我们都知道蜀国的刘禅和大理国的段正明一样,都是亡国之君,可是两个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却大不一样。《三国演义》中的刘禅给人的感觉是昏聩无能,而《天龙八部》中的段正明给人的感觉是仁慈而又有威严。我们要说的是,文学形象和历史形象毕竟是两回事,我们不能把两者混淆了。大理国的历史远远没有三国的历史那样受人关注,这里我也是突发奇想,要把二人进行一些比较。

首先,他们有很多相同之处。

第一,后人对他们的评价都是有褒又有贬。陈寿在《三国志》中写刘禅的传记就是这么说的,他如果遇到贤臣就是个好皇帝,遇到像黄皓这样的小人就是昏君。这个评价是比较中肯的。陈寿没有把刘禅完全否定,也指出他在位时不断大赦天下,可见确实是仁慈的君主。后世评价刘禅一般都批评他昏庸,导致亡国,但很多人也承认他仁慈,没有害人之心。后人评价段正明也是一样。诸葛元生的《滇史》称赞段正明“性谨恪尚俭素”,可见确实是一个好皇帝。可是,《南诏野史》却说段正明“为君不振”,所以失去民心,大家转而支持高氏。

第二,他们都是没有实权的皇帝。刘禅在位时,军政大权先后被诸葛亮、蒋琬、费祎、姜维掌握。段正明在位时,实权被高升泰掌握。

第三,他们的晚景都很凄凉。刘禅最后在魏国进军时选择了投降。为了使司马昭打消顾虑,他不得不装疯卖傻,苟且偷生。乐不思蜀这个典故就是说刘禅的,他不是真的傻,是害怕被司马昭迫害,不得不这么做。段正明后来让高升泰夺了皇位,自己避位为僧。曾经的一国之君,最后在寺庙里了却残生。

其次,我们也要看到,他们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第一,刘禅虽然没有实权,但大臣对他忠心耿耿。诸葛亮、蒋琬、费祎、姜维,他们都在尽心竭力辅佐刘禅,没有想过要篡位。段正明没有实权,大臣不仅想架空他,而且想篡位。高升泰后来就逼走了段正明,自己做了皇帝。

第二,刘禅的蜀国和中原是战争状态,段正明的大理国和中原是友好关系。蜀国虽然偏安一隅,但以汉皇族的后裔自居,认为自己才是正统,依然沿用汉的国号。在他们看来,魏国是叛逆,是他们的敌人。大理国就不同了,是少数民族政权,和中原的大宋关系很好,没有战争。大理知道自己是小国,没有实力去招惹大宋。当初是宋太祖赵匡胤手下留情,统一天下时放过了他们,所以他们的国家才有机会存在这么多年。

第三,刘禅是被敌国逼迫投降的,段正明是被权臣逼迫下台的。刘禅是魏国进攻到国门,不得已而投降的。段正明则是内部权臣高升泰逼迫,不得已避位为僧的。

第四,刘禅投降后,蜀国没有复国;段正明下台后,仅过了两年大理国就复国了。刘禅投降后,姜维曾经想利用钟会和邓艾的矛盾,复兴蜀国,但以失败而告终。高升泰夺了段正明的皇位后,改国号叫大中。然而,高升泰感觉到反对自己的人太多,两年后就病死了。高升泰临死前,害怕家族被清算,就让儿子高泰明把政权还给段家。于是,高泰明就让段正明的弟弟段正淳复位。段正淳虽然也没有实权,但他毕竟做了皇帝,形式上恢复了大理国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段誉、南帝段皇爷什么关系?历史上真实的大理段氏
历史上真实的“大理段氏”
忽必烈率蒙古铁骑3月灭大理,段氏皇族非但没有愤怒,反而感激涕零!
14段正明(大理国第十四位皇帝,1081年―1094年在位13年)
1094年
正解大理史:段正淳不风流怕老婆 段誉是一灯的爷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