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把书教厚,又把书教薄

且行且思

教师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在我看来,教师成长大概有三个比较明显标志:

把书教厚,又把书教薄。把书教厚是指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叠加和累积,是知识能力的有效增长和丰富。然而从实践来看,人的知识能力、财富职位、阅历经验未必总是有效的累积叠加。不少人的人生过程是“猴子掰玉米”——摘一个,丢一个,永远在起点徘徊。

称职的教师总是不断带给学生丰富的传承和积淀,无论各个学段的知识还是拓展课内课外的能力,都能让学生调动积累,让学生永远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真正优秀的教师不会满足于此,因为仅是物理性叠加未必就是厚重,仅有“厚积”未必就能“薄发”——一座摩天大楼的巍然矗立,不是依靠钢筋水泥的无序堆砌,而是要有强有力的内在支撑。学生知识能力的内在支撑就是能够引领学生“举一反三”“画龙点睛”的学习能力、方法与规律。而认识理解这些能力、方法与规律,传授并让学生接受、吸收、消化,需要教师有化繁为简、化整为零的精神和功力,需要教师能吃透知识的结构体系、内在联系、演进轨迹、前沿动态等。然后,才能让学生明晰重点、理解实质、把握内涵、掌控方法。

把书教厚,是打牢学生的知识基础;把书教薄,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把书教深,又把书教浅。把书教深,是遵循知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学习规律,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不断深化理解运用,学会调动已有积累,激发思考动能,不断超越自己,获取新知。

但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并非是书教得越“深”才越有水平。能让学生痴迷于学习是一种本事,但能让学生既进得去又出得来并且能够“深入浅出”才是大本事。

把书教深,是锤炼学生功底;把书教浅,是开启学生智慧。

把书教“庄”,又把书教“谐”。把书教“庄”,是指对知识的尊重与敬畏,是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严谨治学,认真教学,发奋求学。

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学生要在学业上有所建树,最重要的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方法、习惯,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和学习探究的状态。

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作为科学,理所当然要教得字斟句酌、一丝不苟;作为艺术,则要把书教得妙趣横生、神采飞扬。

把书教“庄”,是教师的本分;把书教“谐”,是教师的本领。

对于学生而言,能遇上把教育做成艺术、做到极致的教师,是人生之大幸——比起日复一日枯燥无味的苦苦求索,这种亦庄亦谐的寓教于乐,就如赏心悦目的艺术盛宴一般,让人感觉学习的快乐和美好。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天门市职业学院)

《中国教师报》2018年11月21日第9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书推荐·第07期】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方法和艺术
教师教什么
论学习迁移及其规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有效教师”专业发展的五个阶段
【教育读书】教师的自身修养
回归自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