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趣的心理学实验:认知失调程度会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

在一项研究自由选择的著名实验中,研究人员请日本京都大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学生们在一个唱片店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十张专辑,并按照自己的喜爱程度依次排序。这些学生被分为两个实验组。第一组中的大学生们只需要按照上述过程排序自己喜爱的专辑即可,第二组的学生们在此之后还需要将这些专辑进行第二次排序,排序标准是依据他们所认为的大部分大学生对于这些专辑的喜好(即,你认为你的同学们会怎么排序?)

随后研究者告诉参与实验的学生们,唱片店老板乐意送给他们唱片作为礼物,可是他们最喜欢的几张唱片都卖完了,只有列表的第五第六张唱片有现货可供选择。

在选择礼物唱片之后,这些大学生被要求再次按照现在的喜好排列刚才列表当中的十张专辑。结果发现第二组的日本大学生排列唱片的方式改变了,他们提高了所选择的唱片的排位,同时降低了他们没有选择的唱片的排名。第一组和第二组的美国大学生也做出了类似的排序改变。而第一组的日本大学生对于唱片的前后排名却没有变化。

为什么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对同样的一张唱片做出不同的评价呢?这一现象十分普遍,原因是认知失调在推动大学生们为自己的选择做辩护。简单来说,认知失调就是 “现在真实的我” 和 “我期待理想中的我” 之间有差距,这个差距让 “我” 觉得紧张焦虑,为了弥补这个差距,“我” 会做出一些行为上的改变,使理想与现实状态一致一些。而在上面讲到的实验中,对于唱片喜好的排序变化就是这样一种为了减少心理落差而作出的辩护行为——说服自己:“我” 其实很喜欢自己所选的唱片,那个没有被 “我” 选中的唱片其实真的很糟糕。

有趣的是,只有被要求按照别的大学生的意愿排序唱片的日本学生才出现了认知失调,那些没有经历这个实验步骤的大学生则没有产生认知失调。这表现了日本大学生的辩护行为不是为了自己内心的那个“理想”,而是其他大学生们的“理想”所做的。 “想想别的大学生会怎么排序” 其实就是一个暗示,促使他们在最后一次排序的时候考虑到别人的想法而不仅仅是自己的想法。

而美国大学生,无论在哪一个实验组,都表现出相同程度的认知失调,这是因为他们始终都在以自己内心的 “理想” 为标杆 ,改变自己的行为。

简单总结,日本和美国学生的行为差异是由于对 “自己” 不同程度的强调造成的。

我们无法更换自己固有的文化背景,当然也无法彻底改变这种文化背景所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然而成年人是可以有自由意志的,一旦开始反思,你总会听到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优秀到卓越--李开复论“选择的智慧”和“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我”
哪些人在德国最容易获得奖学金?
理想——走向成功第一步
女大学生眼中“理想”男生身高,183cm才位列第三,榜首很抢手
行为对心理的影响 (2011-09-16 13:30:14)转载▼
还苦恼你为何单身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