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上最爱我们的那个男人

写自己亲近的人并不容易,因为过于亲近,就很难客观评价,所以我从来没有写过我的父母。今年有些特别,因为疫情,我已经10个多月没有见过他们了。今天是父亲节,谨以些许文字慰藉一下思念之情。

很俗气的,我还是得先说说爸爸的外貌,因为我无比像他,简直就是复制粘贴一样。爸爸年轻的时候特别帅,最准确的形容词应该是英俊,甩胡歌、王凯、朱一龙、肖战……几条街的那种。但岁月不饶人,能饶过岁月的人却没有几个。前两天给爸爸买了一条裤子寄到家里,妈妈还说“你知道你爸穿多大号吗?他现在比以前还瘦呢,前几天我们俩去体检,身高都降了,真是到岁数了,都抽抽儿了……”其实爸爸本不用这么操劳,但他骨子里是个闲不住的人,用我妈的话说就是“不找点儿事干会憋坏了他”,而爸爸也确实能折腾。

爸爸特别聪明,上学时成绩特别好,我们小时候他经常和我们炫耀“我小时候,能倒着背'老三篇’”,然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生生被耽误了,初中毕业后没有学上,就去参军了。爸爸虽然没有参加过战争,但因为所在部队参过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时候,爸爸还受到了当地政府的慰问嘉奖。很多人说我身上有一种军人气质(虽然我并未觉得),看来真的是“复制粘贴一样”。

从部队复员后,当地政府给爸爸在乡里的拖拉机站安排了工作。几年后赶上改革开放,但人们的思想还很保守,甚至有些“害怕”,在“自己干”和“铁饭碗”之间,很少有人放弃铁饭碗,但爸爸不,他自信“技高人胆大”,要“大干一场”。当时国家鼓励个人“单干”,信用社也积极发放无息贷款,爸爸就贷款了一万元用于购置“东方红”。那时候的一万元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几百万吧,很多人都为爸爸捏一把汗,更有亲朋好友劝爸爸不要冒险,万一贷款还不上怎么办……爸爸不听,坚持要做。不到一年,爸爸不但还清了银行贷款,还净赚了好几万,成为“先富起来”的那批人。小时候,爸爸经常给我们讲这段“历史”,说的最多的就是“那时候还是胆子小,贷款的时候真怕还不上啊,要不咱们家早就发财了……”

到我上大学的时候,基建红利已经逐渐消失,但环保和园林绿化正在兴起。爸爸看到了这块红利,开始转行。只有初中文化的他自学看图纸和简单绘图,愣是自己拉起了一支队伍,承接的工程“多到干不完”。2004年年底,由于上游开发商没有将工程款结清,导致工程款无法全部到账,工人们心里特别慌,担心拿不到工钱,不断有人来家里询问。爸爸就拿出了家里的所有积蓄给工人们发工资,那年春节,我们家“一切从简”。之后还遇到过几次没能及时发放工资的情况,但再也没有一个工人问过。有人曾经开出很高的工资想挖爸爸队伍里的一个高级技术工,没成,因为人家说跟着爸爸干“心里踏实”。

我觉得我性格里有些地方很像爸爸,但妈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特别庆幸,俩孩子的性格一点儿也不随他爸。”因为在所有人看来,爸爸的“嘴不好”。有些话有很多种表达方式,爸爸总是选择最不合适的那一种。他总是当面说出某个人的缺点或者对某个人的不满,很多时候让人非常“下不来台”,也因此得罪不少人,觉得他这个人未免有些“刻薄”。但他从来不在背后说别人坏话,这让对他过于熟悉的人可以忽略他的“刻薄”,却让不了解他的人对他产生不必要的误解,甚至结下梁子。妈妈经常说他,但一个人的性格使然,要改变是不容易的。

妈妈和爸爸是初中同学,三年同窗+外表英俊+从军经历,让妈妈觉得这门亲事很满意,只是结婚以后妈妈才发现,都是“表象”啊,这个人怎么这么懒!爸爸基本上没做过家务,至少我记忆里没有,都是妈妈一个人操持,爸爸也不屑于表达诸如“你辛苦了”之类的话,未免让妈妈觉得未被体贴呵护甚至感到委屈。我记忆中我家吃饭时的场景是这样的:爸爸往桌前一做,妈妈还在厨房忙着,就听着爸爸一会儿喊“碗呢”,一会儿喊“筷子呢”,要不就是“给我拿酒杯”……我在家的时候我就会做这些事情,我不在家的时候妈妈就一边忙厨房的事一边拿东西,爸爸从不离开座位。爸爸唯一一次做家务是2017年。那年7月份妈妈三叉神经痛,疼到说不了话,爸爸害怕了,第一次给妈妈做饭,还收拾屋子,嘱咐妈妈休息,带妈妈看病就更不用说了。事后妈妈和我说“真难得,你爸竟然干活了……”

但命运似乎总是较为公平,任凭你是谁,总有一个人“能治你”,“能治”我爸的那个人就是我。我出生前,爸爸的一个哥们儿家也有孩子快出生了,我爸说我肯定是男孩,两家一合计,定个娃娃亲吧。结果,两个女孩。当时我爸那个失望啊,他希望我是个男孩子。后来弟弟出生的时候,我爸竟然说了声“谢天谢地!”但女儿是父亲前世的小情人,这“地位”谁也替代不了。弟弟很小就知道,姐姐是不能惹的,因为会被爸爸说,所以弟弟从小就让着我,以至于长大以后,很多人以为他是我哥哥;亲戚朋友们也很拿我这个女孩子“当回事”,因为“地位高”;我老舅更是时不时就“威胁”我爸“让你闺女治你”……

我小时候经常扁桃体发炎,需要打青霉素,诊所离我家很近,每次都是爸爸领着我去,背着我回来。

爸爸特别重视我们的教育,我也爱读书,一有时间爸爸就用摩托车带着我去新华书店,这让很多同龄人羡慕不已。

我初中时开始住校,有一次回家,忘了因为什么事情和爸爸吵起来了,爷儿俩谁也不服软,返校那天我也没理爸爸,就哭着回学校了。第二天中午放学,竟看到爸爸妈妈在宿舍门口等我,我们一起出去吃饭、逛街,爸爸还给我买了块手表。妈妈偷偷告诉我,爸爸这次来是给我道歉的,他在家里一直念叨“孩子是哭着回学校的……”,心里难受,非要过来看看我。妈妈还说“你见过你爸和谁低过头啊,我们俩吵架都从来没和我说过软话,也就是你……”临走前我和爸爸道了歉,爸爸说“说啥对不起啊,好好学习,照顾好自己……”

工作以后我很少回家,特别是来北京之后,每次回家我都是提前告诉妈妈,很少告诉爸爸。有一次我回家时爸爸还没回来,他回来的时候看到我说“你今天回来啊,咋不提前说啊,早知道多从茶淀买点儿葡萄了,你什么时候走啊?”我离家那天,爸爸特意早上开车往返一个多小时,去汉沽买了茶淀葡萄回来,就为了让我带上。

我生邓公子前一周,邓先生去天津接妈妈,当天下着大雪,爸爸非要过来看看,说好久没看到闺女了。一进门看我挺着大肚子,连说“挺好,挺好,看看我就放心了。”

都说“养儿方知父母恩”,现在回家,我会尽量减少聚会和走亲访友,而是陪着父母聊天,哪怕有些话题他们已经说了很多遍,而我总是装成第一次听到的样子。这样的情景又让我想起小时候。

那时家里经常停电,但我们却非常享受这段时光。停电的时候妈妈会把凳子放到床上,再把蜡烛放到凳子上,说是“高灯下亮”。一家人围坐在凳子旁,拿出订阅的《天津日报》、《今晚报》或是其它书籍看起来。有时候爸爸也会给我们讲各种故事:历史典故、名人故事、猎奇趣事和他小时候的事情。爸爸滔滔不绝地讲着,我和弟弟用崇拜的眼神听着。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爸爸经常对我们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可以说这是激励我“走出这个小地方”的最初动力。

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和爸爸妈妈一起聊天,再听爸爸讲故事。作为儿女最大的孝心,就是不让父母为我们担心。要读懂“父亲”“母亲”两个字,我们还需要更多修行。他们从来没有赤裸裸地说过爱我们,我们也羞于明目张胆地向他们表达这份爱意,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放下羞怯,大声崇敬地对世界上最爱我们的那个男人说一句:爸爸,我爱你!

——End——

父亲节快乐!

图片来自“小林漫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之夕矣
【爸妈说过的让你泪奔的话】
不敢死,不敢穷,因为有人在等我
真实故事||我爸的小三是我小姨,他俩结婚后,报应发生在我女儿身上。
你妈也太好看了吧!
爸,给我从树上下来!| 3000个不像话的爸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