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侬家自有麒麟阁(五)

文/沉吟先生

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泛彼浩劫,窅然空踪。月出东斗,好风相从。太华夜碧,人闻清钟。虚伫神素,脱然畦封。黄唐在独,落落玄宗。
 

“然而过于沉着,则未必能高华,一于沉着,则未必不俚俗,故进之以高古。”(杨振纲《诗品解》)
 
何为“高古”?“高对卑言,古对俗言。”(孙联奎《诗品臆说》)
 
这就很清楚了,不卑,即为高,不俗,即为古。“高则俯视一切,古则抗怀千载。”(杨廷芝《二十四诗品浅解》)
 
不卑,不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而要把这种艺术美学以抽象的朦胧的唯美的语言表达出来,难上加难。
 
但司空图做到了。
 
这一品,前八句全部取象,后四句“方拍到诗上”。其实整个二十四诗品大体都是这样,他通过这样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带你或漫步花丛,或畅游太空,在心神俱醉间不知不觉领悟美的真谛。


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泛彼浩劫,窅然空踪。这四句取象于人。“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庄子·大宗师》),所以有个成语叫畸人侔天,就是形容为人清高,不流于俗。而这里我们也可以把他理解为仙人,因为后面还有“乘真”,还有“手把芙蓉”,那么什么是“乘真”,什么是“手把芙蓉”呢?“真:仙人变形而登天也”(《说文》),在道家来讲,真即为自然之道。芙蓉即为莲花,李白就特别喜欢用“手把芙蓉”这个词,例如他在《古风(其十九)》里讲:“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 虚步蹑太清”,在《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里又讲:“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泛为度的意思,“劫”为“劫波”之简称,劫波一词来源于佛教,原为梵文kalpa的音译,认为世界每次由创造到毁灭为一劫,因时间悠远,故称浩劫。鲁迅先生在写给日本友人西村真琴博士的《题三义塔》中讲“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也就是这个意思。窅为深远,窅然即渺然,空踪这个好理解,即杳无踪迹。畸人是道家心目中的理想人物,远离世俗,脱略人间,为畸人之精神世界。以畸人之精神世界,状高古之象,为司空图所高明处。


月出东斗,好风相从。太华夜碧,人闻清钟。这四句取象于物。东斗为星辰,此处应代指东方,太华即西岳华山,清钟为清亮之钟声。月出东斗,好风相从取象于月,取象于风,自古之物,莫高于月,亦莫古于月,正所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夜月》)。月出东斗之上而好风相随,轻拂吹送,如此风月,正为高古之象。太华夜碧,人闻清钟。此二句,又取象于山之高古,复以钟声足之(孙联奎《诗品臆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列子·汤问》),山之峨峨高古,西岳东岳并无二致。太华入夜,一碧无余,而于此万籁俱寂之时,忽闻钟声,颇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之妙,高古之象至此已极之尽矣。

虚伫神素,脱然畦封。虚,空也,伫,立也。心之灵谓之神,象之真谓之素。虚伫神素,即为神素超然尘世之外,为纯洁之心灵世界。畦,为町,封,为畦之界限,“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封沟之”(《周礼·大司徒之职》),脱然畦封,就是说脱离于疆界之外。其实也就是说,脱离于世俗藩篱。
 
黄唐在独,落落玄宗。黄为黄帝,唐为唐尧,黄唐在独,一言而见抗怀千古之意。应是出自于陶渊明《时运·斯晨斯夕》:斯晨斯夕,言息其庐。花药分列,林竹翳如。清琴横床,浊酒半壶。黄唐莫逮,慨独在余。陶潜之感慨,与斯情斯境,当可同频共振。落落即寂寞、寡合之意,《周易》《老子》《庄子》为三玄,玄宗即为道家要旨,所谓“眇眇玄宗,萋萋辞翰”(《文选·褚渊碑文》)。寄心于黄帝、唐尧太古纯朴之世,俯身于玄妙之宗,即与世俗落落不入,此为高古之心态。
 
司空所论之“高古”,是一种意境风格,突显了高古的精神世界,渲染一种心灵上超脱尘世之美。严羽《沧浪诗话》中论诗之品有九,有“高”,有“古”,与司空之“高古”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是一个金庸迷,动笔写这个系列之前,就有一个大体的思路,就是每品都用一种金庸作品中的武功来作一个说明。写到“高古”,首先想到的是《射雕英雄传》中的“逍遥游”拳法。为什么呢,“高古”一品,他的艺术风格主要是源于道家的出世思想,追求的是一种脱略尘世的缥缈之美。那么我想,这一路“逍遥游”拳法的主旨,放到这里应该是比较合适的。

我们看看原文。
 
洪七公道:“……我教你一套'逍遥游’的拳法。”一言方毕,人已跃起,大袖飞舞,东纵西跃,身法轻灵之极。
 
黄蓉心中默默暗记,等洪七公一套拳法使毕,她已会了一半。再经他点拨教导之后,不到两个时辰,一套六六三十六招的“逍遥游”已全数学会。最后她与洪七公同时发招,两人并肩而立,一个左起,一个右始,回旋往复,真似一只玉燕、一只大鹰翩翩飞舞一般。三十六招使完,两人同时落地,相视而笑,郭靖大声叫好。
 

我们看到这一段的时候,脑海里浮现的场景,是不是与“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很像呢?金庸紧接着借洪七公对郭靖所说的一番话点出了这路功夫的要旨:“这路'逍遥游’,你是不能学的,就算拚小命记住了,使出来也半点没逍遥的味儿,愁眉苦脸,笨手笨脚的,变成了'苦恼爬’。”
 
用这种方式来对《二十四诗品》进行注解,其实也不完全因为我是金庸迷而生搬硬套,而是我觉得通过这种方式,对读者的理解乃至对这种美的深层领悟,会有一点帮助,会更直观一点。
 
当然,最后我们还是会回到主题,那就是诗歌。“高古”这种艺术风格,多见于游仙诗。
 
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的李白《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碧山,桃花,流水,都是别有天地之美,非人间之美,而这一切,都指向了“心自闲”之境,正为“虚伫神素,脱然畦封”之态,正为“黄唐在独,落落玄宗”之态,深得“高古”之髓。正是“随心趁口,不经思维,苍词古意,自成天籁。非谪仙人何得此不食烟火语!”(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白作此诗,如世尊拈花;人读此诗,当如迦叶微笑。不可说,亦不必说。(徐增《而庵说唐诗》)
 
那就不必说了,下期我们说“典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十四诗品》:高古
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意解·高古(1)注释
** 二十四诗品解读(五、高古篇)
道家秘传的益寿良方延寿丹-----打老儿丸(仙人还少丹)
戴卫华楷书 节录《二十四诗品》高古 洗炼 雄浑
音画:逍遥游【芙蓉阁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