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为政19:领导者凭什么服人

《论语·为政》第19章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论语》第二篇的题目叫做“为政”,就是怎么参与政治。但是里面讲到很多关于学习的内容。只有这第19章是直接讲到政治。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哀公就是鲁国的国君鲁哀公。因为他的最后的结果不是很好。所以后人给他的谥号就是哀。鲁哀公问孔子,何为则民服。就是问我要怎么做,人民才会服从我、才会拥戴我?这才是讲的是政治。

孔子对曰,臣子回答国君的问题就叫做对。孔子怎么说呢?举直错诸枉。

这两句话相对比较简单,比较符合古代的句式。举呢,就是拿。错,就是放置。诸,就是之于,是固定的词组。

这里要处理的是曲和直、是和非、道德和不道德关系。我们现在常说是非曲直,是非曲直。曲,就是这里的枉,就是没有道理的人;直,就是正直的人,有道理的人,做的对的人。

如果上位者整天亲近的斗士没有道理的人,淫邪的人,做坏事的人,蝇营狗苟的人,怎么可能让人民服从你?要把那些正直的人放在奸邪的人之上,把有理有据的人放在无理取闹的人之上,把做的对的人放在做的错的人之上,这样的人都会服从你,跟随你。

那怎么才算放在之上呢?其实就是尊重不尊重、重视不重视的问题,就是让谁获得更多利益的问题。如果一个国君在治理国家的时候,真正重视重用那些正直的人,远离那些奸邪奸臣佞臣,正直的人获得褒奖获得更多的利益,邪祟奸佞得到惩罚并剥夺原有的好处,那么人民就会拥戴他。

假如说一个国君,他重用那些奸臣谄臣,反而把正人君子、忠臣放到一边,人民自然不会服从他支持他。不光是人民服从不服从的问题,这更是判断一个国君是昏君还是明君的一个标准。

诸葛亮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前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讲的也就是“举直错诸枉”和“诸枉错诸直”的问题。蜀汉兴隆,也是因为先主亲贤臣远小人,后主刘禅的亡国也是因为亲小人远贤臣。真是“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09年8月19日 《论语·为政篇第二·19》
自古得天下者,首先学会的都是容小人
【论语】宪问篇(22)冒犯领导只能到吹胡子瞪眼为止
听老狼给你讲藏在《论语》中的故事(4~5)
论语连载(35)《为政篇》第19章: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
《论语》浅悟(2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