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鱼塘种植羊肚菌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塘种植羊肚菌的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鱼塘是鱼生长的环境,鱼粪便在鱼塘长期累积,不能被消耗掉,鱼粪便会在鱼塘底部发酵,这是导致鱼塘的水体缺氧,进一步导致鱼死亡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个难题,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用加氧设备给水体增加氧气、二是将鱼塘放干后,将鱼粪便挖出清理掉。但是用加氧设备给水体增加氧气成本很高,效果也很有限,仍然有鱼会死亡。将鱼塘放干后,将鱼粪便挖出清理掉的成本非常非常高,鱼农承受不起,例如养了8年的鱼塘粪便的厚度大约60~70cm,再加上鱼塘面积一般很大,要清理并运输这么多的污泥成本可想而知。所以目前的鱼塘都是粪便逐年堆积,容易缺氧的夏天就采用加氧设备给水体加氧,缓解一定的鱼粪便导致的缺氧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

羊肚菌是珍贵的食用菌之一。野生的羊肚菌多生长在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腐殖质层上。不同种类的羊肚菌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也不一致,很多文献报道羊肚菌主要生长于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中或褐土、棕壤等。羊肚菌在火烧后的林地上比较容易大发生。

虽然目前羊肚菌已实现人工栽培,但是为了控制生长环境条件,例如温度、湿度等,主要以温室大棚栽培为主。大田栽培也往往需要搭建大棚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便于控制生长环境条件。目前的大田使用温室大棚、矮棚、中平棚、高拱棚并使用保温材料保温,保温效果佳温度比棚外高5~8度。目前种植羊肚菌用营养袋,每亩2000袋,每袋400克,每亩需要约800公斤培养料。实际上,上述大田栽培不仅成本高,还容易失败,常常不出菇或出菇量很少,因此很容易亏本。

专利申请cn110036977a公开了一种利用青蛙人工养殖的回型池进行青蛙、旱稻和羊肚菌的有机种养轮作技术,其为了有效利用土地,在青蛙和旱稻收获后种植羊肚菌。种植羊肚菌后的肥料可以供旱稻生长,羊肚菌的菌丝可以吸引害虫供青蛙吃。青蛙为水稻除害虫。然而青蛙两栖,蛙槽深20~30cm,生长环境实际与稻田相似,采用此方法种植的羊肚菌产量很低,年产200斤/亩。此外,在种植羊肚菌的过程中需要施加大量的有机肥,羊肚菌的培养料成本高,种植完羊肚菌后的大量培养料还需通过种植旱稻加以利用。

cn111887116a公开了一种冷渗冒水田菌稻轮作种植及套养鱼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从水稻插秧开始留出一行排水沟;在水稻扬花完后,排干部分水分,田泥逐渐变硬;水稻收割后,加深排水沟使田泥进一步变干;在稻田里搭建大棚,盖上薄膜;在11月即可种下羊肚菌,然后大棚上加盖遮阳网,保持排水沟畅通,第二年2-3月份出菇;3月-4月,羊肚菌采收完毕,往稻田里注水,放入鱼苗,清理杂草和虫害,即可进入水稻种植。此方法解决了冷渗冒水田只能单一种植水稻问题,一田多用,循环利用,低产变高效。然而其本质上还是大田栽培,仍然需要搭建大棚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便于控制生长环境条件,成本高。此外其羊肚菌的培养料成本高,种植完羊肚菌后的培养料仍然需要通过种植水稻加以利用。

上述羊肚菌与青蛙或鱼、水稻或旱稻轮作的方案也都没有解决鱼塘粪便堆积,水体缺氧的难题。并且种植羊肚菌后反而还会留下丰富的培养料,如果留在水体底部,反而还会影响水体的氧含量,因此都还需要通过水稻或旱稻吸收羊肚菌培养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鱼塘种植羊肚菌的方法。该方法可解决鱼塘粪便堆积导致的水体缺氧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述鱼塘种植羊肚菌的方法包括:

a.将鱼塘的水放干,在鱼塘里搭棚,用生石灰对鱼塘的土壤进行杀菌;

b.播种:在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期间将羊肚菌菌种播种到a步骤杀菌后的土壤中;

c.管理:播种后形成菌霜时,将蒸煮灭菌的小麦泼洒在土壤中,播种12~18天后在土壤上平铺地膜;播种后45~55日气温稳定且夜间最低温度3℃以上去掉铺地膜,打水催原基生长,优选打水1~2次;

其中,播种时气温低于17℃,播种时土壤的含水量保持在40~65%,所述小麦的用量为50~200公斤/亩。

本发明播种在地上覆盖一层地膜,温度提升1度,避免温度过高烧死菌丝或子实体。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生石灰的用量为90~120斤/亩。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鱼塘低于地平面1.5~2.5米,优选1.8~2.5米,所述棚为遮阳棚。

经试验发现当鱼塘低于地平面1.5~2.5米时,只用遮阳,不需要搭建大棚,羊肚菌就能高效生长出菇。这可能是低于地平面1.5~2.5米时,鱼塘的内形成一个特定的鱼塘小气候,适宜羊肚菌的生长。

鱼塘低于地平面1.8~2.5米最佳,便于施工,具有抗风、防冻能形成鱼塘小气候,配合地膜,遮阳网,适宜羊肚菌生长的各个阶段的需求。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鱼塘养鱼3年以上。

3年以上养殖鱼塘投喂累积饲料量12000~15000每亩,其排泄粪便8000~9000斤厌氧发酵,更适宜羊肚菌种植。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鱼塘的水放干后,还进行了晾晒干燥,晾晒至土壤含水量55~70%。干燥泥土可便于机械及人工操作。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晾晒干燥后还将土壤进行了翻耕打细。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播种的方法为将土壤进行翻耕后,直接撒播菌种或当鱼塘土壤干燥产生裂缝时,在裂缝中间隔20~30cm打孔播种菌种,所述孔的深度优选为8~10cm。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当鱼塘土壤的有机层厚度10cm以上,小麦的用量为50~100公斤/亩;当鱼塘土壤的有机层厚度10~15cm,小麦的用量为100~150公斤/亩;当鱼塘土壤的有机层厚度5~10cm小麦的用量为150~200公斤/亩。有机层厚度是指鱼塘里有鱼粪的污泥放水晾晒干燥后的厚度。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小麦的蒸煮灭菌方法优选为100~120℃蒸煮6~8小时。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鱼塘在每年的3~10月份养鱼;11月~次年3月份种植羊肚菌;所述羊肚菌的品种优选为六妹羊肚菌、梯棱羊肚菌或七妹羊肚菌。

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特定的方法用鱼塘的污泥成功种植出羊肚菌,种植羊肚菌后的培养料对水体的氧含量影响很小,并且还有效的优化了鱼塘水质,改善鱼粪便堆积导致的水体缺氧问题,有利于鱼类生长。

2.本发明的方法充分利用鱼塘底泥的营养与小麦配合,以及1.5~2.5米深的鱼塘形成保湿、保温、防风、抗冻的小气候环境,非常容易培养羊肚菌,不容易失败,羊肚菌的产量高,约500斤/亩。此外,养鱼投喂大量饲料长期厌氧发酵,因此能够每年连续重复种植羊肚菌,鱼菌轮作。

3.本发明的方法具有非常高的实用性和经济价值,成本更低。具体表现在:a、鱼塘种植羊肚菌不用添加有机质肥料或生物肥料每亩;使用很少的蒸熟杀菌小麦做补充,节约2000元/亩。b、打水保湿种植到采摘只需要打水1~2次就能满足湿度要求,而现有的种植需要5次左右,因此本发明的方法更节约资源及人工;c.本发明也不需要密闭的大棚,更不需要复杂的调控大棚的温度湿度。

4.本发明人工添加蒸熟小麦的量仅占常规种植10~20%,量少基本做到不浪费,完全吸收,也不用装袋,因此不存在白色垃圾等物资,更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述鱼塘种植羊肚菌的方法包括:

a.将鱼塘的水放干,在鱼塘里搭棚,用生石灰对鱼塘的土壤进行杀菌;

b.播种:在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期间将羊肚菌菌种播种到a步骤杀菌后的土壤中;

c.管理:播种后形成菌霜时,将蒸煮灭菌的小麦泼洒在土壤中,播种15天后在土壤上平铺地膜;播种后45~55日气温稳定且夜间最低温度3℃以上去掉铺地膜,打水催原基生长,优选打水1~2次;

其中,播种时气温低于17℃,播种时土壤的含水量保持在40~65%,所述小麦的用量为50~200公斤/亩。

本发明播种在地上覆盖一层地膜,温度提升1度,避免温度过高烧死菌丝或子实体。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生石灰的用量为90~120斤/亩。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鱼塘低于地平面1.5~2.5米,优选1.8~2.5米,所述棚为遮阳棚。

经试验发现当鱼塘低于地平面1.5~2.5米时,只用遮阳,不需要搭建大棚,羊肚菌就能高效生长出菇。这可能是低于地平面1.5~2.5米时,鱼塘的内形成一个特定的鱼塘小气候,适宜羊肚菌的生长。

鱼塘低于地平面1.8~2.5米最佳,便于施工,具有抗风、防冻能形成鱼塘小气候,配合地膜,遮阳网,适宜羊肚菌生长的各个阶段的需求。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鱼塘养鱼3年以上。

3年以上养殖鱼塘投喂累积饲料量12000~15000每亩,其排泄粪便8000~9000斤厌氧发酵,更适宜羊肚菌种植。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鱼塘的水放干后,还进行了晾晒干燥,晾晒至土壤含水量55~70%。干燥泥土可便于机械及人工操作。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晾晒干燥后还将土壤进行了翻耕打细。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播种的方法为将土壤进行翻耕后,直接撒播菌种或当鱼塘土壤干燥产生裂缝时,在裂缝中间隔20~30cm打孔播种菌种,所述孔的深度优选为8~10cm。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当鱼塘土壤的有机层厚度10cm以上,小麦的用量为50~100公斤/亩;当鱼塘土壤的有机层厚度10~15cm,小麦的用量为100~150公斤/亩;当鱼塘土壤的有机层厚度5~10cm小麦的用量为150~200公斤/亩。有机层厚度是指鱼塘里有鱼粪的污泥放水晾晒干燥后的厚度。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小麦的蒸煮灭菌方法优选为100~120℃蒸煮6~8小时。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鱼塘在每年的3~10月份养鱼;11月~次年3月份种植羊肚菌;所述羊肚菌的品种优选为六妹羊肚菌、梯棱羊肚菌或七妹羊肚菌。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在成都选择两个鱼塘,分别10亩、20亩。

鱼塘播种前准备:2019年10月成都白天平均温度为20.6度,夜间平均温度为14.9,水温大多处于16度以下,鱼类停止生长逐步进入休眠状态。选择养殖3年的鱼塘,鱼塘有机层约12cm,能够排干鱼塘。深2米。11月1日之前捕鱼清塘排水。晾晒23天,以鱼塘塘低开裂能承载人体重量为宜,晾晒干燥后将鱼塘的土壤进行了翻耕打细。在鱼塘中搭建遮阳棚。在鱼塘中用生石灰经行杀菌,用量100斤/亩。

播种:在11月25日播种,播种时气温15℃,播种土壤湿度65%左右以手捏泥成团装即可。直接将梯棱羊肚菌撒在用生石灰杀菌后的鱼塘土壤中。

管理:播种后形成菌霜时,将100℃高温灭菌蒸煮8小时的小麦按照每亩100公斤的量泼洒在羊肚菌种植地;播种后15天在土壤上平铺一层地膜。

播种后51天气温稳定且夜间最低温度3℃以上去掉铺地膜,去掉平铺地膜打水1次促羊肚菌原基生长。

采收:2月初到3月初采摘,羊肚菌个大,壁厚、色泽黝黑靓丽,于2月3日开始采摘,采摘期截止3月5日,每亩平均收获451.6斤。

重复养鱼:2020年3月15鱼塘灌水养鱼,养殖期至10月29日与同区域内另一块同条件下未种植羊肚菌的鱼塘对比,经连续同期连续水质测量对比,水体溶氧比未种植羊肚菌的鱼塘提升0.5毫克每升,种植过羊肚菌的鱼塘氨氮、亚硝酸盐等指均比未种植羊肚菌的鱼塘降低71%、82%,且各指标未出现超标现象,未种植羊肚菌的同区域鱼塘在8月2日至份开始,鱼塘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均出险超标,超过养殖指标52%、71%,种植羊肚菌的鱼塘鱼类养殖期内未出现由水质引起的烂鳃病,未种植羊肚菌的鱼塘在8月22日出现了烂鳃病,9月15日出现了肠炎疾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羊肚菌高产栽培前期工作准备及操作工艺
种植羊肚菌一斤能卖近千元!怎么种?看这里!
稀奇!种植大棚“长在”水池里,一亩地净增收1.7万元!这个技术正在推广
羊肚菌种植技术
羊肚菌这样种植,亩收入高达6000元以上!
小麦根病的发生与防治对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