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业嘉年华的社会效益和未来发展趋势

中农富通从农业嘉年华项目在全国的建设数量及分布、建设成效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的看,农业嘉年华起步晚、发展快、成效显著、潜力大。

项目建设速度快且市场需求大

近年来,各地各级政府、农业企业等相关主体顺应形势发展需要,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农业嘉年华项目作为新业态出现,吸引不少关注,目前全国已建设规模不等的农业嘉年华项目10余个,设施建设面积5万m2以上的正在筹建项目不断增加,市场需求量大。

农业嘉年华项目建设概况

 建设成效显著

1.休闲农业带动作用显著

农业嘉年华项目通过震撼新奇的农业科技展示活动,以及寓教于农的艺术表现形式,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参观,带动了周边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北京农业嘉年华为例,通过“惠农惠民”的“草莓飘香”采摘体验活动、怀旧创新的趣味农事体验活动、原始自然的中国美丽田园图片展、游乐科普有机结合的青少年农嘉行,以及多个在节假日上演的北京农业嘉年华主题日活动,为市民呈现了精神美餐和视觉盛宴,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丰富了市民的休闲生活。

图片来源:北京农业嘉年华网站

2.集聚引爆效果良好

 

农业嘉年华项目作为超大型或者大型农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抓手,是一个聚人气的引爆项目,也是一个促进综合开发、招商引资的平台项目,主要建在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里,作为园区重中之重项目。随着新常态下国家形势的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及农业科技园区也不断改革升级,现在农业嘉年华项目主要建在农业可持续发展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区、农高区及田园综合体内,代表全省现代国际农业最新科技水平。

农业嘉年华项目作为区域开发的引爆型项目,通过农业最新科技品种、技术集成、农业景观化、艺术化设计,互动参与性活动策划,进行品牌营销,吸引农民和市民共同参与,快速为区域聚集人气。以玉林农业嘉年华为例,作为五彩田园第一个开园项目,为52km2区域的建设迅速集聚了人气。“五彩田园”现有入园企业30家,撬动经营主体投资7.53亿元;当地农民筹资2950万元。累计实现经济收益5.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775元,比往年增长16.3%。玉林农业嘉年华项目成功带动五彩田园区域的建设和发展。

3.三产融合、全域旅游发展逐见成效

农业嘉年华项目作为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重要抓手,不仅是现代农业科技高度集成的引爆项目,同时也深刻体现了三产融合,三生协调发展和农业的多功能性,在带动当地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致富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引领作用,是一个兴业富民、三效合一的好项目。例如,中农富通建设的河北邢台南和农业嘉年华项目不仅带来了旅游项目的兴起,更重要的是带动了周边农业种植结构的变革、宠物产业等衍生产业的拓展,并逐步形成了以嘉年华为中心,以红树莓、设施蔬菜、中药材及苗木等为种植基地的特色农业园,年可带动万名农民增收2000多元,农业效益大大提升。目前已成为AAA级景区,项目辐射周边区域正在筹建百公顷蔬菜设施产业集群,真正走上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农业嘉年华要实现新的突破,做到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紧跟国家相关政策,把握时代新机遇,抓住农业旅游的本质规律和游客的核心追求,挖掘新形势下游客体验需求的转变,时刻走在农业行业领域的最前端。

发展功能健全的农业嘉年华

随着国内嘉年华项目的不断建设,我们对嘉年华项目所带来的重大机遇和未来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并充满信心。它不仅是一个典型的三产融合项目,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都市农业多功能项目,并朝着更“地道”、更健全的功能目标发展。

1.做好已开放农业嘉年华项目的游客调研与数据分析工作,开发满足游客需求的体验性、展示性项目,增强活动的参与性、互动性,吸引更多注重体验的游客。

2.充分结合当地农业、农村文化的构建与创新,发挥三产融合功能,并保持创新、开放、绿色的发展理念,以保证品牌文化长效运行。

3.通过结合当地农业主导产品产业链的构建,农业规范化生产体系的建设,使农业嘉年华真正成为中国农业科技推广的一面旗帜,引领农业产业发展、乡村经济振兴、农民幸福生活。

创建创新农业嘉年华理论体系

农业嘉年华在我国边实践边探索边发展,仍需在理论上有所创新。从农业嘉年华的举办主体、建设规模、投资主体方面探索最优方案,在项目建设所需的经济水平、社会状况、人文历史、自然资源、交通资源等方面因地制宜,从生态视角、生产视角、生活视角研究农业嘉年华。同时创新市场主体,增加市场活力,创新农业三产新业态开发,带动大众创新和农民致富。以期建立较为完整的农业嘉年华理论体系,指导农业嘉年华的项目建设。


创新农业嘉年华发展模式

 

农业嘉年华发展模式也是重要的研究方向。在落地建设和运营管理上,需要引入市场机制,实现政府建设、运营公司运营;或者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和运营,直至完全由企业投资运营。同时,也可以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如对部分城市公园加以开发改造,与科研基地、生产基地、教育培训基地相结合等。在田园综合体的探索、发展过程中,农业嘉年华可以作为其中的核心区进行引领,带动整个区域发展,并从理论、模式、科技等方面加以革新。

农业嘉年华科技创新

 

农业嘉年华是一个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展示窗口,不但要展现国内外先进的设施装备、丰富的优质品种、先进的农业科技,同时也要求广大实践者不断地创新,对栽培设施、栽培模式、表现形式等加以创新,增加农业嘉年华的新、奇、特色彩,吸引游客的猎奇体验,才能持续推动其发展。

与健康生态生活方式相结合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被提上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报告在2035年的奋斗目标中明确提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之一,正是对于美丽中国、美丽家园的美好愿望。迈进新时代,生态已经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1. 项目建设生态化

以农业旅游为特色的嘉年华,应该凸显出少污染性的优势,使其被称为“绿色旅游”名副其实。农业嘉年华项目少污染性主要依靠大力呈现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来实现,核心内容是强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选择生态环保的材料进行项目建设,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倡导与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模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

2. 科普教育生态化

农业旅游不仅是一种消费行为,通过旅游活动的积极参与,还能增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融洽,养成关心他人、乐于助人、洁身自爱的旅游道德习惯。嘉年华项目必须强调“古老怀旧的农事生产、淳朴自然的农家民俗风情”等设计理念,以利于人们在观光过程中领受到良好的生态意识教育。同时应注重公民生态责任教育和生态伦理教育,促使人们普遍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真正的基础工程。

3. 农业产业生态化

 

农业嘉年华项目的发展应有助于实现农村经济产业的生态化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以缓解当地的资源压力。在嘉年华的管理运营过程中,可以利用当地的资源来加工制造一些旅游纪念品,直接销售给旅游者。如玉林农业嘉年华结合当地主导产业建设桑蚕馆主题馆,场馆内培育的彩蚕结茧后,通过经营者和游客共同手工制作,将彩蚕茧做成各种动物造型的旅游纪念品,直接销售给游客,不但丰富了观光互动体验活动,也开发了桑蚕加工产品,提高了经济效益,产品的销售毫无运输方面的成本。这种在当地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发展模式是生态的、无污染的。

4. 消费观念生态化:农业嘉年华项目以领略农业科技特色、追求体验传统农业文化、了解风土民俗为娱乐方式,倡导绿色消费和绿色商品交易,其过程应向人们传递吃绿色健康农业食品等理念。

文章来源:中农富通农业嘉年华课题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想做乡村振兴规划,这6个方面一定要了解
乡村振兴规划如何从产业、人才、村落、文化等多方面做文章?
湘家荡将迎6大优质项目落户 总投资超106亿元
解读 | 田园综合体的实践特点与案例
田园综合体是如何“炼”成的?国内外9大成功案例剖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思路与政策建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