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稻盛和夫:真正聪明的人,都愿意下笨功夫(深度好文)
userphoto

2022.07.20 湖北

关注

作者|稻盛和夫 来源|盛和利他(ID:gh_c6bb6f14acf0)

导读:

荀子的《劝学》中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是最好的马,它一跃之下也不能走出很远的距离,反过来讲,即使是最差的马,坚持走十天,也可以走得很远。

天赋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当然是重要的东西,如果一个人有良好的天赋,他就可能会做到别人难以做到的事情,但我们是无法决定自己拥有什么样的天赋的,我们能够决定和支配的,就只有自己的时间和努力。

所以,不必去做太多无意义的比较,不必再臆想着聪明人完全不需要努力,事实上,越是聪明的人,越是明白努力的重要性,越是聪明的人,越是肯下笨功夫,不断去提升自己。

下面结合稻盛哲学,分享给您今天的好文:

、笨功夫,绝不是重复无用功

有些人,做什么都希望能快速看到成果,最终往往一事无成。没有什么事情是一蹴而就的,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沉淀和积累。笨功夫并不是无用功,从最基础的“笨功夫”开始慢慢积累,终有一天会积聚成为大能量。

对于这一点,稻盛先生认为(以下为原文):

我不太欣赏才子,因为才子往往忽视“今天”。

才子自恃才高,凭着对前景似是而非的理解,就厌烦像乌龟那样认真过好每一个今天,总想如兔子般寻找最短距离。

过于急功近利,就往往会在意料不到的地方驻足不前。

迄今为止,不少优秀聪明的人投奔到京瓷的门下,但偏偏就是这些人,据说因为看不到公司的前途而辞职。

结果留下来的,不少是头脑不够灵活、平凡、连跳槽也缺乏自信的“庸才”。

但是,过了十年、二十年,这些“庸才”居然成了各部门的骨干乃至领导。我看过好多这样的例子。

究竟是什么让他们从平凡变为非凡的呢?

是不厌其烦、默默专注于一件事情的力量,是拼命过好“今天”的力量,是将“今天”不断持续的力量。换言之,将平凡变为非凡的就是这个“持续”。

不选择捷径,一步步、一天天拼命、认真、踏实地工作,积以时日,梦想变为现实,事业获得成功,这就是非凡的凡人。

但是,说“持续”重要,并不是说“反复做相同的事情”。

“持续”与“重复”是两回事。不是漫不经心地去重复与昨天一样的事情。

而是今天胜过昨天,明天胜过今天,哪怕是微不足道,必须不断地改良、改善。这样的钻研创新是加速成功的催化剂。

可能因为我是技术出身,养成了一种习性,总是不断地自问自答:“这样做真的好吗?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用这种眼光去审视,哪怕干一件杂差也有无限的改进空间。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扫地,过去一直用扫帚,这次用拖把试试怎样,或者向上司提议花点钱买吸尘器用用如何。

从各种角度考虑如何打扫得更快、更干净。还可以改进打扫的步骤和方法。这样的努力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无论做什么事,动脑筋改进的人与漫不经心的人相比,时间一长两者之间就会产生惊人的差距。

以打扫卫生为例,每天琢磨改进的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开起保洁公司,当上老板,承接大楼清洁工作。而不肯动脑筋,只求完成任务的人,只能永远当清扫工,天天扫地。

在昨天努力的基础上再下工夫改进,今天比昨天稍稍前进一步。想把事情越做越好,这种态度持之以恒,就能产生巨大的进步。

不走老路,这就是走近成功的秘诀。

二、笨功夫,做足才能厚积薄发

生活中,总有些人喜欢走“捷径”。三天瘦十斤、十天成为编程高手、一个月当上作家……但他们忽略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越是想要获得成功,越要用“笨功夫”打好基础。

一座大楼的地基不稳,楼再高也会摇摇欲坠,只有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够厚积薄发。

对于这一点,稻盛先生认为——成功没有捷径,唯有愚拙地坚持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以下为原文):

经营环境不是很好。经济形势的低迷对企业产生了很大影响,员工半年奖的降幅也是有史以来最大。

当下的形势有可能会给企业带去压抑感,进而影响员工们的士气。每个公司的中层管理者都费尽心思,思考如何才能维持好部下的干劲。

如果是我,我会对下属说:“年收入下降确实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但如果大家喜欢这家公司和这份工作的话,那就让我们团结一心,更加努力地奋斗吧”。

如果现场的员工耍脾气,觉得“奖金也降了,工作真是没什么意思”,那么只会让结果越来越糟。

企业与船一样,同一家企业或同一艘船上的大家都是命运共同体,所以需要大家团结协作,使自己乘坐的船可以安稳前行。

的确,当下的形势不容乐观,但越是严峻的时候越会是一种机遇——通过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克服一个个难关,实现自身人格的成长。

所以不能坐视公司的危机不管,而是要积极地工作。中层管理者必须要把部下朝这样的方向引导。

公司状况不好时,为了摆脱苦境,寻求新天地,必定会有很多人想要跳槽。但是,即使换了新的职场,也不能保证一定可以成功。

在新的职场如果工资和待遇不理想的话,不满的情绪又会袭来,这样不断重复,只会带来生活的不安定。

我二十多岁时,也曾整夜整夜地苦恼,到底是换工作呢?还是继续留在公司呢?

1955年,我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毕业,到位于京都的一家为高压电线提供绝缘材料的制造型企业工作。

但是,进去之后才发现,工资的拖欠简直是家常便饭,公司随时都有可能破产。

一起进公司的大学毕业的五个人,一到午休时间就聚到一起相互发牢骚:“这样的破公司,我们还是快些离开吧”,因此每天的生活我都感觉非常压抑,终于他们一个一个都离开了,最终只剩下我一人。

当时我二十三岁,得出的结论是“什么事都不能凭自己的情感去做判断,必须得有一个可以立得住的判断基准”。

也就是说,无论是辞职还是留下来,肯定都需要有一个“大义名分”。绝对不能被眼前的金钱等因素蒙蔽,不能靠损和得来做判断。

于是我决定留在公司,埋头于研究,致力于开发一种被称为镁橄榄石的新型陶瓷材料。

当时在世界上,除了美国的GE,尚未有地方合成成功,如果在日本能研发成功的话,可谓具有划时代的大意义。

为此,在没有完善的设备的情况下,我昼夜兼程,埋头致力于实验研究。在重重阻难中,我不断把自己逼到无路可退。

于是不可思议的,研究成果慢慢凸显出来。终于在1956年初,成功研发出镁橄榄石。那时积累下的技术、成绩为后来京瓷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从这段经历中我明白了一点,那就是“首先要喜欢上自己的工作”。

其实我一开始也不喜欢工作,找工作时也不顺利。但正是因为克服了重重困难才获得了成功。

这段经历教给了我在工作中找寻快乐的重要性。当出现和自己的预想一样的测定数据的实验结果时,那种兴奋难以言表,高兴得能跳起来。

要想度过充实的人生,只有两种途径,要么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要么是喜欢上自己从事的工作。

但是能够从事到自己喜欢的工作的人,可能是几千人、几万人中只有一人的概率吧。

这样的话,就只有喜欢上自己从事的工作这一条路了。为此,就要忘我地投入眼前的课题,做出成果。

有时,当拼命努力想要克服工作中出现的瓶颈时,会突然感到一种灵感,彷佛是上天的启示似的。我钻研陶瓷的成型方法时便是如此。

之前一直是用粘土来凝固陶瓷粉末,突然有一天我想是否可以用蜡来代替,最终,非常完美地得以成型。

工作的推进中,重要的一个点是“创意创新”。

只要做到真正拼命地思考,创新的点子自然就会产生;相反,如果日日都浑浑噩噩,不仅不会有任何新想法,工作本身也会变得痛苦不堪。

并且自己内心也会很难受,最终把自己的生活弄得十分灰暗。

但是,如果把逆境也看作是对成长的滋养的话,必定会对以后的成长有所裨益,某一天可以笑着回首“如果没有那时的努力…”。

对工作而言,还有一个重要的点是“持续”。坚持做一件事,便可成就精彩的人生。

人生最终只不过是每一个瞬间的积累。当下一秒的累积变成一日、一周、一个月、一年,最终成一生。

那些使人惊叹的伟大成果,以及让人不禁感慨到底是什么样的天才才能成就的伟业,实际上其大部分都是普通人踏踏实实,不断累积的工作的结果。

每天不断坚持,不仅能抵达之前觉得完全无法触及的地方,同时自身的人格也会有很大的成长。所以我觉得,“持续”是成就丰富人生的秘诀。

成功没有捷径。对自己的工作持续怀揣热情,认真地、踏踏实实地不断努力。这种乍看起来过于愚笨、一根筋似的工作方式,实则才是实现成功的王道。

三、笨功夫,才是真功夫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难题:记忆力不好、肢体不协调等等。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就是一句话:反复写,反复练,熟则生巧。

总有人希望自己做什么都能立竿见影,两天没有结果就要放弃,但却不知道:无论做什么事,在成功前都是艰难且乏味的。同一件事,可能需要做无数遍,才能游刃有余,看起来毫不费力。

越是优秀的人,越是知道这世间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唯有不断穿山越岭,涉险过河,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走好,才可能把别人远远甩在身后。别怕下笨功夫,你的坚持,终将验证量变到质变的力量。

稻盛先生认为真正的笨功夫,无非就这三点(以下为原文):

1、脚踏实地坚持不懈

人应该拥有宏伟的梦想和愿望,这十分重要。然而,即使制定了宏伟的目标,在平时却仍然不得不从事那些看似枯燥乏味的日常工作。

因此,有时人们会因为“梦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巨大落差”而倍感苦恼。

但无论在哪个领域,想要取得辉煌的成果,就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努力,做好采取措施改良改善、收集基础实验数据、四处跑业务等工作。

人生也一样。人生中并不存在喷气式飞机般方便快捷地把人送到目的地的交通工具,帮助你轻而易举地到达目的地。唯有像尺蠖虫一般,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一步一步向前走。

但是,我们却因自己描绘的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而倍感焦虑:

“每天埋头从事这些枯燥乏味的工作,能起什么作用呢?这样下去,梦想真的能够实现吗?” 其实我也有过类似的苦恼。

希望公司能取得更大的成就,但却不得不解决横亘在眼前的一个个问题,反复从事枯燥乏味的工作。像这样日复一日地做这种工作,企业能够有大发展吗?

对此我一直十分苦恼。

但经营企业不能靠经营者单打独斗,必须得到员工的协助。我领悟到:

“一个人能做的工作有限,但只要团结众多志同道合的人,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就能取得伟大的成就。” 

因此,我希望部下能和我拥有同样的思想。于是一有机会就向他们讲述、共有自己的思想理念,在组织中统一思想,团结全员的力量,做好日常工作。

正因为拥有脚踏实地、不懈努力的集体,京瓷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2、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我认为成功没有捷径,努力才是通往成功的光明大道。京瓷仅用40年,就成长发展到现在的规模,除“努力”之外,可以说别无他因。

但是,京瓷的“努力”不是普通的努力,而是“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不亚于任何人”这几个字,才是最关键的。

不做这种程度的努力,绝无企业今日的繁荣。创立京瓷之初,我们既无足够的资金和设备,又无经营的经验和实绩,唯一的资本,只有无尽的努力,真可谓夜以继日,昼夜不分,努力工作,濒临极限。

大家每天忙得连何时回家、何时睡觉都不知道。不久大家就筋疲力尽,“照这样拼命,身体能吃得消吗?”员工中传出这样的声音。

我的生活也毫无规律,睡眠极少,不能按时吃饭。有时想,长此以往,恐怕真的难以为继。我召集干部开会,说:

“我虽不太懂企业经营是怎么回事,但可以将它比作马拉松,是长距离、长时间竞赛。我们是初次参赛的非专业团队,而且起步已迟。包括大企业在内的先头团队已跑完了全程的一半。反正我们是无经验、无技术的新手,出发又晚,不如一上场就全力疾驰。”

大家会说,“这样蛮干,身体会垮”。说得没错。“要用百米赛跑的速度,一口气跑完42.195公里的马拉松全程,当然不可能。

但新手迟发又慢跑,就毫无胜算。我们至少得尽力急起直追。”我就这样说服了员工,自创业以来,始终“全力疾驰”,结果京瓷一刻不停,发展再发展。

我至今难忘创业后第12年,也就是1971年公司股票上市当日的情景。

当时,全体员工聚集在工厂的空地上,我不禁流下感动的泪水,哽咽着说了一段话,记忆之清晰,犹如昨日:

“以百米赛跑的速度跑马拉松,或许中途倒下,或许跑不动了落伍。大家这么讲过,我也这么想过。但是,与其参加没有胜算的比赛,不如一开始就全力以赴,即使坚持不长,也要挑战一下。幸运的是,不知不觉中我们居然适应了高速度,用这高速一直跑到了今天。

“跑着跑着,发现前面的人速度不快,于是再加速,超越他们,现在已超过了第二集团,领先者已进入视野,再加油,按这种阵势就可以追上那先头团队!”

用跑百米的速度跑马拉松,这样的努力才配称“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问诸位经营者:“你们努力吗?”大家会答“我们尽了自己的努力”。

但是企业经营就是竞争,当竞争对手比我们更努力时,我们的努力就不奏效,就难免失败和衰退。

仅仅是“尽了自己的努力”这样的程度,公司不可能发展。要在“血雨腥风”般残酷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获得成长发展,就必须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必须每天不断地持续。千万不可忘记,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一步一步、踏实努力积累的结果。

京瓷靠生产日本某大型电器公司电视机显像管所用精密陶瓷部件开始创业。因为这种产品加工非常困难,当时日本只有京瓷能做。尽管如此,每个的单价极便宜,一个只卖9日元,客户订货批量却以几万个、几十万个为单位。

精密陶瓷部件所用材料虽然先进,但同陶瓷器皿的烧制一样,生产过程很普通,将原料粉末成型凝固后,放进炉里高温烧制。这样的作业周而复始,不断重复,不断生产。

我当时常想,只卖9日元的廉价产品,只是大公司的下级工厂,只是一味地努力生产,怎么可能变为大企业呢?

但是揭开迄今为止大企业的成长发展史,就会明白,它们都从小事业开始,点滴积累,不断创新,踏实努力,坚持不懈,才有后来的辉煌。

一开始就想抓大商机,或想靠偶然碰巧的生意发财,都靠不住,都长不了。企业发展的要诀一点不难:

认真做实事,一步一步、踏踏实实,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如此而已。

希望在座各位经营者理解:只要一年365日,不间断地保持“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诸位的公司定能成为自己想象不到的伟大企业,诸位的人生也会更充实、更美好。

3、明天胜过今天,后天胜过明天

为此,我找到了一个诀窍,它可以让枯燥的工作变得有趣,可以让平淡的工作加快速度。这个诀窍就是“钻研创新”

“钻研创新”这个词听起来好像很难,但其实就是明天胜过今天,后天胜过明天,对工作加以改良改善而已。

即便是同样的研究、同样的工作,今天用这个方法试试,明天思考效率更高的其他方法。我就是这样,时时用心,不断钻研。

正是这种钻研创新,会带来连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惊人进步。每一天的钻研创新哪怕只是前进一小步,日积月累也能够跨出一大步,达至重大的革新。京瓷的足迹就证明了这一点。

一天的钻研只有微小的成果,但是锲而不舍,改善积累上一年,就可能带来可观的变化。不仅是清洁工作,所有领域的工作都一样。

这个世界上划时代的创造发明,无一不是在这样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努力的积累中产生的。不论各位的企业属于何种行业,“不可每天以同样的方法重复同样的作业,要不断从事创造性的工作”,把这句话作为公司方针,明确地提出来,而且经营者要率先做出榜样。这样经过三四年,企业就会有独创性,就能进行卓有成效的技术开发。

4、重视独创性

把自己逼到窘境,战胜艰难困苦,努力攻克难题。通过这样的经验积累,能逐渐提升自信

京瓷亦是如此,公司原本的业务只有松下电子工业的显像管部件订单,通过努力,渐渐获得了东芝和日立等公司的订单,并努力满足了对方的要求,于是产品线逐步扩大。与此同时,独创性也在企业文化中逐渐扎根。

比如,索尼公司在开发磁带录音机时,由于录音机里的主动轮对磁带的磨损太大,因此想采用陶瓷材质的主动轮部件,于是找到京瓷。

我在听取了对方的要求后,便联想到给某个老客户提供的某件既有产品,于是在脑中浮现创意——“如果灵活运用那件产品中的技术,应该能制造出陶瓷材质的主动轮”。换言之,一旦成功研发出一种产品,就可以灵活运用在该过程中所习得的技术,从而创造出其他新产品。

这便是“技术的连锁式运用”。比如,一旦成功掌握了马口铁的曲面加工工艺,就可以进一步研究“是否能把这种工艺运用于不锈钢的曲面加工,乃至其他金属的曲面加工”。技术的运用领域是无限广阔的。

不断思考如何灵活运用既有技术”不但是掌握“人无我有”独创技术的条件,也是确保企业拥有丰富技术储备的基础。

京瓷之所以能够在各领域拥有核心技术,正是不断积累技术实力的结果。

如上所述,在阐释“重视独创性”时,我提到了“每天坚持发挥创意”,虽然一两个创意看似微不足道,但只要能够坚持不懈,随着日积月累,等过了1年、2年、10年,乃至像京瓷这样过了39年,就能收获伟大的技术成果。

说到“独创性”,可能会给人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但它其实源于每天的创意积累。

只要坚持不懈,日积月累,看似微不足道的创意和改良,最终能够促成伟大技术的诞生。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盛和利他(ID:gh_c6bb6f14acf0),作者:稻盛和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稻盛和夫:不要以你现在的能力,束缚对未来的想象
稻盛和夫:如何不断创新
稻盛和夫:相信人拥有无限的可能并全力以赴,就能成就难以想象的伟大事业!
稻盛和夫:对付困难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坚持!
经营者的人生六项精进/35个感悟,时刻提醒自己
真正拉开人生差距的,不是“做完”,而是“做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