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7年中国零售行业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预测【图】

    一、零售行业发展概况

    (一)、行业零售总体发展规模分析

    2016年我国零售业经营单位数延续小幅增长态势,法人企业数量快速增长。

    截至2016年底我国零售业经营单位共有1811.91万个,同比增长5.2%。其中,法人企业单位数量为244.83万个,同比增长28%,占全部经营单位比重为13.5%,比上年提升2.4个百分点;个体工商户数量1567.08万个,同比增长2.4%,占全部经营单位比重为86.5%。

2015-2016年零售为经营单位数量情况分析(单 位:万个)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消费品零售市场监测及前景预测报告

2016年零售为经营单位数量构成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2、我国商品零售增速情况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商品零售额增速逐年下降,从2010年到2015年累计下降7.9个百分点,年均下降1.6个百分点。

    2016年,零售企业转型升级成效显现,商品零售额增长缓中趋稳,限额以上大中型法人企业销售额增长加快。

    2016年我国商品零售额为296518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年降低0.2个百分点,降幅比上年收窄1.4个百分点。

2010-2016年中国商品零售额及增速走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2016年限额以上大中型法人企业销售额为9.15万亿元,同比增长2.7%,增速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大中型法人企业销售额占商品零售额比重为30.9%,比上年同期减少2.3个百分点。

    2016年我国商品零售额增速仍处于较高水平,分别比美国、日本、欧盟高7.5、11和7.6个百分点。

2016年全球主要经济体零售增速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3、大型零售企业零售情况分析

    2011年开始,大型零售企业销售额增速连续放缓,近两年甚至出现负增长,进入2016年,见底回稳态势明显,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大型零售企业增长情况已经出现好转。

    2016年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下降0.5%;下半年市场情况出现好转,7月、9月、11月、12月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为正增长,其中9月、11月、12月增速高于上年同期,12月增速高达7%。

2005-2016年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增速走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二)、主要业态情况

    1、实体零售增速情况分析

    面临“千店一面”的同质化竞争、网络零售的消费分流、消费需求深刻变化等不利形势,近年来流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推进,实体零售转型升级加快步伐,转型阵痛中不同业态增速明显分化。

    据商务部重点流通企业监测数据,2016年便利店、购物中心、超市销售额增长较快,增速分别为7.7%、7.4%和6.7%;专业店、百货店销售额增长较慢,增速分别为3.1%和1.3%,百货店增速较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专业店增速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2014-2016年主要实体零售业态增长情况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2、网络零售发展趋分析

    近年来我国网络零售进入平稳增长成熟阶段,增长速度缓中趋稳,网络零售企业之间竞争从增量扩张转入存量开发,发展质量、服务水平和购物体验全面提高。

    2016年我国网上零售额达51556亿元,同比增长26.2%,增速比上年降低7.1个百分点,降幅比上年收窄9.3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41944亿元,增长25.6%,增速比上年降低6个百分点;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12.6%,比上年扩大1.8个百分点。

2010-2016年网络零售交易额增长情况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三)、零售企业经营效益情况分析

    1、零售企业整体资产负债率分析

    截至2016年底,零售业限额以上大中型法人企业,资产总额为4.53万亿元,总资产增长率为4.3%;负债总额为3.2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6%;净资产为1.2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1%;资产负债率为72.3%,比上年降低0.5个百分点。

2015-2016年零售业限上大中型企业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据测算,2016年底零售业限额以上大中型法人企业,流动资产为3.01万亿元,同比增长4.8%,占资产总额比重为66.6%,比上年同期增加0.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为1.53万亿元,同比增长4.1%,占资产总额比重为33.4%。

2015-2016年零售业限上大中型企业资产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2016年零售业限上大中型企业资产构成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2、盈利能力基本保持稳定

    2016年,零售企业利润规模小幅上涨,利润总额增速快于主营业务利润和营业利润,营业利润在利润总额中的比重略有下降,盈利能力基本保持稳定。

    据测算,2016年零售业限额以上大中型法人企业主营业务利润为8900亿元,比上年增长3.4%;营业利润为1580亿元,比上年增长2.6%;利润总额为1650亿元,比上年增长3.8%。营业利润在利润总额中的比重为95.8%,比上年降低1.1个百分点。

    主营业务利润与企业销售额的比率为9.72%,每100元企业销售额带来的主营业务利润为9.72元,比上年提高0.06元;营业利润与企业销售额的比率为1.73%,每100元企业销售额带来的营业利润为1.73元,与上年持平;利润总额与年末资产总额的比率为3.64%,每100元资产创造的利润额为3.64元,比上年微降0.02元。

2015-2016年零售业限上大中型企业盈利能力情况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3、企业人工成本上涨较快

    2016年,国家出台一系列降成本举措,零售企业成本水平总体平稳,商品采购成本、三项费用增速低于同期销售额,人工成本上涨较快,增速高于同期销售额。

    据商务部典型零售企业统计数据测算,2016年零售业限额以上大中型法人企业,商品采购成本为77980亿元,比上年增长2%,增速比企业销售额低0.7个百分点;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合计为8400亿元,比上年增长1.8%,增速比企业销售额低0.9个百分点;工资总额为2870亿元,比上年增长4%,增速比企业销售额高1.3个百分点。

2015-2016年零售业限上大中型企业成本费用规模情况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商品购进额与企业销售额的比率为85.2%,每100元企业销售额中包含的商品采购成本为85.2元,比上年降低0.57元;三项费用与企业销售额的比率为9.18%,每100元企业销售额中包含的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合计为9.18元,比上年降低0.08元;工资总额与企业销售额的比率为3.14%,每100元企业销售额中包含的人工成本为3.14元,比上年提高0.04元。

2015-2016年零售业限上大中型企业成本费用相对水平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4、零售行业劳动效率情况分析

    2016年零售行业劳动效率实现正增长,但增幅不及全国全员劳动生产率和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零售行业人员效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据计算,2016年零售业人均劳效(商品零售额与零售业全部从业人员的比率)为51.9万元/人,比上年增长5.4%,增速比同期全国全员劳动生产率低1个百分点,比同期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3个百分点。

2016年零售业人均劳动及相关指标增长情况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四)行、业转型升级

    1、实体店数字化程度提高

    随着更多零售企业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日常运营,供应链各环节互联网化改造逐步深化。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截至2016年12月,全国企业开展在线销售的比例已经达到45.3%,比上年提高12.7个百分点。零售企业积极提升门店数字化水平,打通线上线下商品、客户、订单信息,更好匹配顾客、商品、场地等零售要素,提升运营效率。

    2016年“双11”期间,在家电、服饰、汽车、家装、美妆等多个行业,天猫上实现线上线下商品通、服务通、会员通的店铺超过100万家。天猫帮助家装、生鲜等领域的6万家线下门店实现全面电子化,门店可共享线上大数据,更好布局门店开设地点、商品定价、商品展示等。

    更多零售企业积极转变经营理念,以用户为核心,整合实体门店、网上商店、第三方平台和移动端等诸多渠道资源,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消费体验。目前,“线下体验、线上下单”、“线上下单、门店提货”、“门店下单、仓库配送”等新型零售模式不断涌现。

2011-2016年我国企业在线销售开展情况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2、零售商品结构情况分析

    伴随居民收入增长、消费水平提高,2016年我国零售业商品结构继续升级,发展型、享受型商品热销。

    伴随房地产市场回暖,居民改善型住房需求得到释放,带动居住类商品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限额以上企业建筑及装潢材料、家具零售额增速分别为14.0%、12.7%,分别比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增速高5.7和4.4个百分点。

    随着健康生活理念逐步普及,居民更加关注生活质量,带动休闲运动、医疗保健类商品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限额以上企业体育娱乐用品、中西药品零售额增速分别为13.9%、12.0%,分别比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增速高5.6和3.7个百分点。

    凭借更好的功能质量和消费体验,智能型商品持续热销,催生消费者升级换代需求。据工信和信息化部数据,2016年全国智能手机销售量达到5.2亿部,同比增长14.0%;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为93.2%,比上年扩大4.9个百分点。2016年“双11”阿里零售平台的智能消费占比为7.4%,比2012年提高5.8个百分点。

    随着居民环保意识增强,绿色、节能、环保商品成为零售市场新增长点。据阿里研究院数据,2016年“双11”当天,绿色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40.2%,购买人数同比增长31.3%,无毒环保水性漆、绿色有机橄榄油和节水节能洗衣机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44%、228%和126%。

2016年限额以上企业各类商品零售额增长情况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3、品牌连锁经营快速发展整体连锁水平情况分析

    连锁门店总数平稳增长,连锁零售企业商品销售总额稳步提升。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2016年连锁百强零售企业门店总数达11.4万个,同比增长5.9%;商品销售额为2.1万亿元,同比增长3.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6.4%。

     连锁品牌化便利店扩张较快。借助网点布局贴近消费者、营业时间长等便利优势,近年来便利店销售保持快速增长,便利店单店营业面积小、选址灵活,有利于其快速扩张。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2016年我国连锁便利店品牌超过260个,门店数达9.8万家,同比增长9%;销售额达1334亿元,同比增长9%;单店日均销售额达3714元,同比增长4%。

    4、支付方式更加多元高效

    2016年,银行卡支付在居民消费中的比重继续提高,覆盖人群不断扩大,同时卡均、笔均消费金额双双下降,银行卡消费支付“小额多次”特征更加明显,支付灵活性增强。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2016年全国共发生银行卡消费业务383.29亿笔,金额56.5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03%和2.72%,银行卡渗透率达到48.47%,比上年提高0.51个百分点。全国银行卡卡均消费金额为9593元,同比下降5.08%;笔均消费金额为1474元,同比下降22.17%,降幅比上年增大10.47个百分点。

2008-2016年居民消费银行卡渗透率增长情况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伴随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支付场景极大丰富,2016年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方式在实体门店迅速普及。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调查数据,网民在实体店购物结算使用手机支付的比例高达50.3%,农村地区使用率也已达到31.7%。

    (五)行业社会贡献分析

    1.吸纳就业人数稳定增长

    零售行业是吸纳社会就业的重要领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重要作用。伴随零售行业法人企业数量快速增长,法人企业单位吸纳就业人数增长较快,占行业从业人员比重有所增加。

    据商务部典型零售企业统计数据测算,截至2016年底我国零售业从业人员共有5709.72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4.8%。其中,法人企业单位从业人员为1736.17万人,同比增长7.9%,占行业总就业人数比重为30.4%,比上年增加0.9个百分点;个体工商户数量3973.55万人,同比增长3.5%。

    2016年零售业就业人数增加259.98万人,其中法人企业单位就业人数增加126.85万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末全国就业人员共有77603万人,据此计算,零售业就业人数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7.4%,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2015-2016年零售业吸纳就业情况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2、应交税金规模情况分析

    “营改增”全面推开以来,零售企业税收负担整体下降,“减税降费”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为行业创新发展“减负松绑”。2016年零售行业缴纳税金同比有所减少,但绝对规模依然较大,对国家财政收入贡献突出。

    据商务部典型零售企业统计数据测算,2016年零售行业限额以上大中型法人企业应交税金1660亿元,比上年减少1.2%;限额以上大中型法人企业应交税金与其销售额的比率为1.8%,比上年降低0.1个百分点。

    二、零售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17年,我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仍将保持在10%左右,比同期GDP增速高出3个百分点;全国商品零售额增长9.8%左右,商品结构将进一步优化;网络零售增速保持领先,预计全年增速在25%左右,远高于百货店、专业店、超市等传统业态。

     未来我国零售行业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一)、构建线上线下融合新格局

    近年来,实体店受到网络零售巨大冲击,经营陷入困难,电商企业流量红利消退,发展遇到瓶颈,加之消费诉求发生深刻变化,实体零售与网络电商正逐步从独立、对抗走向融合、协作,深度融合是优势互补、实现共赢的发展方向。阿里巴巴牵手三江购物、银泰百货、百联集团,沃尔玛、永辉超市引入京东,线上线下企业合作互动频繁,有助于实体零售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将线下物流、服务、体验等优势,与线上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融合。据支付宝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有近1000家大型购物中心、5万家超市便利店、55万家餐厅参加了双十二活动。在未来零售市场中,以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领先技术为驱动,数字化技术将虚拟与现实深度融合,传统零售在物理空间和时间维度上将获得极大延展,消费者不再受区域、时段和店面等因素限制,零售行业终将发展成面向线上线下全客群,提供全渠道、全品类、全时段、全体验的新型零售模式。

    (二)、多业态跨界协同趋势明显

     在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背景下,单纯依靠商品销售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无法适应市场需求,未来的零售行业将继续朝多业态、多领域聚合式、协同化方向转型。新零售时代,零售企业将围绕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展开,各类商业综合体将聚合教育、亲子、医疗、健身、旅游、商务等更加多样的服务业态,从以往单纯的购物中心逐渐转型为体验中心,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务体验。天虹百货逐步开始推动自身转型升级,将旗下门店统一采取主题场景布局,零售、餐饮与娱乐三大板块按照2:1:1的比例布局,为消费者营造出舒适的购物环境,同时也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购物、休闲、娱乐需求;国美逐步对线下门店进行新场景改造,从单一的电器零售商向产品+休闲娱乐的体验式场景化卖场转变,烘焙教室、电竞专区、小美网咖、家庭 家居家装等场景,增加年轻消费群体黏性,培育新的消费需求。

    此外,超级物种作为永辉致力于“零售+餐饮”的新尝试,预计2017年底全国门店数量将达50家,并将依据消费者需求及商圈匹配度等因素,融合儿童设施、自助洗衣、宠物店等新领域。

    (三)、社交化场景化模式成主流

    互联网时代,以广告为主的单向传播方式效果不断衰减,口碑、信任成为零售品牌得到消费者认可的重要因素。企业利用主流社交平台,开展品牌宣传、会员营销、销售支付等诸多环节服务;通过与消费者、消费群体保持高频互动,提高自身的社交属性,了解消费痛点,填补品牌短板;通过促成不同来源的消费者建立聚类的社交关系,帮助他们实现分享、沟通与讨论,提高消费者对于品牌的社交心理依赖,并凭借消费者的口碑宣传引发群蜂效应。天虹商场在落实门店微信后不仅实现了线下门店的可视化,还结合实体场景、社交关系等逐步打通营销、会员、商品、销售、支付在内的诸多环节;国美Plus开创“社交+商务+利益分享”生态圈商业模式,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吃、穿、购、娱”的基本需求,更能满足他们社交、分享的心理需求。未来的零售企业将不再是纯粹的商品售卖者,而将成为整合资源、打造社交化业务生态、实现多方共赢的市场组织者。据估算2020年我国社交电商商户规模2400万户,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未来5年行业将有10倍以上的拓展空间。

    (四)、重构智能高效供应链体系

    22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流通环节,传统零售企业对全供应链控制能力较弱,信息传导响应不及时,供需错配导致企业库存高企、周转率低、商品同质化等问题不断加剧。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数字化水平提高,重构消费主导、响应及时、快时尚化的供应链,实现产端、渠道和客户一体化的效能提升,将成为我国零售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永辉、步步高、大润发均与全球优质源头合作,加快基地建设和产端战略合作,去中间化和品质化,大商集团通过收购澳大利亚格林岩石牧场、德国城堡酿酒厂等上游生产商,引进大量国内稀缺的特色化、品质化商品资源,企业市场竞争力显着提升,年利润较上年大幅提升了52.3个百分点。

    未来,新供应链将实现全链条数字化,从客户、物流、支付、服务等数字一体化,从而实现库存最优乃至零库存;通过数据分析掌握消费需求,以需定产,柔性制造,深耕上游供应链,保障企业的差异化、高端化、定制化战略精准实施,最终实现零售升级。

    (五)、社区商业进入黄金发展期

    宏观经济增速不断放缓,我国实体零售仍将延续平缓发展态势。在场地租金攀升、企业利润下降的大环境下,门店越开越小俨然已成为我国实体零售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便利店、精品超市、社区型购物中心等社区商业将成为零售企业寻求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2016年11月,阿里巴巴入股三江购物,旗下的淘宝便利店先后进驻杭州、上海、宁波。2017年2月,京东集团宣布年内将在全国开设1万家家电专卖店;两个月后,京东集团“百万便利店计划”出炉,预计未来5年将在全国开设超过100万家京东便利店。伴随着我国社区零售整合化、全渠道发展进程逐步加快,投资成本低,成熟周期短的社区零售必将成为支撑行业发展的重要推手。从长期的发展来看,“小而美”的社区化零售业态将更符合新形势下消费市场的客观需求。

本文采编:CY315
中国产业信息网微信公众号中国产业信息网微信服务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2022-2023年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
【权威报告】商务部发布《中国零售行业发展报告》,你所关心的零售业的问题都在这里了!
【2016年商品零售】额增长10.4% 网络零售业增速放缓
2021年零售企业业绩预告出炉:商超、百货冰火“两重天”
零售业面临“最低增速” 全力探寻转型新路径
广东批发零售页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200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