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廼毓:台湾家庭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这是我第三次来参加新东方的高峰论坛,每一次都觉得进步惊人,让我非常地敬佩。今天听了这么多精彩的演讲,在此把我原来预备要讲的跟我今天的心得来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我所在的台湾师范大学有一个家庭研发中心,我们十几年一直在研究家庭教育。我所在的系是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研究的是从婴幼儿一直到老人,人生在世一生。其实家庭教育也不只是科学,更是艺术。

到底人生的追求是什么?要讲到教育,可能还是要回到哲学。有一年,我在一个城市的百货公司门口看到一个书摊,上面有一个横幅写着“知识就是财富,成功从现在开始!”我忽然觉得两岸好像没有那么远。因为以前在台湾,我们推广阅读教育也常常这么说,这个非常符合我的心。这让我思考在变化这么快的时代,到底我们怎么去看人生的追求。

对我们来讲,尤其是知识分子,我们一直很坚信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从哪里来?可能古时候,大家会从天文、自然、身边发生的很多事情开始去发现,然后去仔细地观察,做一点记录,然后就开始累计一些知识。所以我们通常看一个孩子,从小就非常看重他的好奇心。因为作为一个人,他如果对这个社会,对这个世界没有一点好奇的话,活着真的也蛮辛苦的,每天都要醒来,醒来要把一天的时间给用掉,真的是很累。所以对一个孩子来讲最宝贵的倒不是他累计了什么知识,而是他对知识的好奇心。我们说,好奇是学习最强的动力,阅读是学习重要的管道。说起阅读大家又想到了书。阅读当然要有书,可是我们也不得不看到,科技的进步让我们对阅读又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前两个礼拜在台湾办了一个阅读的国际研讨会。以前整个会场我们都会讨论书,这一次很大的变化就是在讨论科技到底如何改变人。

学习的科技日新月异,我记得前几年我们办阅读研讨会的时候,有一个人跟我们说,他们很多孩子没有文具可以用,想募些铅笔跟橡皮,一个孩子学习最基本的工具铅笔跟橡皮都没有,我们就去买了很多要送给他。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忽然想到因为电脑换代升级,我们有很多不能再用的存储磁片,他们会不会正好需要用呢?他跟我说,他们现在已经用FLASH闪存存储了,也就是说没有用过光碟和磁片,一下跳到后面。科技的进步让我们有一点错乱。然后我也注意到,以前我们好奇就去试,我做过很多的调皮的事情,很多是因为好奇,我拆过我妈妈的手表,当然也免不了一顿责骂。。那么,现在的孩子是怎么获得知识呢?

我只来得及找到台湾的数字:

1.2012年,大概有2900万个智能型手机,像IPhone,数字说明每一百人有125个号码,这就是说,扣除年纪很小的和年纪很大的,很多人持有超过两个智慧型的手机;

2.有多于1600万个网络用户。也就是说台湾大概有人口的70%都上网。

3.然后再说脸书——Facebook,全球有10倔人在使用脸书。我也开始用这个东西,因为我发现我要找学生上脸书最快,我要做什么事情,要告诉他们什么事情,上脸书最快。

这些说明数字化的时代老早就来临了。我为什么要讲这些呢?我想我们从事家庭教育工作的人真的要思考,我们的家庭教育走过了千山万水,我们到过很多地方,我们面对面,不是通过脸书,面对面地做过很多的教导,做过很多的演讲,可是当数位时代来临,大家都低着头在过生活的时候,到底我们家庭教育怎么样去思考?到底应该怎么回应?是要不变应万变吗?不可能吧!

我们再来看看研究到底怎么说?科技产品会影响学习者的注意力吗?注意力是学习很重要的一个能力。我们看了很多文献以后发现各种研究结果都有,有的结果说,科技产品绝对不会影响到注意力;也有的说会严重地影响注意力。,我们后来发现,说绝对不会影响注意力的呢通常是科技公司,他们告诉你说科技产品会帮助孩子刺激这个脑那个脑,有助于他的学习;可是出版业界大概就会说严重影响注意力,因为现在很多小孩已经没有耐心看书。当然我们也可以加上我们本身的观察。的确是会影响的。因为高科技可以同时让你做很多事情,比如我们学生上课拿着Iphone,有的时候我谈到什么事情,他们马上跟我说,老师,这个事情是怎么样怎么样的,有时候我忘了些东西说下次我查好告诉他们,他说,老师,不用,我们马上查。所以他是分心的,他不是跟着我在走,他们手上有一个手机。上学期第一次发现我的学生上台报告是拿着Iphone,不是拿着一个纸制报告,也不是拿PPT,有一点吓人。再说科技产品会不会造成孩子过动。同样的也有研究,高科技的厂商出钱做的研究就说不会,可是学教育的人去做研究就发现会。因为看起来使用科技产品好像是同一个时间里面可以同时做很多的事情,蛮有效率的,因为我们现在在座的都是成人,对我们来讲,我们走过那个很辛苦的学习过程,我们听说读写,每日按表抄课,每天做很多的练习。我们走过那一段再用高科技是没有太大的核心的影响,可是对于一个年轻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在累计知识、获得知识、学习思考、学习自己分析判断方面到底有没有帮助呢?高科技带给教育的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真实跟虚拟的世界的划分问题。透过上网交朋友的,有的人上了网相识满天下,关了电脑呢,知心没半人。他们其实是没有朋友的,虽然在网络上非常的热络。

在这里我想到有一个电影《变人》,讲的是未来的社会、未来的世界。我很喜欢的一个演员在影片里饰演一个机器人,可以做所有人可以做的事情,可是他他没有情感、没有欲恋、没有人的七情六欲。他主人很爱读书,在服侍他主人家的时候,他也读了很多书,而且他非常聪明,他不像我们读了就忘了,他是读了就记得,可是到最后他非常希望自己是个人,是一个会死的人,是一个会哭的人,是一个会痛苦的人。我觉得这个片子非常好看,我想说,到底人是什么?因为我们每一次讲家庭教育,第一句话就讲到家庭是培育人最重要的摇篮。可是什么是人?

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想想未来。台湾前一阵子有一个热烈的讨论,因为很多父母都会很在意孩子将来要做什么,应该要像某某人这样,比如林书豪,球打得很好又上哈佛,那很多父母就希望孩子像林书豪。但即使如此,如果孩子真的说要当篮球运动员,我想大部分的父母还是会不太赞成。有一个杀猪卖肉的肉商,他的儿子很有美术的天分,,可是这个爸爸觉得亲戚和认识的人几乎都是在做肉商,这个行业非常好,因为人总是要吃肉的,所以他希望儿子能够继承他的衣钵。可是妈妈就鼓励孩子学画,学到后来,当了美术设计,因为有兴趣,有动力,工作上进步很快,很快就当了一个非常好的很重要的杂志的一个美术编辑。他爸爸搞不清楚儿子在做什么,可看儿子赚的钱比他多就接受了。后来那个杂志社倒了,这个爸爸又很热心地跟儿子讲,你要不要来学卖肉?我不否定你的兴趣,可是我还是不放心。后来儿子就又找到工作了,慢慢也当了爸爸,他的儿子做什么事情呢?给艺人做经纪人。轮到当美术编辑的爸爸不放心了,他也开始问儿子说,你这样能生活吗?

我在想未来有这么多的职业是目前没有的,那我们要怎么教孩子?未来的人,就是现在的小孩将来长大成人,他怎么看成功跟快乐?应该是跟我们不一样的,要不然我们就白白努力了。因为我们成长的环境有很多的缺乏,我们觉得要给孩子更好的环境。所以如果我们做到的话,他的成功跟幸福的标准应该是会跟我们不一样的。这对我们来说是个考验因为我们好像只能照我们自己认为的成功去教孩子。譬如我年轻的时候,台湾的大学录取比例大概5个人取1个,我们要很努力,很辛苦。现在据说大学可以容纳的名额已经超过考生的名额,可是父母还是很紧张,相反补习班的生意变得更好了。以前我们觉得升学压力让孩子很可怜,因为要竞争,所以要去补习,这一来把他玩和运动,以及跟人交往的时间通通剥夺了。所以我们觉得,如果取消这种升学压力孩子就不用补习了,就可以有快乐的童年,快乐地成长。结果恰恰相反。当大学有这么多的时候,考上大学已经不算是成功指标了,很多家长就想让孩子考上台大,至少要念一个国立大学才会有前途,可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其实教育面临的很大的一个挑战是父母。因此父母的观念需要调整,当我们面对未来,面对这么多改变的时候要看到还有别的什么选择,不是只有唯一的答案,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做同一件事。当你不是适合念台大的,也许可以念一个适合你的学校,选择你的所爱。

我当时考上台湾的辅仁大学念的是超冷门的家政系,可是我觉得念到了适合我的。一方面有兴趣,一方面就主动学习。我后来到美国去,别人都转念热门专业,可是我觉得不用,我知道要学什么,然后我就好好地择我所爱,爱我所择。我回台湾的时候,很多人都说,黄廼毓你真会算,几年前就算好台湾就缺这样一个学位的人。其实完全错了。我根本没有去算,我也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所学的,反而我找到了真正想要的。我觉得很多父母可能没有我父母那么放得开,我们家只有我一个小孩,他们也有很多期望,我如果没有实现,他们就再也没有别的人可以期望了。可是他们到最后都谦卑地说,好吧,成全你。我觉得父母要有那种成全的肚量。有一次有一位高雄的爸爸大老远跑到台北来,在我们系的办公室说,我女儿的老师很鼓励她来念人类发展与家庭系,我来看看念你们系可以做什么。显然他很不放心。我就问他说,那你女儿有兴趣吗?他说是有了。我说你要对你的孩子有信心,你的孩子才会有自信。我们做家长的,要相信孩子只要好好地学,好好地做,一定会走出他们自己的路来,因为未来60%的目前还没有的职业就靠他们走,那些真正非常有希望、有挑战的工作都是要靠他们,他们需要对自己有自信。我想新东方应该也是这样走来的吧?前面也是没有太多可以模仿、可以学习的。每一个社会要进步,总是需要有这样的人。我们真的要去想想,我们要帮助孩子,让他们成为比我们更成功、更快乐的成年人,我们就必须要有这种体悟。

我们讨论教育,一边在讨论学校,一边在讨论家校,一边在讨论家庭,因为教育在很多地方都会发生。如果以场域来讲,我们会划分这是家庭的部分,这是学校的部分,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网络算是哪个部分。他不会是学校毕业了以后,才开始在网络上,对不对?我想现在学校教育其实最主要的是培养我们就业的能力,我觉得不要把品格培养通通一股脑给交学校。你想念哪个学校,考什么试,以后上什么科系,这些过程其实是培养我们在社会上去谋生的能力,这是学校最主要的功能。可是人的品格培养,将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其实最重要的是家庭。可是我们有时候也是错位的,家里就开始叫孩子学这个学那个,希望他将来当个什么,那个部分是学校的事情;可是我们又要求学校要把孩子的品格教好,其实那是家庭的事情。有的时候那个错位让双方都很难过,父母常常会责怪学校说老师怎么当的,我孩子有撒谎的习惯,他很懒,老师你要好好地教我的小孩。我当过老师,有的时候家长跟我说这些时我心里就在想,看看你吧,这个问题你自己都不好好思考,还跑来问我。这样搞不清楚自己角色的家长我们称之为“怪兽家长”,怪兽,老师都敬而远之,谁都不希望被这样的家长缠上。所以说,孩子有很多学习,其实是家里父母也要跟着成长。

当然媒体也是一个问题,我们叫巨兽媒体。因为媒体无所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家庭生活。有一本图画书叫《停电了》,。一个正常的夏天晚上,城市里又嘈杂又热闹,图画的四格中左上是一个小孩爬到柜子上去拿了一盒东西,右上有一个女孩在讲电话,左下有一个妈妈在上网,右下一个爸爸在做饭。然后小孩把盒子拿下来了,是一个游戏,她需要找人跟她一起玩,可是家里每个人都忙东忙西她只好上楼。上楼做什么呢?看电视。电视儿童就这样来的。结果好事发生了,停电了,四处一片漆黑,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了。有人点了蜡烛,开始借着烛光玩手影游戏,玩了一会儿,小孩就说,我们可以去上面的楼顶看星星吗?结果不仅仅是他们,左邻右舍通通都跑上来,在星空下一起看星星,跟旁边的人打招呼,然后大家也觉得很开心,又走到街上去,结果发现街上也很热闹。大家都出来开派对,情侣在唱歌,卖冰淇淋的说今天老板请客。没有人再忙碌。当电力恢复的时候,妹妹又回到了电视机前面,姐姐又开始打手机,妈妈又回去上网,爸爸继续做饭,结果在妹妹的提议下,一家人停下一切,继续玩起了烛光游戏,爸爸夸奖她:亏你想得到!

从故事里我们就看到现在的家庭生活,大家看起来都回家了,可身体是回家了,那人回家了没有?从这里我们也看到,其实陪伴很重要。人回到家,我觉得做事是要讲求场所也要讲求效率。比如有些应该在工作的时候做的事情,你就把它做好,不要在工作的时候想着家里,想着买菜,想着帮孩子弄个什么的,下班以后又做着上班做的事情。我想陪伴就是你要真心真意的,要观察孩子,要看到孩子,我有一个朋友,她在学术界上非常有成就,也经常抽时间陪女儿。比如她去东京开会,就带着女儿同去,她去忙,女儿就在饭店做功课。有一次她跟我说她很痛苦,因为她的女儿非常不喜欢她,她跟女儿说,妈妈虽然很忙,可是你看每次我出国开会不都是带着你吗?我不是都花时间在你身上吗?没想到她女儿说,妈妈,你不用讲那么好听,我只是你的“顺便”。我希望我们不要把我们的家人当作“顺便”,否则我们讲再多的教育都没有用。

底下,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台湾怎么做家庭教育。我想很多观念、很多想法,都要落实在做法上。我们这几年也是努力在产观学,要做出一个生态来。

我们办过亲密之旅,因为家庭教育第一个关系就是夫妻,大人搞定,小孩没问题。这方面旅美国心理学家黄维仁博士在台湾已经做了四五年,也在大陆做了很多讲习,效果非常好。在台湾由“爱家基金会”来负责,我们也有一个“爱蒙基金会”是配合做。比如民众要买房子,要跟政府贷款的时候,我们就会送给他一个课程,叫《安家.家安》。这个课程送给他,就是希望他不仅仅是买一个房子,而是建立一个家庭,这个很重要。

我们也有很好的杂志《亲子天下》,这个总编辑本来这一次很想跟我来参加论坛,可惜时间有冲突。这本杂志在台湾订户非常多,而且不只是给家长看的而已,也给老师,也给所有企业。他们曾经办过一个活动,叫做“友善家庭企业”,也就是让企业能够做到三件事,其中包括“你能不能一个礼拜至少有一个晚上不加班”。通过活动,他们收集了一百个企业,给他们挂上友善家庭的标志,鼓励企业,因为让企业鼓励员工去看重家庭有时候也是挺难的。他们做了很棒的事情。

当然还有“彩虹爱家”生命教育协会,我们现在培训了一两万个彩虹妈妈,这些妈妈被教育之后更重要的是再去帮助别人的孩子。这其实也算是彩虹妈妈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我们讲了很多,其实对孩子生命最好的礼物,就是你带着孩子去帮助别人。美国大选刚刚结束,每次选举都非常辛苦,可是美国曾经有一位总统做了四任,为什么呢?其实对孩子生命上最好的礼物,就是带着孩子去帮助别人。美国有一位总统做了四任,为什么呢?原因之一就是他的夫人非常有智慧。总统夫人小时候家境很优越,但她爸爸常常带着女儿去帮助一些贫民,给他们煮汤等等。所以这位女士慢慢长大,念了书,当了美国总统夫人之后,她就知道怎么服务别人。如果没有那个经验,她可能以为她生来就可以当夫人,权力很大,最后只会变得很贪婪。这个女士就是埃莉诺·罗斯福,是联合国外交家,是当时世界上最受人敬佩的妇女之一。

我们也有专门符合家庭教育的电视节目,还做了儿童的亲子共读。这个东西好像不能只是讲,因为大家不知道怎么做,所以后来我们就做电视节目,做了4年,200集,教父母怎么去欣赏图画书。后来父母说,我们是欣赏,可是怎么跟孩子讲?所以最近又做了一个节目叫《考香读书会》,都是很好的节目。

5·15是国际家庭日,我们在台湾从前三年开始发起一些看重家庭的人到街上走一走,有些家庭也会带着小孩,加入鼓励别人的行列,我们的口号就是“一男一女,一夫一妻,一生一世”,让小孩子从小就觉得,我做过这件事情,看重家庭。

政府方面,我们的教育部每年有一些提倡,比如“婚姻季”,比如“祖父母节”。

因为台湾这几年少子女化非常严重,所以也在推动“祝你好孕”,还有国小、国中、高中家庭教育课程也都设计出来了,有两个主题,一个是家人关系,另一个是家庭生活管理。我想一个孩子从他在学校的时候多多少少可以学到一点家庭教育,以后总是有一点基础。

最后,我想跟大家讲的就是我们明年会做“台湾家庭年”,因为明年是我们《家庭教育法》通过10周年,所以我们目前在积极策划,里面大概会讨论家庭政策,怎么让家庭发挥功能,怎么强化婚姻的功能,怎么平衡工作跟家庭,怎么样建立爱家环境。最后我们希望能够提出一个家庭政策的白皮书。

我先分享到这里,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的孩子是教出来的,家庭教育有“三忌”,都不中的就是好父母
《爸爸妈妈不可不知的家庭教育心理学》读后感
黄廼毓:当个好父母从建立良好的沟通开始
父母怎样给孩子有效的陪伴?要如何做?
孩子,你不用太合群
家庭教育温馨分享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