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等明大案结束 京东的腰杆就直了

  在马云退休、苹果发布会成功占领了近日所有的媒体资源之后,今天被谈起的是刘强东明大案昨晚开庭的消息。

  来自原告Jingyao方的起诉事由有六项,包括非法限制人身自由,民事上的故意伤害等,并且原告主张京东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因为原告认为刘强东是作为京东员工,在进行工作职责范围之内的商务活动时进行了侵权行为。被告方(京东和刘强东)则是在程序问题上进行了辩护,认为原告并没有正确的将起诉材料送到自己手中。

  意料之中,这场听证会没有任何结果,随后法庭宣布将在12月31日举行一场电话听证会,明年1月7日再次举行现场听证。而不管是对刘强东还是京东来说,这个事情的结果如何或许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这一年:跌去的股价又涨了回来

  明大事件初次爆发,距今正好一年。而这一年,京东经历的跌宕可以说就藏在了股价折线图里:

  2018年9月11号~2019年9月11号京东股价日线图(截图来自wind)

  伴随着所谓的剧情反转,明州事件每次被翻上台面的时候,京东股价都会起一次波澜。比如,去年12月份,京东股价重挫最严重的时候曾一度下跌逾8%,触及19.26美元,距19.00美元发行价仅一步之遥,而在之后警方决定不予起诉刘强东的消息传来,股价马上进行了一轮回升,彼时京东股价短线飙升超10%至21.90美元上方。但也很显然,这些线条的变化周期都是短期的。

  总的来看,从年初至今,京东的股价已经涨了近47.5%。就在今天,京东的股价收报30.87美元,市值为450.35亿美元,基本回到稳定的常态。而对于这样的表现,明大事件风头已过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归功于京东最近两次财报的作用。

  京东最近两次的财报基本面的表现都还算稳健。

  今年5月份,京东发出了大变革、CTO更换潮、“降薪裁员”风波后的首份财报。总的来说,该季度,京东集团净收入为1211亿元人民币(约180亿美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15%至33亿元人民币(约5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0亿元人民币。另外,京东也披露了主阵地京东商城的利润率:2019年第一季度,京东零售(前京东商城)的经营利润率达到2.7%,较去年同期提升了0.6%。

  三个月过去,京东又发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的财报,从数据上来看,依然向好,甚至还令很多人吃了一惊:第二季度,京东净营收1503亿元,同比增长22.9%,创单季度营收新高;净利润为6.18亿元,按其中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6亿元。该季度京东活跃用户也保持了稳定增长,营收增速止住了下滑趋势,重回增长状态,颇有一些扬眉吐气的意味。

  对于处在特殊时期,正在从谷底往上爬的京东来说,这样的成绩已经足够其长舒一口气。而正是这两份财报,也被看成是京东走出“至暗时刻”的标志。

  当然,对这两份财报还是要客观的看待,对于难以再大幅上涨的增速和依然在靠“省钱”来减少亏损的京东来说,它还需要再探索出一些想象空间。

  口碑不是挑战了,赚钱才是

  京东的股价如今已经涨回了一个基本的平衡点,但是要知道,2018年1月,京东股价还处在最高点50.68美元,一年半过去,京东再也没有回到这个水平。彼时,机构持有京东股票的机构也从581家到了第三季度末的155家,持股总数也从6.2亿股减至4081万股。

  如今的京东得有更具说服力的故事才行,这个故事,是赚钱。

  京东暂时告别至暗时刻,或许也和开始从以GMV和营收为导向转变为以利润和费用为导向有关。 两份财报还透露了一个消息就是,京东开始想要赚钱了。

  京东的净利润水平好转,某种程度上来自于对成本的压缩。今年4月份,刘强东的一封内部信宣布了调整配送员的薪资结构,降低公积金缴存比例,以此来改善京东物流连续亏损12年的境地。这说明,当刘强东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时,依然强硬如初。

  而“降本”的效果也体现在了上述两份财报中,京东在该季度的履约费用大大缩减了——履约费用占营收比同比降了0.5个百分点,也就是京东省了6亿元,履约费用占总营收的比例,在Q1降至6.7%,去年同期,这个数字是7.2%。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在第二季度的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刘强东还亲自透漏,京东物流已经实现了盈亏平衡。这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于履约费用占比的大幅下降:2019年Q2京东履约费用占净收入的比例为6.1%,相比Q1的6.7%大幅下降。

  可以说,靠着履约成本的降低,京东未来一年的盈利状况还可以保持预期。

  国金证券(9.540, 0.05, 0.53%)也有报告显示,从2019年开始,京东开始转换发展逻辑——从规模视角向利润视角迁移。经过国金证券预计,随着京东的市值管理策略的变更,2019年~2021年的归母净利润为75/96/130亿元,净利润率分别为1.3%/1.5%/1.7%,原因在于未来三年的净利润水平将会企稳,但由于2019年超预期的净利润表现,2020年净利润增速或继续受到增长刺激。 

  不过需要考虑的是,履约成本还会有小幅上升,这是因为京东在下沉市场的投入和在一二线物流的稳固没有减少,京东2019年~2021年履约费用率为6.3%/6.4%/6.5%; 营销费用率则会保持3.7%/3.7%/3.8%的稳定上浮状态。

  而将财报数据放在一边,在京东内部,刘强东虽然在管理上开始放权,但他手里80%的投票权依然保证了其对公司的超强掌控力。明大事件显然也没有对刘强东的生活和在处理公司事务上产生什么过于负面的影响,只能说,“铁腕”依然。

  明大事件应该是要告一段落了,没有意外的话,刘强东人设崩塌这件事也会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那么接下来,京东在应对自身增长、外部竞争激烈等挑战中表现几何,或许还是得看刘强东这个人的了。

责任编辑:鲍一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用数据说话:刘强东制造“负熵增”
京东财报:技术供应链能力爆发,Q1逆市增长20.7%,747亿美元市值创IPO来新高
京东暴跌500亿前夕 华尔街疯狂做空
今天可能是刘强东过去一年来最昂扬的一天
苏宁财报中的4个数字秘密
盈利恐非刘强东所愿,深挖京东Q4财报八大隐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