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董明珠儿子近况曝光!月薪5000、租房子住:人生需要接受平凡

不是所有的 苹果树

都能结出红富士

“在他的眼里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对我来说也是一样。” 

“一米九的个子,开一个十万块钱的车,他也能开得很开心。” 

当谈及未来对 儿子 的期许时,董明珠这样说道。 

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是不难听出一个 母亲 满满的祝愿:不怕 平凡 ,开心最好! 

作为中国电器龙头企业董事长的儿子,董冬冬没有如外界所认为的那样,继承母亲的衣钵,进入格力任职。 

相反,他独自一人在外租房,从一名小小的律师做起,每月拿着5000块钱的工资,还要自己供车。 

同样是含着金汤匙出生, 任正非 的两个女儿,一个任职 华为 副总裁,另一个背靠资本,在娱乐圈风生水起。 

王健林 的儿子 王思聪 ,凭借自己过人的投资天赋,也实现了身价过亿。 

如此强烈的对比,不禁让人一阵唏嘘。 

然而董明珠对外界的议论并不在意,每每提及儿子都是一脸的自豪。 

她曾说:“一个人不管有多大的事业,挣了多少个亿,最重要的还是要有良知,对社会有贡献。” 

也表示自己会尊重儿子的 想法 ,不会干涉儿子,强求儿子未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不是所有的苹果树都能结出红富士。 

不是 父母 优秀,孩子就一定优秀。 

董明珠深谙这个道理,所以才能养出一个平凡但不平庸的孩子。 

确实,面对孩子的“平凡”,作为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很重要。 

我不要求你成为我理想中的 样子 ,而是一如既往地爱着你所有的样子。 

你不是我的希望,你仅仅是你自己的希望。 

有着这样想法的父母,不会盲目把孩子推入成长的赛道,而是会尊重孩子,允许孩子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父母的教育焦虑

不要让孩子买单

为人父母,都希望给孩子的一切都是最好的。 

但有时候,没有把握好尺度,一不小心就会过了头。 

于梁素素而言,母亲就做过了头。 

母亲刘毓在 大连 某高校本科毕业后便留校任教,35岁被破格提升为教授,并担任 学校 系主任,是学校中少有的年轻教授和骨干。 

父亲梁军是公务员,如今也身居高位,父母的事业 成就 让很多人羡慕不已。 

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她从小便被寄予厚望。 

为了能让素素赶超同龄人,刘毓给她投喂各种健脑补品,用补习班填满她所有的课余时间。 

把素素训练成只要看到题目前半部分,就立马能背出这道题解题思路的“学霸”。 

上了 高中 ,更是千方百计把素素塞进了尖子班。 

当女儿承受不住压力,告诉妈妈自己想退学去 职校 学护理,将来到 养老院 工作的时候,刘毓直言:“除非我明天就死了,否则,你一定要考上名校!” 

终于在刘毓近乎疯狂的鞭策之下,素素考入中国政法 大学 民商经济法学院。 

毕业后,刘毓托了各种关系给素素找了一份工作,结局看似圆满。 

可不喜欢这个专业,不能适应新工作,不能融入集体所带来的自卑与敏感让素素多次萌生放弃工作的念头,而妈妈的坚决制止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一个下午,素素从单位21楼飞身而下,用一种最决绝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如果没有发生意外,素素到今年应该已经结婚生子,做着一份轻松的工作,享受着平凡的幸福。 

然而这一切还没来得及实现,就戛然而止了。 

抱着女儿冰冷的身体,刘毓彻底精神崩溃。 

她含着泪说:“回头想想,我不就是希望她幸福吗?用这个标准去衡量,什么成绩、名校,一点儿都不重要。吃糠咽菜的生活,只要她喜欢,又有什么不好呢?” 

是啊,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有一个幸福的未来,而幸福最终以什么形式呈现又有什么关系呢? 

父母双手捧着一份远大前程,不问孩子愿不愿意,便一股脑地塞到他们怀里,以为这就是对他们好。 

殊不知,对于孩子而言,这可能只是个烫手的山芋,接住手疼,想扔了又怕父母 失望 。 

而这种单方面粗暴地给予,其实也体现了父母在教育方面的焦虑。 

而父母的教育焦虑,本就不应该让孩子买单。 

承载父母过高的期望

90%的孩子终将平凡

其实每一位父母,都是背负着两个孩子前行,一个是自己的孩子,一个是儿时的自己。 

父母儿时未完成的梦想,总想原封不动地打包给孩子,期待孩子去帮他们完成。 

但身为父母,自己不努力,只是给孩子定下高目标,要求孩子自己成才,那么希望很大概率会落空。 

韩国一档综艺中,当教育专家问及妈妈们的梦想时,妈妈们异口同声:“希望我的孩子能上名牌大学!” 

而当专家建议有这样想法的妈妈们,自己亲自去考那些名牌大学时,妈妈们又一脸为难,表示“自己不是那块料啊”。 

自认自己不是那块料,却又不管不顾,把自己的孩子当作美玉使劲雕琢,美其名曰玉不琢不成器,这大概是为人父母最自欺欺人的样子了。 

知乎论坛上有个段子: 

孩子成绩总提不上去,家长骂他是 笨鸟 。    孩子不服气地说:“这世上有三种笨鸟,一种是先飞的,一种是嫌累不飞的。”    家长问第三种呢,孩子说第三种最讨厌,自己飞不动,就在窝里下个蛋要下一代使劲飞。  

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却从没有考虑过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更加没有注意到孩子是否能够承受父母过高的期望,有时只会适得其反。 

父母的期望没有鼓励孩子,反而增加了孩子成长的负担。 

主持人 董卿 在 接受 采访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首先得是什么样的人。”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大有作为,那是不是自己也应该以身作则,先努力奋斗,做出一番成就来呢? 

否则父母一厢情愿的高期盼,就成了对孩子的一种暴力教育。 

棍棒打在身上尚有疼痛,而父母的期望就像是扼住孩子脖颈的手,让人难以呼吸。 

父母殷切的眼神,足以让孩子独自咽下所有学习的苦。 

而父母失望的眼神,又像刀子插得孩子浑身是伤。 

在这样反复的重压下,孩子早已筋疲力尽,又何谈展翅高飞,活出自我? 

这样的孩子用尽全力,最终也都只能成为父母眼中的“ 平凡人 ”。 

敢于 正视 自己的平凡

才能成就我们未来的不平凡

几米在《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中说:“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完美的小孩。” 

“当我变得和你期待的不一样时,请爱我原来的样子,疼我原来的样子,赞美我原来的样子。” 

这大概是每个孩子的心声。 

当前社会的教育一直在关注前40%的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前10%,甚至前1%。 

现实总是事与愿违,总有孩子“拖了后腿”,成为父母最不愿看到的后40%。 

但那又怎么样呢? 

我们必须明白,平凡才是生活的底色。 

作为一名学生,如何接纳自己,在平凡的人生中找到实现自我的价值,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 

只有正视自己的平凡,才能成就我们未来的不平凡。 

如果我们现在表现得不如父母想象中的优秀,请再坚持一下,也许成功就在不远的前方。 

如果我们最终没有成为父母期待的那种人,也不要害怕父母会失望,因为成功不是父母爱孩子唯一的理由啊。 

父母愿意承认和接受我们的平凡,就是在给我们最足的底气和最有力的翅膀。 

我们必须要明白,那些父母曾经的期望都是对我们未来生活的祝福,而不是限制我们自由成长的框架。 

而这终将成为我们攀上顶峰的底气和接受平凡的勇气。 

尊重孩子的意愿,让每个人都能长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担心孩子不合群,也不要这样做
为什么很多人都在和自己较劲呢?一方面责怪自己没有动力一方面又一直在拖延?
一个家庭最好的滋养:闻到书香,听到安静,看到从容
20岁北美高材生自杀,原来它比“牺牲式的爱”更恐怖……
孩子的人生不需要父母描绘图案,只需给他们的人生留白
亲子教育心理咨询:高控制欲的父母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伤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