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滋养五脏六腑要顺应天时(1)

滋养五脏六腑要顺应天时(1)

  “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人生于天地间,时时刻刻都受到大自然的影响,人体脏腑之气的运动与大自然阴阳五行的运动相对应,所以对脏腑的调养就必然要顺应天时气候的变化。只有人体脏腑的生理活动适应四时阴阳之变化,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否则,就会为之所伤。阴阳四时是万物的终结,是盛衰存亡的根本,违逆了它,就会产生灾害;顺从了它,就不会发生重病,这样就可谓懂得了养生之道。

  生命本身就是个生老病死的过程,要养生,就要把自己放到自然界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就是要按一年四季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调节人体,健身防病。如果能够顺应这个自然规律,就可以颐养天年,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大自然的变化,有春、夏、秋、冬四时的交替,有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变化,因此,产生了寒、暑、燥、湿、风的气候,它影响了自然界的万物,形成了生、长、化、收、藏的规律。所以养生就要遵循春、夏、秋、冬四季的自然规律,调整脏腑器官,适合自然界生、长、化、收、藏的变化,实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顺时养生,就是顺四时、适寒暑,“时”即指年、月、日、时,也就是说调养脏腑是一项时刻都不可间断的“工程”。

  说到养生我就会想起相熟多年的杨老,他是一位极具古文化素养的学者,不但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颇有建树,对《内经》和《易经》也颇有研究。杨老已经82岁高龄,还在一边培养研究生,一边笔耕不辍。

  杨老之所以有如此好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全赖于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养生。他说年轻时醉心于科研,根本不懂养生,还不到四十岁,身体就状况百出。后来迷上了《黄帝内经》,也就懂得了养生之道,知道了春天人的气血开始从内脏向四肢调动,到夏天所有的气血都调动到外面,内里就空了,所以春夏要养阳;而秋风一起,就要让气血跟着季节往里走,到了冬天才能完成养藏。杨老每天都保持规律的起居,从不熬夜也从不贪睡,无论多好吃的东西从不多吃,也从不吃反季节蔬果。他说春天吃点儿韭菜、菠菜之类鲜亮亮的蔬菜,这些都是养肝的好东西;夏天出汗多,易伤心之阴阳,是心脏最累的季节,而脾胃为心脏供给气、血、精、津,所以夏天一定要照顾好脾胃以养心;秋天适时用点儿秋梨膏,就不会因天凉肺气肃降不利而生咳嗽;对于男人来说要呵护好肾,就一定不能错过冬天这个养肾的好时节。每次和杨老聊天,我都会为他豁达的性格和严谨的态度而折服。我想也正是这份豁达和严谨才让他几十年来一直恪守着属于他的生物之钟。

  我们强调生、长、化、收、藏的意义,最重要就在于借助天时调整我们的阴阳。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命的根本,所以圣人在春夏季节保养阳气以适应生长的需要,在秋冬季节保养阴气以适应收藏的需要,顺应了生命发展的根本规律,就能与万物一样,在生、长、收、藏的生命过程中运动和发展。四季阴阳是万物的根本,我们养生自然就要春夏顺应生发之气养阳,秋冬顺应收敛之气而养阴。这是天地自然总结出来的养藏之道,我们只要顺应、遵循就能够健康长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精神养生之
大自然是中医的老师
自然律动
从“生病起于过用”看养生
老年人如何养生?《黄帝内经》这么说的
四季养生---黄帝内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