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行学说

五行的涵义

五行学说的形成和发展,一般认为经历了原始概念的起源、五行特性的抽象、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生克制化规律的探究、逐步升华到整个学说的建立等阶段。关于“五行”的涵义,学术界主要有以下观点:

一、五材说

五材指自然界五种基本物质,即木、火、土、金、水。《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载:“天生五材,民并用之。”水五种生产生活必需的具体的物质。《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载:“(天地)生其六气,用其五行。”《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载:“天有三辰,地有五行。”《国语·鲁语》载:“地之五行,所以生殖。”其中所说的“五行”就是指“五材”。

二、五方说

从安阳殷墟大墓考察,半数大墓平面呈“亞”形。据王国维《明堂寝庙通考》考证,上古明堂宗庙平面也呈“亞”形。上述的“亞”形可分解为五个方块,分别代表五方。从文献记载看,《尚书·尧典》记载舜巡狩四方,巡狩路线按五方、五行相生次序;《逸周书·小开武》记载商末周初文王之巡察四方也按五方、五行相生次序。可见五方的观念在殷商时代即产生。

三、五时说

据《史记·历书》记载:“黄帝考定星历,以立五行。”(《管子·五行》说:“昔黄帝作立五行以正天时。”均认为五行是黄帝为了制定历法而创立。五行初义为五气,用于治历。《管子·五行》载五行历遗义,将一年365日分为五段,以木、火、土、金、水分别统配,并重构五气流行图,按五行相生依次流转。

四、五星说

上古时代,星相知识较为普及。所谓“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天’,妇人之话也;'月离于华’,戍卒之作也;'龙尾伏晨’,儿童之谣也”(顾炎武《日知录》)。《汉书·艺文志》说;“五行之序乱,五星之变作。”古人在观察天体变化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肉眼可观察到的水、金、火、木、土五星有规律的运动,故曰“天有五行”,此五行就是指辰星、太白星、荧惑星、岁星和镇星(或填星)五星。同时古人还发现五星在宇宙中的运动规律与四时气候的变化有着密切联系,故《汉书·艺文志》说:“五星不失行,则年谷丰昌。”

五大行星与日月

五、五性说

五行概念由具体事物引申扩展,逐渐发展为哲学理论,从具体的五行发展为抽象的五行。“行”的涵义,有学者认为,既有四通八达五方道路的名词意义,也有流行、行用、行进的动词意义。五行之“行”两者兼而有之,遂由之衍生出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来。

五行作为哲学概念,始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日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孔颖达注云:“(五材)言五者,多有才干也。谓之五行者,若在天则五气流行,在地世所行用也。”可见由“五材”易名为“五行”,实现了由实体到抽象的升华过程,从而标志着五行作为哲学概念的形成。“五行”只有抽象为五种功能属性以后,才可以作为归纳自然社会、万物万象的模型。

春秋以后,古代思想家开始探索五行之间的关系,逐步确立了五行之间存有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的“相克”(即“相胜”)和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相生”的内在联系,并广泛用于解释自然社会、万物万象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这标志着五行学说的成熟。

五行的特征

五行的本义,是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随着古人观察和认识的不断深入,五行的物质元素意义逐渐趋于削弱和淡化,而其方法论的作用则日益加强和突出,逐渐演变成一种既定的思维模式和理论框架。五行特性被抽象出来,并以此为依据,采用取象比类和推演络绎的方法,将某方面相同、相近、相似性质的事物或现象分归于五行之中。此时的五行不再特指某种自然物,而是具有一定属性或功能的某种事物和现象的代称或符号。五行的特性也成为分析、归纳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属性及研究各类事物内部相互联系的依据。《尚书·洪范》对五行特性做了经典阐述,形成后世对五行特性阐发的主要文献依据。

一、水曰润下

所谓“润下”,是指水具滋润寒凉、性质柔顺、流动趋下的特性。进而引申为水有寒凉、滋润、向下、闭藏、终结等特性。凡具有此类特性的事物和现象,均可属于水。《说文解字·水部》曰:“水,准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白虎通义·五行》曰:“水之为言,准也。养物平均,有准则也。”北方寒凉,养物均衡,阴液滋润之象,均为水之特征。论其五行的“体”(本体、形质)与“性”(属性、功能),则“水”以寒虚为体,润下为性(“体”“性”之辨详见隋·萧吉《五行大义·辨体性》,以下同)。

水曰润下

二、火曰炎上

所谓“炎上”,是说火在燃烧时具有发光放热、光热四散、蒸腾上升之象。由此而引申为火有温热、光明、变化、活动、升腾等特性。凡具有这类特性的事物和现象,均可归属于火。《说文解字·火部》:“火,毁也。南方之行,炎而上,象形。”《白虎通义·五行》:“火之为言,化也。阳气用事,万物变化也。”南方炎热,阳气用事,万物布施之象,均属火之特征。论其五行的“体”与“性”,则“火”以明热为体,炎上为性。

火曰炎上             木曰曲直

三、木曰曲直

所谓“曲直”,即“枝曲干直”的缩语,是对树木生长形态的生动描述,言其主干挺直向上,树枝曲折向外。从树木的向上生长、向外扩展、枝疏叶茂等现象,引申为木有生长、兴发、生机、条达、舒展等特征。凡具有此类特性的事物和现象,均可归属于木。《说文解字·木部》:“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白虎通义·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冒地而出,旭日东升,阳气动跃之象,均属木之特征。论其五行的“体”与“性”,“木”以温柔为体,曲直为性。

四、金曰从革

所谓“从革”,有顺从和变革两个方面的含义。金的“从革”特性,来自金属物质顺从人意、改变外形、制成器皿的认识。《尚书·洪范》孔颖达疏注“金曰从革”认为:“可改更者,可销铸以为器也。”“金可以从人改更,言其可为人用之意也。”以此引申为金有变革、禁制、肃杀、敛降、洁净等特性。凡具有此类特性的事物和现象,均可归属于金。《说文解字·金部》:“金,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白虎通义·五行》:“金之为言,禁也。”顺从不违,西方肃杀之象,均属金之特征。论其五行的“体”与“性”,则“金”以强冷为体,从革为性。

金曰从革                        土爰稼穑

五、土爰稼穑

所谓“稼穑”,植物播种谓之稼,庄稼收获谓之穑。古谓:“春种为稼,秋收为穑。”土有播种庄稼、收获五谷、化生万物的作用。进而引申为土有生长、承载、化生、孕育、长养的特征。凡具有此类特性的事物或现象,均可归属于土。《说文解字·土部》:“土,地之吐生物者也。”《白虎通义·五行》:“土,主吐含万物。土之为言,吐也。”孕育生化,吐含万物之象,均属土之特征。中国传统文化对五行之中“土”的作用尤为重视,有“土辖四方”、“土为万物之母”诸说。论其五行的“体”与“性”,则“土”以含散持实为体,稼穑为性。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五行之气与阴阳二气均是由宇宙中的本原之气所分化而成,故五行之中,各自存在着阴阳两个方面的属性,所谓“阴阳为五行之性,五行为阴阳之质”。五行之中有阴阳,阴阳之中寓五行。如:“木曰曲直”,说明木有条达(板直)与柔和(揉曲)的两种属性:条达属阳,柔和属阴。“金曰从革”,说明金有顺从与变革的两种属性:顺从属阴,变革属阳。“水曰润下”,水因寒凉滋润而属阴,然而水由天阳所生,即所谓“天一生水”,“中有微阳之气”。“火曰炎上”,火因温热向上而属阳,然而火由地阴所生,即所谓“地二生火”。“土爰稼穑”,稼种为阳,穑收为阴;又土有阴土、阳土之分,在中医学中广泛应用:中焦脾胃属土,太阴脾为阴土(湿土),阳明胃为阳土(燥土)。认识五行中包含阴阳,有利于五行学说与阴阳学说的有机联系,有利于较确切地表达五行中任何一行的特性,亦有利于中医学较明确地表述五脏中任何一脏气机的运动趋势。

五行的分类

应用五行属性对事物进行推演和归类,首见于《尚书·洪范》,其将五行的属性推演及“五味”。嗣后,《左传》又将五色、五声等分归于五行。如:《左传·昭公元年》载:“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吕氏春秋》则以五行为纲,把气候、天象、物候等自然现象与农事、政令、祭祀等社会活动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无所不包的整体系统。《黄帝内经》则不仅将气候、声、色、味等分归于五行,而且从人体“内外之应”出发,将脏腑、形体、官窍、情志等亦分归于五行,构建了人体内外旁通、天人贯一的五行系统,表达了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这些内容在《素问·金匮真言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等篇章中有详细记述。事物的五行分类,就其方法论而言,主要是取象比类法和推演络绎法。

一、取象比类法

“取象”,即从事物的象(性质、作用、形态等)中撷取能反映其本质的某些特有征象。“比类”,即将事物的特有征象与五行各自的特性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的归属。从逻辑学角度说,“取象比类”法属于共同特征的个体集合归类法。

以方位配五行为例:旭日东升,有似木性升发,故东方属木;南方炎热,有似火性炎上,故南方属火;西方肃杀,有似金性从革,故西方属金;北方寒冷,有似水性润下,故北方属水;中央管辖四方,有似“土辖四行”,故中央属土。又如五脏配五行,肝主升发疏泄故属木,心主行血暖身故属火,脾主运化精微故属土,肺主清肃之性故属金,肾主闭藏精气故属水。

二、推演络绎法

所谓“推演络绎”,即是根据已知的某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与此事物相关的其他事物的五行属性的方法。如自然界的五化、五色、五臭、五谷以及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五志等的五行属性,每以此法推演而定。以自然界的五气配五行为例:春季属木,风为春之主气,故风亦属木;秋季属金,燥为秋之主气,故燥亦属金;长夏属土,湿为长夏主气,故湿亦属土。其他以此类推。

五行万物归类

再以人体为例:肝属木,肝与胆相为表里,其在体合筋,在志为怒,开窍于目,在液为其华在爪,故胆、筋、怒、目、泪等也归属于木;同理,因心属火,故小肠、脉、喜、汗也归属于火。其他以此类推。

《黄帝内经》对人体与自然界各种事物、现象引进了类比推演和归纳,形成了人与自然相应的五脏系统。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等,将东方、风、酸等都与肝联系起来,由此构建了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以五行属性为桥梁,对自然界的方位、气候、五味与人体的五脏进行广泛联系和沟通。就人体自身而言,中医学亦根据五行特性,运用上述方法,将人体的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及身心机能,分别归属于以五脏为中心的五行生理病理系统,由此罗织组建了以五脏为中心的五行藏象系统。

必须说明的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思想体系、不同学术领域中,五行具有不同的内容。如占星家将“五行”解释为木、火、土、金、水五星的运行;兵家将“五行”解释为东、西、南、北、中五方行阵的排列;儒家将“五行”解释为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伦理等。这些解释实际上是对“五行”所作的演义和利用,可与《黄帝内经》的“五行”藏象系统互为参照。

此外,五行学说不仅对事物属性进行归类,而且根据“同气相求”的理论,认为同一行的事物与现象之间有着相互感应的联系。五行学说以五行特性为依据的归类演绎,将自然界与人体内脏建立“天人相应”的联系,以说明自然环境更替变化必然影响人体的生理病理,由此强调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观点,并使五行藏象系统变成联络宇宙万物,表示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个功能性模型,诚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所说的“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

五行生克制化

五行之间存在着动态而有序的相互滋生(相生)和相互制约(相克)的变化。相生和相克的结合,共同维持着五行系统的动态平衡和相对稳定,以推动事物的生化不息,亦即“制化”(克则制而生则化),用于阐释自然界的正常变化和人体的生理活动。

一、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滋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火土金水,依次相生,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又复生火,依次递相滋生,往复不休。

五行的相生次序,有认为来自古人对季节气候变化顺序的分析而得出的认识。如《春秋演义·五行之义》说:“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终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次之序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也有认为与五种物质的体用有关。如隋·萧吉《五行大义甄橙论相生》引《白虎通》(今本《白虎通》此段文字已佚)解释:木生火者,木性温暖,火伏其中,钻灼而出,故木生火;火生土者,火热故能焚木,木焚而成灰,灰即土也,故火生土;土生金者,金居石依山,津润而生,聚土成山,山必生石,故土生金;金生水者,少阴之气润泽流津,销金亦为水,所以山云而从润,故金生水;水生木者,因水润而能生,故水生木也。

直观解释为:木材燃烧存火,火烧木头成灰土,土中有金属矿石,金属熔化而成液体,水能滋养树木。五行相生亦有取象比类之义,泛指事物运动变化中的相互促进关系。

《黄帝内经》应用五行相生理论来说明脏腑之间的依次相互滋生关系。如《素问·玉机真藏论》指出:“五脏皆受气于其所生”,“肝受气于火”,“心受气于脾”,“脾受气于肺”,“肺受气于肾”,“肾受气于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述:“筋生心”(肝主筋属木),“血生脾”(心主血属火),“肉生肺”(脾主肉属土),“皮毛生肾”(肺主皮毛属金),“髓生肝”(肾主髓属水)等,亦即蕴含着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之义。张介宾《类经·运气类》指出:“水为木之化元,木为火之化元,火为土之化元,土为金之化元,金为水之化元。”如此“循环无端”、“运化无穷”。

五行之间的递相滋生,犹如母子之间的代代相助,故《难经》喻其为“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如木生火,木为火之母,火为木之子。可见五行相生,实为五行中的任何一行对其“子行”具有滋生、助长和促进作用。

二、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火土金水,隔一相克,亦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又复克土。依次递相克制、制约,循环不已。

五行的相克次序,可能源于古人对四时(五季)气候“相胜”认识的反映,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亦有认为与古人对五种自然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的直观认识有关。《白虎通义·五行》说:“五行所以相害者(相害,做相克、相胜解),天地之性,众胜寡,故水胜火也;精胜坚,故火胜金;刚胜柔,故金胜木;专胜散,故木胜土;实胜虚,故土胜水也。”《素问·宝命全形论》亦说:“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

五行相克,又称“遇三致克”,指五行相生到三数便产生相克。语出《易源》:“五行相生,遇三致克。”如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其为“遇三”,至此而“火”来克金。其他类推

五行之间的相克关系,《黄帝内经》称其为“所不胜”与“所胜”之间的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五行相克,实际上是指五行中的任何一行对其“所胜”的一行的制约与克制。

三、五行制化

五行制化,制则克制,化则生化,是指五行相生与相克关系的结合,亦即五行之间既有相互滋生又有相互制约,以维持五行之间的协调和稳定。五行之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则没有事物的发生发展;没有克则事物发展过分亢奋而为害为病。只有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协调平衡,事物才能生化不息,生命机能才能正常维持。诚如张介宾《类经图翼》所说:“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五行的制化规律是“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素问·六微旨大论》)。五行之中某一行过亢之时,必然承之以“相制”,才能防止“亢而为害”,以维持事物的生化不息。

五行制化的含义有二:一是五行正常情况下的相生相克关系。化生与克制相互为用,以维持其相对的平衡协调。这种生克关系,称为“制化”。以木为例,木能克土,但土能生金,金又能克木,通过这种调节,使木既不能过度克土,又不能过度被金所克。其余类推。《黄帝内经》强调五行系统中存在制约、克制的重要性。《素问·五脏生成论》将“所不胜”一行称为“主”,指出:“心,其主肾也;肺,其主心也;肝,其主肺也;脾,其主肝也;肾,其主脾也。”也就是说,五行之中只要有一行过分亢盛,必然接着有另一行来克制它,从而实现五行之间的新的协调和稳定。

二是五行之中的三行之间的亢害承制关系。张介宾《类经图翼》说:“母之败也,子必救之。如水之太过,火受伤矣,火之子土,出而制焉。火之太过,金受伤矣,金之子水,出而制焉。金之太过,木受伤矣,木之子火,出而制焉。木之太过,土受伤矣,土之子金,出而制焉。土之太过,水受伤矣,水之子木,出而制焉。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五行亢盛之极而为害,必须抵御令其节制,方能维持事物的正常生发。

综上所述,五行之间的相生和相克,是阐释五行之间的交互联结作用;五行之间的制化,是从总体上阐释相生与相克在协调平衡五行之间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不是简单的两行之间的关系,而是五行之间彼此作用的连锁反应。现代研究认为,五行的生克制化现象与控制论的反馈调节原理极其相似。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是控制系统,又都是被控对象。五行的生与克,实际上就是代表控制信号与反馈信号两个方面。从控制论而言,五行的生克制化,就是由控制系统和被控制对象构成的复杂调控系统,对系统本身的控制和调节以维持其协调和稳定。

五行生克异常

五行生克异常关系包括五行相生的异常与五行相克的异常。

一、相生异常

五行相生异常而出现的变化,称为“母子相及”,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类。母子相及理论在中医学中所涉最多。

五行生克关系图

第一,母病及子

母病及子,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影响至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均异常的改变。母病及子较为常见的有两类:一是母行虚弱,累及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虚弱,即所谓“母能令子虚”。如水虚不能滋木,引起木行亦不足,以致水竭木枯,母子俱衰。临床上常见的肾精亏虚,精不化血,引起肝血不足,终致肝肾阴虚的病变,即是此类。二是母行过亢,引起其子行亦盛,导致母子两行皆亢。如木行过亢,可引起火行过旺,导致木火俱盛。临床上常见的肝火亢盛引致心火亦亢,出现心肝火旺的病变,即属此类。

第二,子病及母

子病及母,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影响至其母行,导致子母两行均异常的变化。子病及母较为常见的有三类:一是子行亢盛,引起母行也偏亢,以致子母两行皆亢,所谓“子能令母实”,一般称为“子病犯母”。如临床上可见心火过亢,引起肝火亦旺,终致心肝火旺的病理变化。二是子行亢盛,劫夺母行,导致母行衰弱,一般可称为“子盗母气”。如临床上可见肝火亢盛,下劫肾阴,终致肝肾之阴皆虚的病理变化。三是子行虚弱,上累母行,引起母行亦不足,古有称其为“子不养母”。如临床上可见心血亏虚引起肝血亦不足,终致心肝两虚的病理变化。

第三,及子与及母的关系

母病及子与子病及母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两者既可独单出现,亦可同时或相继出现。五行中的任何一行过于亢盛,既可引起其子行亦偏盛,导致母子两行俱盛,也可因其过亢而劫夺母行,导致“子盗母气”。如临床所见的肝之气火亢逆,既可发展而为心肝火旺(母病及子),亦可传变而为肝肾水亏(子盗母气)。五行中的任何一行过于不足,既可下及子行,亦可上累母行,均可出现母子两行俱虚。如临床所见的肝之阴血不足,既可发展为心肝血虚(母病及子),亦可传变为肝肾阴虚(子病犯母)。

古代医家有母病及子为顺,病后较轻,预后较好;子病及母为逆,病情较重,预后较差的论述。如《难经经释》指出:“邪扶生气而来,则虽进而易退。”“受我之气者,其力方旺,还而相克,来势必甚。”就临床实际病例而言,母子相及病证的轻重顺逆,还须结合临证辨析,不可仅以五行相生异常的及子、及母来推断。

二、相克异常

五行相克关系异常,包括相乘和相侮。五行之间正常的相克关系被破坏而自我调节机制失常时,就会出现五行的相乘、相侮,以此来说明自然万物的异常影响和人体的病机传变。

第一,五行相乘

相乘,即乘虚侵袭之义。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胜”行的过度克制和制约。五行相乘,实为五行之间过度的“相克”,故其相乘的次序排列与相克的次序排列相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导致五行相乘的原因,一般有三:一是某一行过于亢盛,因而对其所胜行的制约太过,使其虚弱。如木行过亢,则过度克制其“所胜”的一行土,导致土行虚弱,称为“木旺乘土”。临床上所见的情志所伤而肝郁火旺,影响脾胃功能,即呈现肝气犯脾、肝气犯胃的病机传变,即属此类情况。二是五行中某一行过分虚弱,其“所不胜”行则相对偏亢,故势必出现过度克制的相乘现象。如土行过于虚弱,木行本不过亢,然木行对土行而言属于相对偏亢,故土行会受木行较强的克制而呈相乘之势,称为“土虚木乘”。临床所见的脾胃虚损之病,每因情绪变化(肝气郁结)而发作或加重,即可用此解释。三是既有某一行的过于虚弱,又有其“所不胜”一行的过于亢盛,则出现较重的乘。如临床所见的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而脾胃功能亦已虚弱不足,则极易出现“肝气乘脾”的病理变化。

第二,五行相侮

相侮,有恃强凌弱之义。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制约、克制,故又称“反克”。五行相侮,实为五行之间的反向克制,故相侮次序与相克次序是相反的,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依次循环。

引起五行相侮的原因,一般亦有三:一是某一行过于亢盛,不仅不受其“所不胜”一行的制约,尚可反向克制其行,因而出现相侮。如木行过分亢盛,不但不受其“所不胜”金行的制约,反而侮其金行,称为“木旺侮金”,亦称“木火刑金”。临床上常见的肝火犯肺之证,即属此种情况。二是某一行虚弱不足,而其“所胜”一行则相对偏亢,故其受到反向克制而出现相侮。如金行虚弱不足,而木行相对偏亢,金行非但不能制约木行,反被木行所克,一般称为“金虚木侮”。临床所见的虚损性肺病(如肺痊),常因情绪剧烈波动(肝火旺盛)而发作或加重,即属此种类型。三是既有“所胜”一行的过于亢盛,又有其“所不胜”一行的虚弱不足,易出现较为严重的相侮。如临床所见的既有长期不愈的肺虚病证(多见于肺的气阴不足),又有较为强烈的情志刺激(多为肝之气火亢逆),因而使肺之病证更为加重。

第三,相乘与相侮的关系

相乘与相侮的概念,皆源于《黄帝内经》,是中医五行学说的重要内容。相乘与相侮,均属不正常的相克现象,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在于相乘是按五行相克次序的克制太过,相侮则是与相克次序相反方向的克制异常。两者的联系在于:五行中无论何行的太过与不足,在发生相乘时,有时亦可出现相侮;发生相侮时,有时亦可伴有相乘。如“木行太过,既可乘土,亦可侮金;金行不足,既可致木侮,亦可致火乘。诚如《素问·五运行大论》所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经文既指出了五行乘、侮的产生原因,又说明了相乘与相侮的两者关系。

对于相乘、相侮传变的逆顺,《素问·玉机真藏论》认为:五脏之病,传其“所胜”之脏为顺传,传其“所不胜”之脏为逆传,即所谓“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传行至其所不胜”。后世医家认为,按相乘传变的病邪为“贼邪”,病性一般较深重;按相侮传变的病邪为“微邪”,病性一般较轻浅。如《难经经释》说:“所不胜,克我者也。藏气本已相制,而邪气挟扶其气而来,残削必甚,故为贼邪。……所胜,我所克也。藏气既受制于我,则邪气亦不能深入,故为微邪。”就临床所见,按相乘规律传变的病证也有病情轻浅者,按相侮规律传变的也有病情深重者。如肝火犯肺的“木旺侮金”,虽属“微邪”,但病情未必轻浅;肝郁火旺,影响脾胃,导致“木旺乘土”,虽属“贼邪”,但病情未必深重。可见病势的轻重顺逆,不全取决于传变的相乘与相侮。

综上所述,中医学以生克关系的异常来分析和阐释脏腑病理状态下的相互影响、相互传变。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一是五行相生关系的传变,即母子相及,包括母病及子与子病及母;二是五行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克制太过的相乘与克制反向的相侮。

五行乘侮关系图

五脏的功能因五行的生克关系而联系为一个有机整体,任何一脏功能的正常发挥,必然受到其余四脏的滋生或制约,使其不会不足,亦不致太亢。故而依据五行生克规律,五脏之中的某一脏功能失常,必然将与母子相及或相乘相侮的方式影响其他四脏。以肝为例:若肝病影响致心,为母病及子;肝病影响及肾,为子病犯母;肝病影响到脾,为相乘;肝病影响至肺,为相侮。其余四脏以此类推。故《素问·玉机真藏论》说:“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克我)。……肝受气于心(母病及子),传之于脾(相乘),气舍于肾(子病及母),至肺(相侮)而死。”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五脏系统的建立、天人相应的阐释、五脏生理联系的认识、五脏病机传变的辨析、诊法辨证的确定、立法遣方的指导等,均与五行理论有直接联系。

一、建立五脏藏象系统

中医五行学说,依据肝、心、脾、肺、肾五脏某一方面的生理功能特性,将其分别归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行。反之,古医籍中亦每用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或生理特性。在此基础上,中医学又将与五脏相应的五腑(六腑中除三焦之外)、五官、五体、五志、五神、五液、五华等分别归属于五行,从而建立中医藏象学说中的五行——五脏系统。如五脏之肝、五腑之胆、五官之目、五体之筋、五志之怒、五神之魂、五液之泪、五华之爪等均属木行。其他四脏以此类推。

二、演绎天人相应理论

五行学说不仅将人体的脏腑组织及情志精神等分别配属五行,而且在此基础上又将自然界的五方、五时、五气、五味、五色、五化、五音等,与人体的五脏系统联系起来。认为同一行的事物之间有着相互感应现象。如五方中的东、五时中的春、五气中的风、五味中的酸、五色中的青、五化中的生、五音中的角等,均配属木行,再与肝系统联系。这样就将五行中属同一行的自然界现象与人体中的五脏系统联系起来,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表达了人与天地相应的整体观念。

三、说明五脏生理联系

五脏的五行归属,既可在一定程度上阐明其生理特性,还可根据五行生克制化理论,说明五脏生理功能之间的某些相互滋生和相互制约关系。五脏之间的相互滋生关系是:肝木生心火,如肝藏血以济心;心火生脾土,如心之阳气以温脾;脾土生肺金,如脾健运以益肺;肺金生肾水,如肺气肃降以助肾之纳气;肾水生肝木,如肾之藏精以养肝之阴血。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是:肾水克心火,如肾阴上承制约心阳;心火克肺金,如心阳以制肺寒;肺金克肝木,如肺气肃降牵制肝气之亢逆;肝木克脾土,如肝之疏泄制约脾土奎滞;脾土克肾水,如脾气健运以制约肾水泛滥。

四、分析五脏病机传变

五脏生理的相互联系决定着其病机上也可相互影响。一脏病变可传至它脏,它脏病变也可传至此脏。此种传变以五行学说来说明,分成相生关系传变和相克关系传变两类。

五脏相生关系的传变,若疾病顺着五行(脏)相生次序传变,即由母脏发展至子脏者,称为“母病及子”;若疾病逆着五行相生次序传变,即由子脏波及至母脏者,称为“子病及母”。

五脏相克关系的传变,若疾病顺着五行(脏)相克次序传变,即任何一行(脏),对其“所胜”行(脏)克制太过者,称为“相乘”;若疾病逆着五行(脏)相克次序传变,即任何一行(脏),对其“所不胜”行(脏)反向克制者,称为“相侮”。

临床病证错综复杂,疾病传变有其自身规律,有时未必完全按五行生克规律依次传递,早在《黄帝内经》即告诫我们:“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素问·玉机真藏论》)。

五、指导疾病诊断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内在功能的紊乱及其相互关系的失调,可通过一定途径反映于外,出现色泽、声音、形态、口味、情志、舌象、脉象等诸方面的异常变化。由于五脏及五色、五音、五体、五味、五志、五脉等均可分别归属于五行,而同一行事物之间有着相互感召现象,存有某种特定联系,故五行学说有利于疾病诊断。如面色青色,喜食酸味,情志易怒,脉见弦象,提示肝病居多。再如脾虚之人,面见青色,是为木来乘土之象;心病患者,面色黯黑,是为水来乘火之兆。

古代医家还重视面部色诊与病势顺逆的关系。《医宗金鉴·四诊心法》指出:“天有五气,食之人鼻,藏于五脏,上华面颐。肝青心赤,脾脏色黄,肺白肾黑,五脏之常。脏色为主,时色为客。春青夏赤,秋白冬黑,长夏四季,色黄常则。客胜主善,主胜客恶。”这种说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若能结合脉诊,则可客观把握病状。从色脉来判断病情亦与五行生克有关,“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如肝病见青色,得弦脉,为色脉相得,是病顺之象。若肝病不得弦脉,反见肺之浮脉,则属于相胜(克)之脉(金克木),为病逆之兆,预后不良。若肝病兼见肾之沉脉,则属相生之脉(水生木),属病顺之征。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六、确定治则治法

依据五行的相生相克理论,有助于确定相应的治则治法。按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则是:“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难经·六十九难》),亦称为“补母”与“泻子”。所谓“补母”,是说通过补益母脏可以治疗母子两脏皆虚或子脏虚弱之证。如以补肾阴为主,藉此以涵养肝木(水生木);以补脾气为主,借以扶助肺气(土生金)。所谓“泻子”,是说通过攻泻子脏以治疗母子两脏皆实或母脏邪实之证。如以泻心火为主,借此以泻肝火(火为木之子)。

依据五行的相生相克理论,有助于确定相应的治则治法。按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则是:“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难经·六十九难》),亦称为“补母”与“泻子”。所谓“补母”,是说通过补益母脏可以治疗母子两脏皆虚或子脏虚弱之证。如以补肾阴为主,藉此以涵养肝木(水生木);以补脾气为主,借以扶助肺气(土生金)。所谓“泻子”,是说通过攻泻子脏以治疗母子两脏皆实或母脏邪实之证。如以泻心火为主,借此以泻肝火(火为木之子)。

按五行相克理论确立的治则是:抑强与扶弱。因无论是五行克制太过的相乘,还是五行克制反向的相侮,究其原因均是五行中的某一行太过或不及。太过者抑之,不及者扶之,使其复归于平。

按五行相克理论确立的治法有:抑木扶土法——疏肝、平肝以辅佐脾运的一种治法;培土制水法——补脾、温脾以治肾水泛滥的一种治法;佐金平木法——滋补肺阴与清泻肝火并用的一种治法;泻南(火)补北(水)法——清泻心火佐以滋养肾阴的一种治法;补火泻金法——温通心阳以化肺饮的一种治法。另有补南泻北法、泻火润金法等,临床不常用。

五行相克理论还可指导情志疗法,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指出的: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悲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黄帝内经》开启了中医心理学通过五行相克“以情胜情”,调摄情志、治愈疾患之先河。但具体应用时,主要把握其“移精变气”(情志转移)的精神实质,不可拘泥其固定模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行
中医五行学说
【道医笔记】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肆】
中医五行说
五行学说分类概论
中医五行之间的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