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子与老子的两段对话,听懂的人智慧不浅

孔子和老子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两位圣人。一个是儒家的创始人,一个是道家的创始人,都对中华文化有着突出的贡献。儒家思想侧重于如何为人处世,道家侧重如何修身,如何顺应天地自然万物本有的运行规律而行事,如此则必得圆满。孔子曾经拜见老子,或说问道于老子,有两段对话发人深省,真正听懂的人智慧不浅!

孔子看见黄河之水奔腾不息,感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的年华也犹如这河水一样,不断地流逝,河水不知道要流向何处,而人生也不知道如何才是归途?

老子回答说:人生于天地之间,与天地自然万物乃是一体。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人是生于自然,死于自然,只要我们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如果不任自然,则本性就会有所羁绊,有所束缚,而渐渐的迷失,如此也就不能真正的显露出来了。人也不会得到真正的解脱和自在。

老子继续说道:功名存于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增。如果我们的心中常被功名利禄所困扰,则必然心不平静,时常处于焦虑和烦恼之中。老子提醒世人,大家最在乎的名与利,一定不要执着,如此才会更加接近于自然的大道。

老子送别孔子时,还说了一些赠言:“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

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很容易招致祸患,是因为他们经常讥讽他人的过失。而能言善辩的人,也是自以为很厉害,处处都要压倒别人,这样的人也多半是祸患加身,因为他们总是喜欢到处宣扬他人的错误。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应的位置,为人子,是晚辈,地位低,就不要把姿态放得这么高,要懂得尊敬他人;为人臣子的,是别人的下属的,就不要处处显摆自己的能耐,以示高明,更不能越权越位去做事情,这都是导致自己产生祸患的根本,一定要切记。

老子平常的语言中,蕴藏着博大的智慧。人的一生其实很简单,保持谦虚谨慎地为人处世的风格,就可以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遵循自然规律而行事,就可以离本性大道越来越近。人生也不过如此而已。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完善自我,即是修行欢迎随喜转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智慧】老子和孔子的对话,流传百世的千古智慧!
孔子和老子的对话,流传百世的千古智慧!
孔子3见老子,老子说了3段话道出传承千年的智慧,值得后世学习
【智慧生活】孔​子三见老子,老子三段话,道尽天道玄机
孔子和老子的对话,流传百世的千古智慧
老子孔子与高维三维—曾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