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进士冯敏昌:《重修伯益庙碑记》
冯敏昌(1747—1806年),曾为乾隆进士、翰林编修、户部主事、刑部河南司主事,诰授奉政大夫。字伯求,号鱼山,广东钦州(现为广西钦州)大寺镇马岗村人。一生诗作2000余首,文200多篇,主要收录进《小罗浮草堂诗集》(多卷本)、《小罗浮草堂文集》(多卷本)、《岭南感旧录》、《笃志堂文抄》、《师友渊源集》、《华山小志》、《河阳金石录》等文著,还纂修《孟县志》、《广东通志》等多种志书,共约200多万字。
冯敏昌曾到太平县北柴村富商王家游览,有游览诗作传世,参见
进士冯敏昌游览襄汾北柴王家园亭组诗
当时他的同年襄陵东柴村进士吴克元在王家任教,二人叙旧畅谈,后来冯敏昌为吴克元的文集写过一篇序,还为王家写过两篇传记、一篇墓志文字,收均入其文集中,日后整理。

县志圣贤首列伯益

实嬴秦赵宋之祖

网上百科资料:伯益,名益,偃姓,伯为爵称,亦名伯翳、柏翳、柏益、伯鹥,大费。皋陶之子,东夷族首领少昊之后,系赵、嬴姓诸国的受姓始祖,虞夏之际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传说,他能领悟飞禽语言,被尊称为“百虫将军”。在他的带领下,中国早期先民学会了建筑房屋,凿挖水井
伯益最突出的贡献就是佐禹平治水土,他将跟随大禹治水时所经历的地理山川、草木鸟兽、奇风异俗、轶闻趣事记录下来,成为《山海经》的素材,所以学者认为《山海经》最初的撰写人很可能是就是伯益。
西周穆王(公元前900年左右)时,伯益的后裔造父因为替周穆王驾车有功,被赐封在赵城(今山西洪洞北),造父因此改嬴姓为赵姓,伯益因此被尊称为今天赵姓族人的血缘祖先。伯益,亦称大费,是中国古代嬴姓各族的祖先。
太平县伯虞村,原名伯益村,曾名伯皇村,今又从俗改称伯玉村,毗邻伯社村,有伯益故里之称。
《太平县志》记载:伯益庙有两处,一在汾东伯社村(县志作北社伯益墓旁,明代太平知县魏公韩创建,有墓田一百四十余亩,魏氏有《虞官伯益庙碑记》。一在县北张高村,不知何人创建,康熙年间有重修,西曹路进士王奂曾有《张高村重修伯益庙记》记其事。文云:以前祭祀伯益均在伯社村,明代中叶以后因为庙隔汾水多有不便,改建在张高村东。王奂曾祖父王庭曾辑录过一本书叫《圣虞纂言》,汇集文献中有关伯益的文字。此外,南中黄村、赵雄村(村人赵定宋即进士赵襄宣祖父有碑文,见雍正版县志)还有民间私人创建的伯益庙,以上是古代县志记载的。
碑记方面,有良陌进士刘贽的一篇《创建伯王庙行宫碑记》,据文乾隆年间良陌村南城还建过伯王庙行宫。古城镇也有伯王庙,相关的三篇碑记可参看《三晋石刻大全-襄汾卷》。


这几处伯益庙大都已无存,倒是南贾镇仓头村有一座伯王庙,经文化学者刘勇先生呼吁,引起了关注,后唐人居认养重修,今年已被列入省保单位。

此篇《重修伯益庙碑记》摘自冯敏昌《小罗浮草堂文集》卷三,《清代诗文集汇编》第418册收录。是冯敏昌应时任太平县知县徐希高(乾隆47年任)之请而作,徐氏和冯氏有同乡之谊,冯敏昌北柴之游后曾到太平县署过冬,第二年春天才南行。

重修伯益庙碑记 戊申1788

摘自冯敏昌《小罗浮草堂文集》卷三

粤稽虞廷,命官分职,禹授益、稷、契,厥功懋焉。其中三代递嬗,各推祖德,用岁三千,益之遗烈邈矣。而秦并天下,史亦推本于益。抑秦暴,又世不久,或乃上论益德,若烈火之故使然者,其信然欤?昔孔子于舜治天下之臣五人而叹其才难,则益之有功于天下后世亦大矣,他何论耶?
注释:
伯益:舜时东夷部落的首领,为嬴姓各族的祖先。相传伯益助禹治水有功,禹欲让位于益,益避居箕山之北。
虞廷:指虞舜的朝廷。
递嬗:渐次变化交替。
祖德:祖宗的功德。
遗烈:前人遗留的业迹。
余自乙巳1785出都游晋,如平阳、安邑、稷山,诸所谓古先圣王都会遗迹,莫不低徊仿像。间至太平,邑宰徐君为言:邑境伯益墓有庙,庙临汾水,盖历代载于祀典者。庙就圮,方思修之。余时未暇以谒,遂去之秦中,复历豫之河阳,以至于今。而徐君书来,云庙已捐俸新修,视前峨焕有加,属余为文以记。
 
余谨按《祀典》: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有大功德于民则祀之。是以有先啬之祭,有瞽宗之祭,为其为养与教先也。若益之佐禹平水土、奏鲜食,其后相禹,以至于荐天,其功若德,即所在报祀,礼亦宜之,又况其墓之在邑焉者耶?抑余至秦,观于祠庙亦多矣,而秦后之祀无闻焉。至中州而闻周穆王时,临淮之国有徐子者,与秦同柏翳之后,盖柏翳即伯益。至偃王诞,得朱弓赤矢之瑞,躬行仁义、去刑争,文德渐于四方。时穆天子驾八龙之骏,方觞西王母于瑶池。四方诸侯,无所质正,遂宾祭于徐庭,执玉帛而朝者,三十有六国。穆王惧,归而连谋诸楚。楚伐徐,徐不忍斗其民。比走彭城,仰天叹曰:“余赖于文德,而不明武备,奈何?”然民随而从之者万余家。又于武原山凿石为祠以祀之,而戴其后嗣如初。其后以国为姓,名公巨人,史不绝书,皆本于偃王,而实发源于柏翳之绪。噫嘻,此非仁者效耶?奈何执秦事以论于益德也?虽然偃王之仁尚宜庙祀,而益独不得庙,庙或不虔,宁非数典而忘其祖也哉?

注释:

先啬:即先农。《礼记·郊特牲》:“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郑玄注:“先啬,若神农者。”

瞽宗gǔ zōng:殷代乐人的宗庙和学校。

鲜食:刚宰杀的肉类。《书经-益稷》:予乘四载,暨益奏庶鲜食。

宾祭:谓招待贵宾和举行大祭。

穆天子:周穆王。

连谋:合谋。戴:尊奉。

今徐君之为此,其大有合于人心,而亦克广乎自志者矣。徐君名希高,字柏源。吾粤之德庆州人。在官有仁声,晋中无不闻。盖观此即亦可知其余矣。
 
余既为之记,而重诗之曰:

煌煌大益,火灵降精。
爰佐帝功,以开太平。
高参稷契,平视阿衡。
当其烈山,怪物震惊。
及其昌言,神禹拜廷。
上下若予,山海有经。
玄圭之锡,皂游乃旌。
迄于相禹,时则老成。
亦荐昊穹,以播鸿声。
王降帝升,代可合并。
秦暴徐仁,裔有专亨。
竁枕射山,神姿与凝。
庙食汾隅,台骀比灵。
遂阅波流,以俟家桢。
猗欤家桢,修庙孔诚。
垣墉固护,殿宇虚明。
云连绣栭,霞启丹甍。
几筵是设,俎豆维馨。
庙新礼盛,地古神宁。
神之灵兮,万载千龄。
惠我蒸黎,佑彼群生。
 

注释:

玄圭:一种黑色的玉器,上尖下方,古代用以赏赐建立特殊功绩的人。影印本作元圭,避康熙讳。

皂游:古代旗帜挂的黑色飘带。当禹在平定洪水后,帝舜赏赐伯益以皂游。

竁:cuì墓穴。

庙食:谓死后立庙,受人奉祀,享受祭飨。

台骀:汾水之神。

猗与:叹词。表示赞美。


我一直关注的赵康刻书家赵熟典写过一首伯益庙的诗,县志有录,附下:

虞官伯益庙

曲岭登几重,益陵岿然立。
胜地见荒凉,野草杂荆棘。
环陵巨壑侵,中田百四十。
殿宇正堂皇,近在陵之侧。
摄衣麦中行,修筑一径入。
帝舜资臣治,山泽展辅翊。
当时烈火焚,去此鸟兽逼。
野老传遗闻,远近无鸦鹬。
神灵信昭昭,据理亦可必。
卓荦山童然,常思余焰息。
高原云内天,犹自照舜日。
功同水安流,德并艺稼穑。
一时虞廷上,股肱称良弼。
西望稷神山,山头祀后稷。
北瞻古士师,于彼扬侯国。
兹陵汾水环,崔巍吾太邑。
乡邦依圣人,千秋壮颜色。
粤稽古圣神,多在黄河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字学典 卷六十九
镇江新区华山村天启碑碑文解析
[转载]肥城东南诸镇古寺庙及道观
清朝广西平乐第一进士袁景星《重建玄坛庙碑记》
淄川【般阳河】风光
《富平有个千年古村叫"盖村"》一文补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