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加速勘察设计企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对勘察设计企业来讲,人才无疑是一直以来各企业最为看重的企业发展动力来源,虽然随着行业的逐渐成熟发展,多元化的企业发展动力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是人才仍然会作为勘察设计企业发展的必备因素。
根据笔者近几年的观察来看,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勘察设计企业的人才流动率显著增加,人才流向其他行业,需要源源不断的后续人才招聘、培养,充实人才队伍。这其中,人才招聘和培养这两个问题成为很多企业领导所关心的问题,培养问题,尤其是培养合格人才,能够胜任岗位工作,适应本企业运作,更是其中的关键。对于人才的培养,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趋势:
一是对人才培养的时间周期要求明显变短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叠加人才流动的增加,人员能够快速培养成熟成为了很多企业的要求,“来之能战”的成熟型人才成为了“香饽饽”,但是真正作为一个团队进行合作,仍需要企业内部进行培养,将内部的工作标准、规范进行传授。传统来说,勘察设计企业采用“师徒制”的方式,通过“师父”的传授使“徒弟”能够逐步适应企业内部的运作流程。当然,这种方式的培养周期相对较长,已经逐渐无法适应行业内企业的需求。
二是对人才培养的特点针对性要求明显加强从“十三五”开始,笔者发现勘察设计企业已经逐步开始有针对性地厘清需要的核心人才队伍,以核心人才队伍为培养核心,有针对性地区培养,但是从实际开展的角度来看,“十三五”期间虽然很多企业都提出了核心人才队伍,但是哪些人纳入进来培养,如何进行培养,并没有很好地去落地,很多时候核心人才队伍培养只停留在纸面和统计阶段,并没有真正落地开来。
三是对新技术、新业务等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增加显著以往勘察设计企业人才的培养,一般更加注重对于技术的传承,但是对着业务链的延伸、多元化的发展和数字化的应用,越来越多新的“技能”的要求,促使人才的培养不能简单的依靠“代代相传”的模式,还需要丰富人才培养方式和机制,从而能够适应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那么,如何能够突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加速勘察设计企业人才培养呢?笔者认为,传统的勘察设计企业人才培养,依赖于“传帮带”的过程,极度依赖于人来进行知识的积累和传递,导致人才的培养形成了人力资源部门做方案,技术骨干抓落实的情况,当然,这种方式并不是完全不可取,这种方式天然的只适用于成熟业务,并且培养周期一般较长,只是为了适应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这一人才培养方式需要升级,以适应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变化。具体来说,笔者认为要落实加速人才培养这一核心目的,对于勘察设计企业的人才培养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合力,去塑造更加适合企业的人才培养方式,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人才培养的建设:
一是强化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从战略的角度思考人力资源的问题,让人力资源的工作更加贴近业务的实际需求,不仅仅是勘察设计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发展方向,也是其他所有行业人力资源所共同的发展方向,感知“一线”的“炮火需求”,才能真正做好人力资源工作,对于人才培养也是类似的,根据战略识别需要的人才需求,定性回顾内部人才盘点结果,找准差距、找出目标,才能有的放矢,更好地寻找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解决方案,这也是加速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前提。因此,这就要求人力资源工作的前瞻性和系统性的加强,从传统事务性的工作转向具有战略高度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这对企业的人力资源专业性和对业务的理解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是做好知识管理基础工作。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对于知识的传递,如何将知识能够更加准确、有效、便捷地传递给需要的人,是加速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传统的勘察设计企业,虽然积累了大量的案例、经验和知识,但是大多存在于各个技术带头人手中,很少有企业进行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构建,形成体系化的知识库。同时受于技术限制,勘察设计企业的很多知识的传递只能通过“口耳相传”,并不能很快很有效地进行传递,这就导致了知识在向“新员工”传递的过程中,往往周期较长,使得人才培养成长的周期也就较长。因此做好知识管理基础工作,对企业总部技术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原本碎片化、零散化的知识,抽取提炼成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可以为人才培养提供关键的支持。
三是充分链接外部资源。以往勘察设计企业的业务相对单一,在某一领域内深耕细作,但是随着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即使是专注于细分领域内的企业,也会分化出不同的细分差异,这就需要跨部门、跨企业间的知识交流,在内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链接外部的知识资源,是加速人才培养工作的助力,尤其是在一些新业务、新技能方面,外部资源可以有效加速相关能力的培养提升工作。
四是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工具。随着数字化技术应用的推进,以往通过言传身教式的培养方式可以逐步通过技术的手段将其固化下来,并加以持续推广;以往难以总结提炼的非结构性知识可以通过技术的手段提炼总结,并加以应用。以上种种,使以往难以持续性、标准化的培养工作能够借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实现,因此,数字化技术工具的使用是加速人才培养工作的支撑,帮助知识的积累提升和传播推广。
五是充足的资源投入。以上各项内容,相较以往,其在投入上,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不仅仅是单一的人力资源部门和几个技术人员,而是从系统上搭建一套持续性人才培养的机制,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并且需要内外部资源的共同支持,因此,对于各项资源的投入至关重要,是加速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保障。
因此,在新的时代,人才培养要加速,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管理范畴的工作,更加是企业整体的知识积累和传递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通力配合,才能行之有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大趋势探秘: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如何管理人才?
【一周精选】设计院数字化转型,路在何方?
数字化,是机遇更是挑战
从“十四五”行业规划,看人才队伍建设
高级的HR与普通的HR差别就在这里??
设计院定额编制思路探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