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勘察设计“十四五”规划看行业市场化发展

在2022年5月初住建部正式发布的《“十四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随着行业迈入成熟期,市场化竞争日益加剧,在“十三五”末到“十四五”初的这段时间,很多企业感受颇深,未来勘察设计行业竞争日趋市场化的趋势不会改变,原有传统体制下的区域壁垒、细分行业壁垒、资质壁垒等行业壁垒将逐步减弱。

从规划文本中,“健全市场运行机制,优化发展环境”是总体发展目标之下的第一篇章,也是对未来勘察设计行业整个发展趋势的一个“风向标”,在这一章节下,主要提到了四方面内容:

  • 稳步推进市场准入制度改革

  • 营造健康有序市场环境

  • 进一步优化招投标管理制度

  • 完善信用管理和协同监管机制

其中,笔者认为大概可以归纳为未来将逐步弱化以企业资质为市场准入门槛的要求,逐步导向以个人能力和企业业绩信用体系为核心的市场准入门槛,引导市场合理定价和良性发展,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在这个整体导向之下,笔者认为有三个问题值得注意:

一是企业资质的问题。结合今年年初新的勘察设计资质征求意见稿中的导向,大幅度压缩资质类别,并且降低资质要求,尤其是广受关注的设计综合资质的条件大幅度降低,虽然最终新资质标准还未公布,但是可以预见的是资质条件降低是必然的趋势。资质条件的降低,尤其是设计综合资质要求的降低,会使得跨细分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使得原本一些相对市场化程度不高的细分领域“被迫放开”,进一步加速整个勘察设计行业的市场化。当然,在一段时间之内,企业资质不会被完全取消,仍会被作为一个门槛使用,但是这个门槛“变低了”,而且未来会“越来越低”,等到新的市场准入体系具备条件的时候,就是资质取消的时候。目前来看,十四五期间尚不具备取消企业资质的客观条件。

二是个人注册资格和业绩能力的问题。在企业资质逐步放松的同时,在市场竞争环境下,保证项目履约质量的关键在于负责项目的个人,所以个人的注册资格和业绩能力将会愈加受到重视。一方面,在规划中提及对注册人员考试制度的完善,不仅在本章节,还在其他章节有所体现,随着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咨询和建筑师负责制的推广,对勘察设计人员的全过程项目的知识和能力都在提高,注册资格考试制度的改革也必将会向适应新的市场需求下对勘察设计人员的知识能力要求调整,才能具备市场化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未来对于个人的业绩履历要求会更加看重,以项目业绩为基础的企业信用体系根本还是建立于个体之上,个人业绩能力应该是未来企业投标竞争时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对各勘察设计企业来讲,关注个人注册资格和业绩能力的积累,将会是长远竞争的必备条件之一。

三是服务定价的问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勘察设计企业的取费标准都没有过变化,“通货在膨胀,设计费不涨”的现象成为行业发展的怪象,更有甚者,设计费打折成为行业内默认的规则,打一折、两折的情况屡见不鲜,各类投标的乱象屡禁不止,也造成了一些后期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问题。在规划文本中,明确提到了要“鼓励品质竞争,严防恶性低价竞争,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当然,在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下,政府部门不能也不会通过强制明确评标规则去实现引导,更多还是甲方的自主选择。因此,可以预见的是,对很大一部分技术含量不高,可以采用标准化方式的项目,价格竞争可能依然会存在,通过技术方式提高效率,比如数字化手段,将会成为此类项目的竞争重点,而对于另外一部分讲求技术要求,或是追求建筑创意性的项目,核心技术水平、艺术创意性等“唯一性”的硬实力会成为竞争重点。

基于以上三个问题,笔者认为对于勘察设计企业来讲,应该重视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工作,以应对市场化竞争:

一是关注企业发展方式。在行业集聚现象逐渐显现的今天,一些企业通过所谓的“合作”的方式快速做大规模,带来了企业在某些区域、某些领域内的一些项目不良反馈,有些甚至留下了一些处罚记录。未来,随着企业信用体系的构建和信息流转的打通,在规模发展的同时,如何把控产品质量、建好企业品牌、稳固企业信用。是企业必须要考虑的,可能需要放慢规模扩张的“脚步”,也有可能通过其他管控方式或技术手段实现同步发展。一些以往情况下“野蛮生长”的“野路子”肯定不会长期持续,这是企业领导者必须要重视的。

二是关注核心人才积累。人才是未来企业竞争的重点之一,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实际项目经验丰富的人才,未来一定是企业竞争的重点对象,这类人才必然是企业未来项目获取中的核心优势,如何吸引这批人?培育这类人?留住这类人?也是企业领导者必须要重视的,相应的人力资源策略必须对此进行必要调整,“大锅饭”的形式肯定无法成为“长久之计”。

三是关注技术实力积累。有些竞争是通过人,有些竞争则是通过技术,这里面有传统技术的积累,也有新技术的使用,有关键技术的攻关,也有“微改良”技术的累积。技术实力未来肯定仍然是企业竞争的核心。工业领域的有自己的工艺,建筑领域的有自己的艺术创意等等,数字化的步伐在迈进,那些不可被数字技术替代的,将会成为未来竞争的核心。如果循着以往的发展模式发展,即使“十四五”尚能持续,但是“十五五”以及未来更长远的未来,企业的竞争力必将无法持续。

在市场化的大趋势下,也不必过度惊慌,“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弯道超车只是少数,大多还需要“积跬步”,才能“至千里”。脚踏实地,把握住人才和技术两条核心竞争力建设的主线,做好一个个项目的履约,最终的结果必然不会太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投标“内卷”看勘察设计企业发展之路
对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几点思考
我国公路养护市场化的问题与发展建议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咨询行业进入壁垒浅析 高端技术服务团队成为竞争成败关键
如何提高物业服务市场化程度?
一文梳理中国公路养护行业25年发展历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