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间故事:甏肉干饭

施耐庵的《水浒传》里有一百单八将,这一百单八将都曾在梁山做过山贼。

小说多有虚构,未必就有一百单八将,但北宋时期水泊梁山确实聚集了一帮英雄好汉。而且因为名声在外,吸引了很多迫于各种原因,在家乡无法立足的人源源不断的投靠。

随着加入的人越来越多,梁山上的后厨忙得不可开交,做饭的大铁锅一次次更大,可做出来的饭还是不够吃。

后厨人少,炊具小,这一锅锅做出来,别说夏天,大冬天都累得汗流浃背。等最后一拨人吃完饭,也到了该做下一顿饭的时间。这后厨的伙计们,基本是天天连轴转。

这一天,山下又来了一群投奔的人,前边吩咐准备饭食,可把后厨的领头李正给难为坏了。本来一天三顿饭就连轴转了,再加上这些人,后厨还不得昼夜不停了?得准备个特大号的大锅。可现在的锅已经大的吓人,再加尺寸,就是多给钱,人家铁匠铺子都不乐意揽这活。人家说做出的东西越大越丑,影响声誉。

李正着急,拍着脑门闷头在后院转。他只顾想心事,没想到一脚踢到身前一硬物上,疼的他翘着脚转了一个圈。抬眼一看,原来自己不小心踢到了腌咸菜的大甏上。(一种近似坛子的瓷器,最初是用来腌咸菜)这甏直上直下,高约一米二三,直径也有一米左右,里面盛着他腌的半甏咸菜。李正盯着大甏,心里一动,他围着大甏转了一圈,嘿嘿笑道:“这大锅有了!”

李正喊来几个小伙子,让他们把甏里面的咸菜捞出来,把甏洗干净。又吩咐他们在地上挖了个大坑,用石头垒了个简易的临时灶,把大甏抬到灶上。李正把一头猪的肉切成大块,放进甏里,加上老汤、佐料,用干柴引燃木炭,以甏做锅,慢火细炖。

当甏中泛出“咕嘟咕嘟”的冒泡声,满山都是扑鼻的香气。待炭火发白,火暗下来,李正拿来大勺开始盛饭。

大甏煮出的肉虽无精雕细琢,但是因为甏大、火足、肉烂,放进嘴里,闭口间肉已滑入腹内。肉虽爽滑但油而不腻,大家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却也别有一番滋味。此后,大甏便成了梁山后厨的大锅。

梁山被招安后,李正不愿归顺朝庭,便悄悄下山,回到了家乡。

李正父母早逝,家中也无兄弟姐妹。回家以后,便以给人做短工度日。他光杆一个,一个人吃了全家不饿,倒也过得逍遥快活。后来,邻居牵线,给他说了位孤女,婚后一年便添了对双胞胎儿子。渐渐的,李正打短工的钱已经不够维持家用。他想做点买卖,但苦于没有本钱,一直没有成行。

这一天,李正正在为本钱发愁,妻子抱着只腌咸菜的小甏从外面走进来。李正看到小甏,眼前一亮,大买卖没本钱做不了,自己可以卖甏肉啊。

李正在一个做屠夫的邻居那里赊了几斤五花肉,在家里用甏煮好,一头小甏,一头瓦罐做平衡挑到镇上。

大家看李正挑着甏卖肉,觉的好奇,有人买了碗一尝,说这甏肉肉烂爽滑,入口即化,就连没牙的老人孩子都能吃。大家一听,便这个买一碗尝尝,那个买一碗尝尝,不长时间,一甏肉就卖光了。

李正看这甏肉有市场,便又买了只小甏做甏肉。因为担挑方便,他今天在这里卖,明天在那里卖,附近村镇几天轮一圈,生意倒也不错。

转眼,冬天到了,李正在家煮好肉到镇上,甏里的肉便凉了,肉汤上漂了一层厚厚的油,看着就觉得腻胃,再加上卖了还得回家自己热,大家嫌麻烦,渐渐的便很少有人买了。

李正挑着甏肉回家,把经过跟媳妇一说。媳妇劝他:“不好卖,咱就先歇两天,总不能挑着火炉到处跑吧?”听了媳妇的话,李正笑道:“媳妇,咱还真就只能挑着火炉卖。”

李正去铁匠铺让铁匠打了个碳炉,一头挑着炉子,一头挑着煮好肉的甏,到了镇上,点燃碳炉,把小甏放在炉子上,待甏里的肉煮的翻滚,香气冒了出来,大家闻香寻来,李正的甏肉又火了起来。

因为只有一个小甏,不长时间,一甏肉便卖没了。但是炉火正旺,甏烫没法取下来,李正只好等着炉火差不多熄灭,取下甏才能回家。

李正回家后,就瞅着甏和炉子捉摸怎么改进。李正的两个双胞胎儿子非常得聪明、顽皮。看父亲瞅着挑担发愣,哥俩问母亲父亲在干什么,母亲把挑担的不足说给两个儿子听,大儿子一本正经地对李正说:“爹爹,把甏跟火炉粘在一块,不就不用取下来了?”

“粘在一块?”李正下意识地问,对呀,把它们连在一起,直接挑回来,不仅解决了取甏的麻烦,还增加一个甏的生意。李正摸着儿子的头道:“儿子聪明,咱就把火炉跟甏粘在一块!”

李正有了想法,便着手改进甏挑。他穿梭于铁匠铺和甏窑之间,根据自己最初的设计,结合铁匠和甏窑师父的建议,做了一对可以挑着的小巧的炉灶和小甏。

虽然挑着非常方便,但炉子还有缺陷,那就是木炭放进去就得烧完,有时候放多了,甏肉却早卖完了,有时候放少了,不等甏肉卖完,炭火却先熄了。

李正捉摸很久,后来在炉子壁上开了个可以调节大小的活动窗口,需要大火时调大,需要小火时关小,甏肉卖完了,便把窗口全部关上,炉火就会渐渐熄灭。

李正设计的担挑炭火甏肉炉,方便好用,走到哪里都会围一堆人。后来,很多人便效仿,一时间,担挑甏肉竟然成了一个热门行业,乡村,城镇、码头,到处都有甏肉商贩的身影。

明末清初,甏肉商贩不再只卖甏肉。他们一头挑着甏肉,一头挑着干饭,舀一勺干饭,再浇一勺甏肉,一只碗解决了饭和菜的问题,俗称:甏肉干饭。

甏肉发展到现在,逐渐被铁锅、不锈钢锅代替,但是甏肉这个名字却一直延续下来。而且,甏肉也不只局限于肉,里面还添加了多种特制的菜:面筋丸子、肉卷、豆腐块、鸡蛋、海带等多种品种。但不论怎么加,标准的甏肉主食材都依然是鲜嫩、薄膘、肥三瘦七的五花肉。做出来的甏肉不仅色泽红润、质地柔嫩,而且食来肥而不腻,烂而不糜。

现在的甏肉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味道,也融入了一些现代的技术改良,比之以前更加的精细,讲究,也中和了南北人群的口味,成了适合所有人的美味佳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梁山一百单八将
梁山吟
《水浒》梁山一百单八将百科知识一览表
水浒梁山一百单八将都是怎么死的?
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1】
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