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斗胆说一句,我爱《花木兰》

《花木兰》上映之后,没少被骂。大家骂得都很有道理,但不影响我喜欢。

迪士尼的公主系列,都不是什么能发人深省的电影。真人改编的《美女与野兽》《白雪公主》《灰姑娘》《沉睡魔咒》也都看过。小时候没看全的动画片,长大也都补了。

基本套路大家也都了解,确实没有什么内涵。

本来童话故事就是给孩子看的,让孩子学会善良勇敢,同时提防坏人,最后那个路人王子,只是一种给孩子的许诺:“只要你坚强而勇敢仁慈而善良,就会有最英俊的人来爱你。”

他只是公主的配角而已,没别的象征意义。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你根本不会觉得王子是个男权,童话故事在搞性别歧视,更不会去想凭什么女人只能被拯救。

那时候,你觉得你是世界的中心,美好的代名词,不是公主,胜似公主。

这没有什么错,有那么一小部分男人一辈子都是第一视角看世界的,从来没长大过,也不需要长大。他们不是王子,但他们是皇太子。

他们自己是世界的主角,那个善良勇敢坚强仁慈的女人,是来给他们的人生增砖添瓦的,而不是共同生活的。在这一小部分男人的眼里,女人才是工具人,洗衣煮饭,传宗接代,完成任务,可世界并没有觉得他们有问题。

人之初,都是自我为中心的,只是后来大部分人被现实敲醒了,知道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大多数男人都承担起了生活的压力,知道自己背负着什么,也知道在社会上自己无足轻重。

清醒的女性就更多了。她们甚至在童话时代,就开始被父母灌输做人不能自私,做女孩子不能跑步姿势太难看,吃饭不能大声不能抖腿不能骂人不能说刻薄的话,要关心别人,要共情,要察言观色父母才会开心。

只有童话里的女孩是幸福的:天生就集美好品质于一身,连动物,仙女,陌生的小矮人,都愿意帮她。她历经挫折,最终收获了幸福,过上了无忧无虑的生活。

童话在你心里种下了一颗“郎才女貌佳偶天成”的种子。

你开始期待长大,长大就可以像童话里一样,与人相爱了。

事实上,长大后的我们我们都知道,迪士尼的公主系列,都是“不负责现实,只负责给小女孩造梦”的。

他们只是肤浅地把童话故事,从文字变成了动画。而真人版的公主系列,又把平面的动画变成了3D的,让孩子的梦,从动画升级成电影。

他们就是要找现实中存在的大美女,演绎现实中不存在的故事,给孩子造个更真实的梦。

有些人一听迪士尼这三个字,心理预期就拔高了,仿佛那就意味着精品,完美,标准。但事实上,只要看过《灰姑娘》《美女与野兽》,你就知道,《花木兰》已经超过了公主系列的平均水准,甚至可以说是远超。

因为在孩子的世界,不是讲道理的。

孩子不会在意一部电影里是否冒犯了谁,是否有政治倾向,是否有女权意识的觉醒。她们不会觉得王子压榨了公主的价值,夺走了公主的光芒,她们只是喜欢公主本身美好的样子。

美就完了,你们谁还记得那些公主的男朋友叫什么名字吗?

我们看童话,是因为它美好梦幻,而不是图它真实。要真实,去看纪录片不香吗?

昨天看到一个博主,说《花木兰》还不够女权,不够深刻。我本来不想写女权,但越琢磨,就越想说道说道。

真人版和动画版的《花木兰》里,花木兰都是个“女汉子”,“不适合结婚”,“嫁不出去”,被街坊邻里指指点点,亲爹也不能再“纵容”她。此时刚好碰到蛮夷入侵,她爸爸年老体衰又瘸了一条腿,很可能这一去就回不来了。她心一横,替父出征了。

那个博主夸动画版而踩真人版,说真人版木兰没有成长,一开始就有气,武功高超,不像动画版经过训练才成为合格的士兵的。

我觉得,这两版在这一点上,其实都不怎么样。

学过《木兰辞》的都知道,花木兰不是一开始就是男人的形象的,最终也不是男人的形象,她也是爱美的,娴静的。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我能想象到的,是一个普通女子的侧影,她一边织着布,一边思量着。

因为前一天看到了军贴,十二卷军书里,每一卷都有她爹的名字,她家没男孩,她想让她爹活下去,才替父出征的。她的初衷,并不是“找自己”“做自己”,更不是“因为自己太爷们了让家人蒙羞,所以去找自己的位置”。

她没有性别认同的问题,只是在军中和男人一起训练,做到了男人也能做到的事情,甚至还做得更好。打完仗之后她也不想当官,而是了回家。“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她的志向不是当“尚书郎”,那她就不当。她完成了自己替父从军的目的,就“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不恋名利。

她这个人的存在,不拧巴,不好斗,她只是尽自己所能,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标榜,不张扬,但该做到的都做到了。

我觉得,这他妈才是女权。是说一个女人可以选择征战沙场,也可以选择织布做饭,因为她有这个实力,有这个心理素质,有这个毅力,同时也有悲悯,有温情,有选择的权利。

昨天看到一个博主掰扯女权,说《花木兰》真人版中,花木兰因为天赋异禀,才能带领军队,而妹妹胆小,就只能当家庭主妇。说这对于那些胆小的女孩子是一种错误的诱导,让她们以为自己这样胆小又体育不好的只能嫁人了。

乍一听很有道理,其实呢?也是在歧视家庭主妇,认为“只能嫁人”是不好的。

大哥你讲话理太偏,谁说胆小又体质不好的女子享清闲,弱女子同样要搞钱,不搞钱就得看娃,农村的还得在看娃的间隙种地,中国九亿农民里,农妇的劳动量会比农夫少吗?

正常来说,如果家庭主妇的价值被承认,那么很多女人都不会拖着病弱的身体在外打工了吧。

让“只能嫁人”成为一个“不好的下场”的,不就是当甩手掌柜的男人,和难处的婆婆吗?而婆媳矛盾的根源又是什么?

有时候,我们误把城市女性的现状,当做女权的标杆,却忽略了,真正绝大多数的,普通的,基层的妇女的现状。如果我们把“只能嫁人”当成贬义词,或许对一部分女性来说,很恰当,因为嫁人对她们而言意味着利益受损。但对于很大一部分基层妇女而言,嫁人甚至可以说就是她们最好的出路。

在农村,男性相当于固定资产,能继承爸妈的资产,也要守住这个家,不能走太远,承担主要的赡养义务。而女性就像流动资产,父母不给她买房不给买车甚至不会给太多嫁妆,不鼓励女性读太多的书,外出谋生。她们的出路,就是“流动”到“固定资产”的身边,扎个根。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还要面临“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兄弟不知,咥其笑矣”的风险,且这个风险是不可控的。

如果不离婚,就“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如果离了婚,就要面对『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你想住娘家,你兄弟却“怅然心中烦”,让你赶紧找一个再嫁了。

没有谁是容易的。不管是花木兰还是她妹妹,都在斗争。只不过是一个在战场上打仗,一个在家里宅斗。

所以《花木兰》动画版的立意本就片面,它只是说“一个武力值爆棚的女子可以做自己,为家争光,为国争光”。

就像《摔跤吧爸爸》一样,两个女摔跤冠军,她们可以通过发挥自己的天赋改变命运,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这一点问题也没有。但它不具备普适性。

许多影评人非要在《花木兰》里找到全面的女权,你们为什么不指责《摔跤吧爸爸》里面的设定:那个十五岁被迫出嫁的女孩子为什么不撕掉头纱改行学拳击呢?

因为要做出改变的,并非是某个女人,而是整个社会的偏见。每个人的一生,都在劳动,不分男女。劳动虽然报酬有高有低,有体力劳动脑力劳动,但我们无疑都在劳动。

随着人类的意识形态越来越高级,再加上机器的进步,劳动力的解放,“女权”会成为一个越来越模糊的词汇。在没有战争,没有家务,没有育儿的压力 ,不需要再“讨生活”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

只是现在还不行。

在这个不够先进的时代,不如就肤浅一点。当你看到一个武力值爆棚的女子领兵作战时,你可以效仿她锻炼身体,不隐藏自己的“男孩子气”,不因自己的聪明、主见、有想法而自我怀疑,去“藏拙”。

当你因为不够阴柔,不够温和,不懂得打扮,不会细声细气地说话,身材不够纤瘦而遭受羞辱与质疑的时候,你可以对那个人说“he~tui!”

当别人说你不行,原因仅仅是你是个女人的时候,你可以依然自信地告诉她:“你奶奶能做到的,我都能。孙子。”

当然,最重要的是,当你看到一个雌雄莫辨的美人,就去舔她的颜。

美是世界的瑰宝。我希望每一个美人,不管男女,能在自己的颜值巅峰,拍上一部作品,记录下来,供后世欣赏。比如林青霞,王祖贤,尊龙,张国荣,长得那么美,不趁年轻多拍点电影,不是浪费吗?

对,我爱的就是刘亦菲的脸。

还有浓密的头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说迪士尼是女权“黑粉”,大家没意见吧?
全世界催你成长!《小美人鱼》要拍真人版,人鱼公主选角太随意?
迪士尼真人版公主,套路再多就腻了!
她是迪士尼历史上最特别的公主,因为Made in China | 聊热点,领福利
棕皮拉丁妹演真人版白雪公主,迪士尼被骂毁童年,全球网友气炸
看完《狮子王》,预感要对刘亦菲真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