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极,32.5℃?

全文1644字,阅读约需1.5分钟

想象中的北极天寒地冻,

没想到……

今天民小生看见了这样一条热搜
#北极已经可以穿短袖了#??

据了解,今年7月,北极圈的温度一度飙升至32.5℃。覆盖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的冰盖也在加速融化。北极地区的科学家们甚至穿着短袖短裤打起了冰上排球。

△图片来源:央视网

网友们惊了,“我没听错吧?北极都穿半袖了?”“救救北极熊!”

极端高温天气的出现,

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

极端天气频发,原因何在?

联合国报告《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中,明确指出人类活动影响已造成大气、海洋和陆地变暖。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在采访中表示,这份报告强调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干扰越来越明显,从最早的1990年IPCC推出的第一份报告,当时认为人类活动是极少的干预,到2013年第5次评估报告的时候,95%以上的信度都认为人类活动是主要的因素。

在这份报告里,更进一步地强化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干扰。我们看到干扰从原来的大气圈,对温度、降水,现在包括海洋、冰冻圈、生物圈里都可以识别到,以及很多重要的极端事件。

所以我们也可以清楚看到,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的温室气体,它给我们带来日益美好生活和现代化发展红利下,也给地球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全球变暖趋势仍将持续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最近50年来,全球变暖正以过去200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影响适应室主任陆波表示,“气候变化不仅带来了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还导致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出频发、广发、强发和并发的趋势。”

以极端高温事件为例,目前极端高温发生的频率是工业化之前的4.8倍;同时,气候变暖还将导致大气中水分含量增加,更多的水汽也提高了极端强降水事件出现的概率。

极端天气频繁来袭,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造成严重威胁。2006年以来,世界经济论坛连续发布《全球风险报告》。

今年1月发布的报告从最近几年和未来十年全球风险的出现频率和影响程度两个维度进行分析,“极端天气”持续列为近5年榜单第一位。现有研究表明,全球变暖趋势仍将持续,气候变化影响和极端天气风险的广度深度预计会进一步扩大。

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报告也显示,过去50年,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灾害数量增加了5倍,灾害损失增加7倍多。

陆波举例说,由于气温升高、日较差降低,大气中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可能损害农作物体内蛋白质含量,对粮食产量和品质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还将通过影响粮食生产格局、存贮方式、运输成本和消费等环节妨碍全球粮食贸易,增加粮食安全风险。

全球变暖还会引起缓发性海洋灾害,出现海洋酸化现象,导致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等,引发海洋生态安全挑战。

气候的不稳定性也使得传染性疾病和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升高,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健康。

全球变暖对我国有何影响?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表示,因为中国处于东亚季风区,气候类型非常复杂,气候区域差异也非常大。仅以温度为例,从1961年到2020年,中国平均气温大概每10年上升0.26度,全球大概是每10年上升0.20度,所以中国实际上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比如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温度的变化基本是同期全球的2倍,青藏高原这些年冰川消融、冻土退化、气象灾害也非常多。

对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这些年极端降水、强台风,特别是这两年看到很多台风位置、路径不断向北移动,再加上海平面上升,实际上现在出现了很多复合型灾害,这种灾害对整个国家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总之,
气候问题迫在眉睫,
全球必须通力合作,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只有通过全球合作努力,
才能建设更好更美丽的地球家园。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部

素材来源:央视新闻、经济日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持续刷新高温纪录!研究称地球的“安全边界”正被突破
德州冻灾背后:极寒天气与全球变暖有什么关系?
惊诧于华北平原将不宜居住:评《自然-通讯》的一篇论文
今夏高温为何如此“强悍”
阿拉伯高温73℃、美国50℃致死600人,北极最后冰区融化:地球怎么了?
极端的天气,每年都在加剧,为什么夏天越来越热,冬天越来越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