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懂事,是一种很深的绝望

文字:秋葵妈妈


你有孩子吗?你的孩子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吗?
 
你希望你的孩子是个懂事的孩子吗?
 
身边很多朋友抱怨自己的孩子简直就是个混世魔王,调皮捣蛋样样精通,真是恨不得把他们重新塞回肚子。
 
但假如真的给他们换一个懂事乖巧的孩子,她们倒未必乐意了。
 
因为过早懂事的孩子,太让人心疼了。
 
 
今年夏天,一位妈妈带着7岁的女儿不远万里来到杭州,只为了让女儿见见爸爸。
 

因为疫情的原因,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
 
妈妈带着女儿来到爸爸工作的地方,看见爸爸搬货辛苦的模样,女儿瞬间就哭了。
 
离开杭州之前,她给爸爸写了一封信:
 
“爸爸,我爱你,您辛苦了,您天天又是拉货,又是帮别人搬家,我看您回来一头汗水,每天看到您这样,我都不想花您的钱了……”


爸爸收到信后,又感动又心酸。
 
感慨自己的孩子那么小就懂得体谅自己的不容易,也心酸自己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
 
其实我们这些吃瓜群众何尝不是既感动又心酸呢,既为孩子的懂事感动,又为孩子不得不懂事而感到心酸。
 
也心疼这孩子在小小的年纪,就被迫认识了生活的苦,只能无奈逼自己成熟起来。
 
《奇葩说》第四季中有一期,肖骁说:
 
“你们别觉得懂事是一个褒义词,人为什么懂事?是因为环境所迫,没有别的选择,他必须懂事。他最好不向父母提任何能力范围以外的要求,他才是懂事!”
 
这番话,正应了那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如果可以,谁不想当个快乐的小孩。
 
那些真正懂事的孩子,不过是因为他们没得选择。
 

懂事的孩子,往往让人心疼。
 
电视剧《以家人之名》里,小小的子秋,因为妈妈的不辞而别寄宿在李海潮的家里。
 
从小身边的三姑六婆就恐吓他:“子秋啊,你要听话,不然你李爸可就把你送走咯。”
 
子秋每每听到这些话,都会躲在角落偷偷哭。
 
但哭完之后,又会更卖力地帮李爸干活,甚至半夜躲在厕所里给全家人洗衣服。


看着那小小的身板坐在厕所里的背影,我的眼泪止不住哗哗地流,这孩子真的懂事到让人心疼。
 
一个看着懂事的孩子,都有着他们年龄本不该有的成熟和善解人意。
 
他们表面上和善体贴,怎么都行,不是因为他们内心毫无需求,而是压根不敢索取。
 
明明很喜欢一件衣服,却说自己不喜欢。
 
明明想吃薯片,却偏说自己不爱吃零食。
 
明明想要一双新鞋,却嘴硬说新鞋太硬。
 
他们不是不想要,只是害怕会遭到拒绝,更害怕会因此失去自己现有的安全感,尽管这种安全感也很微弱。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过一句话:“懂事,是一种很深的绝望。”
 
因为缺乏安全感,他们才不得不克制自己的欲望。
 
因为没有后盾,所以他们不得不逼自己坚强。
 
懂事,是他们最后的武器。
 
懂事,也是扎根在他们心里的利刃,绑架他们的童年,胁迫他们的一生。

 
韩国电影《婚纱礼服》,中,单亲妈妈高云因为查出胃癌晚期,选择放下工作更多地陪伴女儿素雅。
 
她开始给素雅做早餐,带她去野餐,教她骑单车。
 
因为自己时日不多,她想尽快改掉素雅洁癖和社交恐惧的毛病,于是慢慢引导她。
 
可这些因父母长期缺席而留下的毛病,哪是那么轻易改掉的?
 
一次晚上吃饭,素雅和表哥闹矛盾,将自己吃过的勺子放进素雅的碗里搅拌。
 
素雅赌气一推不吃了。
 
妈妈看到后非常生气,她把素雅拉到房间,厉声说:“谁能容忍你这些坏毛病,你说!”
 
小小的素雅也终于绷不住了,她哭着大声喊道:“妈妈可以,妈妈活久一点,容忍我这一切不就可以了……”


妈妈这才明白,原来女儿一直都知道。
 
后来妈妈也想通了,不再逼素雅。
 
而素雅也从这个时候开始转变,她努力克服自己的洁癖和恐惧,喝同学喝过的牛奶,请同学来参加她的生日派对,慢慢变得懂事起来。
 
她努力不去戳穿妈妈的假装坚强,像往常一样吃饭、上学、睡觉,可一出门,眼泪便像决堤了一样往外流。
 

懂事,有时候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或许是看见了父母的艰辛,或许是父母的离去让他们提早看到了生活本来的面目。
 
无论是哪一种原因,他们都不可避免地在稚嫩的年龄转变为一个不得不面对成人世界的“大人”。
 
想起《风犬少年的天空》里,刘闻钦说的那句:“生活啥子时候给过我十八岁!”
 

对于有些孩子来说,童年是欢乐的,18岁以前是不用考虑任何事情的。
 
但对于另外一些孩子而言,童年是不存在的。
 
因为生活根本没有给过他们。
 
 
我们总喜欢教育孩子要听话、要懂事,可有时候或许就是这些期望让我们的孩子逐渐学会察言观色、学会讨好别人。
 
可让孩子懂事,真的未必是一件好事。
 
孩子的这份早慧,对于大人来说也许是炫耀的资本,可对孩子本身来说,却意味着要牺牲那个年龄段该有的任性和欢乐。
 
《请回答1988》中有一句台词:
 
“懂事的孩子只是不撒娇罢了,只是适应了环境做懂事的孩子,适应了别人错把他当大人的眼神。懂事的孩子,也只是孩子而已。”


那些看起来懂事的孩子,只是习惯性地表现出家长期待的样子罢了。
 
他们的内心,也许未必真的快乐,但为了让家人长辈的宽心,他们只能压制内心的渴望,表现得像个不需要操心的乖孩子。
 
作家张悦然在《樱桃之远》中写:
 
“孩子是最坚忍的人群,他们还不懂得用逃脱抵制痛苦,也不懂得用宣泄反抗折磨。
 
他们只能伸着冰凉的小手小脚,甚至根本不会有人察觉到他们久久不能平息的心悸,所以我总是想,孩子是可怜又可敬的。”
 
如果可以,我宁愿所有的小孩都能晚一点懂事。
 
在该放肆的年龄放肆,在该成熟的年纪再慢慢成熟。
 
都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太懂事的孩子,最后都活成了别人期待的样子。
 
而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请让自己的孩子慢一点懂事吧,毕竟童年也就那几年。


晚上好
我是秋葵妈妈
谢谢你喜欢我的文章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婚姻、育儿难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明明会走路,为什么还要求大人抱?专家的解释让人眼前一亮
分离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每晚临睡前对孩子说这3句话,孩子会越来越优秀
孩子已经会走路了,还老要求爸爸妈妈抱,到底该不该抱?
孩子为什么啃指甲?家长不要疏忽,三步带娃改掉小毛病
患癌爸爸去世前写给6岁女儿的信,世间最深沉的爱莫过于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