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孟頫&管道昇:聪明的女人,懂得化解婚姻危机


理想的婚姻是怎样的呢?

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答案。

各个时代的“模范夫妻”,以文坛佳话的形式流传下来,让我们看到了理想婚姻的模样。

比如,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两人开了夫妻店,忙时当垆卖酒,闲时琴瑟和鸣,中间有过波折,最终白首不相离。

比如,李清照与赵明诚,虽然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却是门当户对、情趣相投,留下赌书泼茶的佳话。

又比如,沈复与芸娘,从青梅竹马的小伙伴,到同甘共苦的良偶,人间烟火携手游一遍,许下生生世世为夫妻的诺言。

还有赵孟頫与管道昇,同样是一对才子佳人。他俩是互相关怀、体贴入微的佳偶,也是艺术道路上的挚友,彼此欣赏,共同进步。

除了比拼才情,他俩有时还会秀恩爱,撒狗粮,可谓元代文艺界最佳CP。

究竟是怎样一对夫妻,才演绎出美满的爱情故事呢?

才子佳人,珠联璧合

他是江南人士,家世渊厚,如果往上追溯,还是宋太祖根脉上开枝散叶的子孙。

可惜到他这一代,繁华煊赫,风流云散,姓赵的子孙也成了元人统治下的子民。

赵孟頫,大名鼎鼎的书法家,被列入中国“楷书四大家”。

不仅如此,他还能作诗文,擅金石,懂经济,工绘画,通音律。因为开创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总之,这是一位博学多识的旷世之才。

在朋友眼里,赵孟頫神情散淡,犹如神仙中人。

他的妻子管道昇也是江南人,从小聪颖慧敏,天资过人,舞文弄墨的事,据说不学就会。

这样高的天赋,加上家庭给予的良好教养,让她成长为多才多艺的女子 ,书法、绘画、诗词,样样精通。

凭借这份才情,管道昇与东晋的卫铄,被史书并称为“书坛二夫人”。

时光一年年流走,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门环在一年年的梅雨中染上更深的铜绿。一千年,也是转瞬。

1991年,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的铁凝已经三十出头,还是单身。冰心老人给了她一个提醒:“你不要找,你要等。”

如果只为搭伙过日子,这样的人选,想找,不难。倘若想与心仪的人共度余生,不苟且,不妥协,就要耐心等待姻缘的到来。

同样的,也许正因为太优秀,也许不愿迁就,眼看着已经奔三,管道昇依然待字闺中。搁在古代,这算得上是一枚剩女。

庆幸的是,她等来了意中人——赵孟頫。嫁给他的那一年,她已经27岁。

只要是对的那个人,晚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良师益友,艺术伉俪

婚姻是一个长期对话的过程,有共同追求,更容易有交流话题。

赵孟頫与管道昇品诗作词、临摹古帖、欣赏宋代山水画,生活除了柴米油盐,也不乏阳春白雪。

鉴赏金石文物时,他俩聊起李清照与赵明诚这对文坛佳偶,追想二人赌书泼茶的佳话,观照自己的婚姻,不觉相视一笑,莫逆于心。

管道昇执笔写字时,赵孟頫站在一旁静静看着。有时,他颔首微笑,需要改进的地方,他也会指出。

管道昇喜欢画竹,笔锋如燕,不拘一格。她在一幅修竹图上写道:

墨竹,君子之所爱也。

余虽在女流,窃甚好学。

未有师承,难穷三昧。

及侍吾松雪十余秋,傍观下笔,始得一二。

她说,自己只是女流之辈,没有师承,很难达到一定境界。服侍丈夫十多年,站在旁边看得多了,也就学到点皮毛。

寥寥数语,既有自谦,也流露出婚姻生活的和谐融洽。

她在另一幅墨竹图上写道:

操弄笔墨,故非女工。

然而天性好之,自不能已。

窃见吾松雪精此墨竹,为日已久,亦颇会意。

她觉得,操弄笔墨不属于女工,但自己生来喜欢写写画画,丈夫恰好精通此道,天天在一旁观看,耳濡目染,渐渐识得其中意趣。

赵孟頫自号松雪道人,管道昇便口口声声称丈夫为“吾松雪、吾松雪”。

一个人女人对自己丈夫的崇拜,夫妻间的绵绵情意,藏在这份秀恩爱的口吻中。

天气转凉,管道昇写信问候婶娘:

道昇跪复婶婶夫人妆前,道昇久不奉字,不胜驰想,秋深渐寒,计惟淑履请安……

赵孟頫体恤妻子,明白她心里的牵挂,于是提笔为她续写家书信。大概一时忘情,他竟在信尾署上自己名字,反应过来连忙修改。

留存下来的《秋深帖》,除了艺术价值,末尾带有修改痕迹的“道昇”二字,更是带有一番真实的人间烟火味。

这份弄拙成巧,也让人窥见这对艺术伉俪的相敬如宾,岁月静好。

秋夜,凉风如水,他俩坐于桂树下,举杯对饮。酒至微醺,她就唱起渔歌,良辰美景,宛若飘来一阵仙风道气,令人心旷神怡。

日常生活中,她是他的温馨伴侣。艺术道路上,他是她的良师益友。

理想的婚姻,两人能够互相欣赏、共同成长,在理想追求中带出更好的自己。

不离不弃,再无二心

古人言:色衰而爱驰,爱驰则恩绝。

女人过了四十岁,容颜衰退,开始担心曾经的眷恋从此渐行渐远。身为凡胎肉体的女人,管道昇同样有此隐忧。

聪明如她,在赵孟頫任职外地期间,画了一幅墨竹、写了一首小诗,寄去让夫君指点:

夫君去日竹初栽,竹已成林君未来。

玉貌一衰难再好,不如花落又花开。

明眼人能够看出,这首诗一语双关,借物喻情。因为她无法直言:花谢了,来年还会再开,人老了,却不能返回青春。如今,我容颜渐衰,你和我,还会恩爱如初么?

她以女人的敏锐心思觉察到丈夫变迁的心思。

她的直觉很准,赵孟頫的确有了纳妾之心。

他做了首小曲,委婉地表明自己的心迹,举例说历史上谁谁有桃叶、桃根,又是谁谁有朝云、暮云,娘子你就“只管占住玉堂春”吧。

听闻此言,管道昇没有自顾自地哭闹,也没有听之任之随他去,而是写了一首《我侬词》:

尔侬我侬,忒煞情多,

情多处,热似火。

把一块泥,捻一个尔,塑一个我,

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

再捻一个尔,再塑一个我。

我泥中有尔,尔泥中有我。

我与尔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她没有质问,也没有哀求,而是用真挚又淳朴、深情又天真的文字,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意愿。

他俩到底是情深意切的爱侣,也是琴瑟和鸣的知己,关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的种种意趣,恐怕这辈子都来不及同识同赏,但愿下辈子依然在一起。

如此妙人,怎能辜负?

据说,赵孟頫读到这首词,心有所感,再也没有提过纳妾之事。

这让人联想到与之相似的故事:

腾达后的司马相如想纳妾,卓文君写了一首《白头吟》,表达自己“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意愿,不卑不亢,情深意笃。

司马相如读完这首诗,五味杂陈,往日相伴的好时光从心底纷涌而来,也因此回心转意。

相同作用的诗词,卓文君更显刚烈,管道昇更具痴情,她俩用各自的智慧化解了婚姻危机。

婚姻中,聪明的女人都明白:

如果一个人想离开,那就放手,给他自由。

他若回来,就永远属于你。

他若不回,说明从不属于你。倘若他是不懂珍惜的过客,不如好聚好散,一别两宽。

归去来兮,生死相依

后来,赵孟頫作了元代朝廷的官员,深得忽必烈赏识,最终做到翰林学士。

管道昇妇凭夫荣,被封为魏国夫人,风光无限。

只不过,管道昇并非庸脂俗粉,一味贪图享乐。她渴望归去,与爱人悠游江湖,吟风弄月,静静欣赏堂前的几株梅花。

“斟美酒,脍新鱼。除却清闲总不如。”这才是她想要的生活。

赵孟頫官至一品,声望大了,自由却少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身不由己。其实,他和妻子一样,渴望归隐,乘一叶扁舟,一起笑傲江湖。

“山似翠,旧如油,醉眼看山百自由。”这是他遐想中的余生。

公元1318年,赵孟頫经过多次请求,终于获准南归。烟波千里,终于踏上还乡路。

年近花甲的管道昇病逝在归乡的船中。无尽的遗憾,像刀剑斩不断的流水。

赵孟頫觉得自己一下子失去了左膀右臂,心中那份痛楚,岂止是失去左膀右臂。

追忆三十年的婚姻生活,赵孟頫觉得就像大梦一场。他不明白,自己和妻子具有何种缘分,今生才能做三十年的夫妻。

他也不清楚,这缘分最终为何这样安排,要在归去来兮的路上,让她先走一步,剩下他一个人,踽踽独行。

赵孟頫为妻子撰写墓志铭:

有才略,聪明过人。

亦能书,为词章,作墨竹,笔意清绝。

夫人天姿开朗,德言容功,靡一不备,翰墨辞章,不学而能。

那一刻,他是否想起,当年与她月下对饮唱渔歌?是否想起,品诗论词操弄笔墨的时光?是否想起那句“我与尔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明天和意外,永远不知道到哪一个先到来。这是亘古不变的人生定律。

喜欢的人,趁早去爱惜。喜欢的生活,趁早去体验。

在转瞬即逝的旅途中,没有谁的人生不留一丁点遗憾。

像赵孟頫与管道昇这样,遇上对的人,相爱过,珍惜过,共度一段好时光,不离不弃,生死相依。

这一生,便无悔。

作者 | 江徐,80后女子,煮字疗饥,借笔画心。

主播 | 佳音,十点读书签约主播,微信号:19986516216

图片 |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才女管道升:幸福的婚姻,都做到了这三点
七夕:盘点画坛里那些令人羡艳的“夫妻档”(1)
管夫人《我侬词》:夫妻合体的妙喻
欣赏一首《我侬词》,认识一位旷世才女。
好的爱情,终将势均力敌(下)
五十岁赵孟頫想纳妾,妻子写一首词巧妙劝阻,成人尽皆知的千古名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