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日秋分,最凶险的时候到了!不论男女都要这样做!为了家人赶紧看看~(值得收藏)

今日秋分,愿您健康长寿,幸福常伴!

佳句


点上方绿标收听主播诵读美文

“暑退秋澄转爽凉,日光夜色两均长”。

今日秋分,暑气完全散尽,秋燥与秋寒已然登场。

此时,夜越来越长,天越来越凉,世间万物阳气渐衰,阴气渐长。

“外御寒、内润燥”。正是平衡阴阳,滋补调养的大好时机。

做好这几点,可有效避免肃杀之气进入体内,健康一整秋。【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外御寒:秋分养生“三大要点”

1.起居运动两手抓

秋分时节,寒气上升,阳气由疏散趋向收敛,夜越深寒气越重,此时不宜熬夜,早睡为好。

晚上9点-10点入睡最好,早晨6点-7点起床最佳,早睡有助于阴精的收藏,早起可顺应阳气的舒长,令肺气舒展。

此外,秋高气爽的时节,空气中含氧量较高,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慢跑、散步、打拳、舞剑都是不错的选择。

特别是爬山,可增强人体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配合呼吸,可提高肺活量,加强肺部循环功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

运动过后,切勿在冷风中逗留,防止寒气入侵,使身体着凉。

2.每晚泡脚,祛除虚寒

天气渐凉,寒邪、风邪逐渐增多,人体免疫力下降,呼吸道疾病、肠胃疾病,过敏性鼻炎、以及心血管疾病都会随之多发。

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

此时,借助阴阳消长的变化,可适当泡脚,祛风驱寒,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免疫力,补足肾气。

需要注意的是,泡脚时,水温不宜过高,水量不宜过多,40℃左右最宜,水没过踝关节即可,每次泡脚20-30分钟,期间可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

3.养生适当,不可乱补

秋分节气,已到了秋季进补的最佳时刻,殊不知:补得好,身体康健,补不好,适得其反。

无病不需药补,是药三分毒,随意药补不仅增加经济压力,还会增加身体负担,诱发心血管、肠胃等疾病。

食补切勿过量,人的体质不同,所需的营养物质不同,水果、蔬菜、肉类都需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获取,达到身体所需即可。

若是进补过度,会给身体造成无法挽回的损伤,比如:葡萄糖摄取过多,容易引发肥胖;寒性食物,会造成脾胃不适;过多的糖类、脂肪会引发更为严重的身体疾病。

内润燥:秋分养生“四大名补”

1.白萝卜:养阴生津

秋分的'燥'与白露不同,是凉燥,饮食方面要多吃温润的食物。

白萝卜水分充足可以对抗干燥的天气,其中富含丰富的维生素,营养价值高,生吃可滋阴生津、通气降火,熟吃还能消食下气。

秋季常出现肠胃不适,吃萝卜可促进肠胃蠕动,改善便秘,老人也可适当多吃。

另外,萝卜可与莲藕、排骨一同熬制成莲藕萝卜排骨汤,补益脾胃,美味又养身。

2.大枣:健脾养胃

古人认为,枣能代替食物使用,可见它的营养价值极高,所以又被称为木本粮食。

秋季与大枣堪称绝配,大枣味甘性温,美容养颜、养血生津、健脾益气。

脾胃虚弱、失眠的人都可多吃大枣来缓解身体不适。水煮大枣能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大枣虽好,但不可多食,尤其是体内湿热的人,多食大枣容易出现口渴、胃胀等症状。

3.百合:清火润肺

百合利湿消积、滋阴润燥,秋季食用百合,对改善秋燥上火,大有益处。

此外,百合还有安神的功效,可有助于睡眠,老年人可适当食用。

同时,百合也是价值极高的中药材,止咳平喘、止血活血,效果甚佳。

可与山药一同炒制食用,山药味甘,有丰富的纤维素、淀粉酶,对有心脑血管疾病者最为有益。

4.红薯:补虚强肾阴

《本草纲目》中记载:“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是对身体有益的粗粮,又被称为“长寿食物”。

秋季,是红薯正当成熟的季节,红薯中富含膳食纤维,饱腹感强、热量低,老少皆宜。

常食红薯可保持血管有弹性、防止血管硬化,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

可与大米一起熬制成红薯白米粥,方便又营养。

秋分养生,阴阳平衡“秘诀”

《素问 · 至真要大论》说道:“秋分当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

秋分意味着正式进入了秋季,在这个时节“阴阳平衡”最为重要,人体也要顺应自然,保持平衡。

1.补气之穴

进入秋季,容易出现秋燥的现象,为达到人体阴阳平衡,就要滋阴养阳,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气海属足少阴肾经,素有““气海一穴暖全身”的说法。

此处位于人体中央,人体真气从此而生,阳气不足易导致虚寒疾病。

按摩此处,可温阳益气,有补虚之效。

可将双手掌心搓热,放于气海之上,画圈轻揉,先逆时针、再顺时针,各36圈。

可缓解身体疲劳,更能补足阳气、防止虚寒。

2.补肾养肾

中医讲:“肾气足,百病除!”肾是生命的原动力,若是肾部虚寒,疾病不断。

秋分时节是补肾养肾的最佳时机,睡觉是补肾良药。

还阳卧:身体躺平、双脚相对呈环状,双手掌心放在腹部,这样的姿势有利于聚集阳气,补充肾阳。

老年人及寒气重阳气虚的人,常用这种方式睡眠,可锻炼肾经,补肾效果显著。

混元卧:脚心相对,双手重叠放在头顶处,手心对着百合穴。

这个姿势不仅锻炼肾经、肝经、补肾气,还能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改善睡眠等问题。

肾是人体元气所在,秋季滋阴润燥的同时,更要保护好肾脏。

秋分到,寒风起,

暑气散尽,需注意;

增添衣服要合理,

起居运动不疏忽;

泡脚驱寒要牢记,

补足肾气很重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日秋分,三忌、三宜、三秘诀,过好难熬的15天!
秋季,这些事千万别做!
2种家常食物,暖脾胃、补阳气,赶走虚、寒、湿!
今日秋分,不懂规矩要吃亏,一定要这样做,为家人收藏!
小儿调养 | 白露时节,燥邪当令,一羹一推,养阴润燥
癸卯处暑,补收兼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