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菱湖名人系列之二】一代宗师赵孟頫与菱湖的渊源

赵孟頫(1254 — 1322),字子昂,号松雪, 元代著名书画家。归安(今湖州)人,宋太祖第十一世孙, 宋秀安僖王后裔,祖籍菱湖于宋理宗宝祐二年(1254)九月十日,生于湖城甘棠桥(月河桥)堍, 5岁入家塾启蒙, 12岁丧父。14岁以父荫授真州(今江苏仪征)司户参军。

23岁时,元军攻进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宋恭帝降元;元军过钱塘江,追杀南宋残余势力。此时王室败落,赵孟頫家境贫困,隐居吴兴、菱湖(今下昂)、德清等地。

宋亡,元兵驻湖。赵家由王室贵族沦为平民,生活维艰,甚至“向非亲友赠,蔬食常不饱”。邱夫人告诫他:“圣朝必收江南贤能之士,而用之,汝非多读书,何异以常人。”于是赵孟頫发愤读书,必思之至三才罢。终被时人誉为“吴兴八俊”。

赵孟頫26岁至32岁(1280-1286)期间,正是他家道没落,生活艰困,隐居菱湖镇赵家弄和下昂赵家墩村,投亲靠友,浸染诗文书画之时。

民国初,伊贤《龙湖区乡土地史》记述:“北桥在赵家弄口,石环桥。相传宋秀安僖王后裔站在此桥上北望汴京故园,因而名北桥。”赵家弄今沿用旧名,街弄仍在;北桥浜原从秀溪折北注东湖漾,上世纪70年代拆桥填河,今名北桥浜路,赵氏后裔除居住赵家弄外,散于各地,菱湖附近的赵家湾等村庄即是。

保留至今的菱湖赵介弄

清光绪《归安县志》:“下昂,赵子昂曾寓居其地,故名。后人慕之,建松雪庵(今仍在),近有莲花庄、赵家坟。”今菱湖镇下昂集镇的赵家墩自然村有赵家坟,也是宋秀安僖王受封湖州赐甲第安居后的祖坟地之一。赵孟頫穷愁潦倒、生活无着时,一度居住在守坟人小屋和外婆邱家。

期间,赵孟頫钟情菱湖水乡风光,以周边村落特色,取名莲花庄、桃花庄、桂花庄,乃至晚年在湖城建别业,取名莲花庄,也是他情有所托。同时,据说他又为村里新建4座石桥,分别题写桥名:望晖、听月、众安、清远(这4座宋元时所建古桥今仍在下昂集镇中心市河)。

饱经沧桑的望晖桥(下昂)

望晖、听月古桥远眺(下昂)

得元世祖忽必烈赏识,赵孟頫于至元二十四年(1287)仕元,任奉训大夫、兵部郎中,延祐三年七月,升翰林学士、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用一品例,赠管道昇魏国夫人。晚年,赵孟頫在湖州修建了私人官邸,取名莲花庄。如今,莲花庄已对外免费开放。

莲花庄内景

赵孟頫以夫人名字命名的楼宇

下昂集镇有一条西东向市河,原名柳溪,后改名为昂溪。明朝初年,出于对名人的尊崇,当地村民在浮霞墩建松雪庵(赵孟頫号松雪),内供魏国公赵孟頫和夫人管道昇的肖像,清初改为塑像,年年祭祀。松雪庵现已恢复,民间香火鼎盛。

下昂松雪庵

重建后的下昂松雪桥

下昂浮霞墩现状

现今下昂集镇建有松雪路、松雪电影院、松雪公园、松雪亭, 并竖赵孟頫汉白玉大型塑像;集镇入口还新建牌楼、赵孟頫书法碑廊、亭及文物石俑兽,以纪念一代大师赵孟頫

矗立在下昂集镇路口的赵孟頫大型汉白玉塑像

下昂松雪亭

下昂村口赵孟頫书画碑廊

下昂村牌楼旁出土的石兽

下昂村牌楼西侧出土的明代石马

赵孟頫故居中的夫妇铜像

湖州名人园赵孟頫夫妇铜像

元仁宗延祐六年(1319)五月十日,管道昇病逝返乡,时66岁赵孟頫与次子赵雍护柩返吴兴,并葬武康东衡里(今德清洛舍东衡村)。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六月十六日黄昏,赵孟頫在湖城甘棠桥寓所逝世,享年69岁。九月十日,与夫人管道昇合葬于德清千秋乡东衡山麓阳林堂别业之东南侧。至顺三年(1332),元文宗图帖睦尔追赠赵孟頫为荣禄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追封魏国公,谥文敏。

德清赵公祠

洛舍东衡里赵孟頫、管道昇合葬墓

墓道翁仲

(未完待续)

注:本文根据李惠民先生所编撰史料整理而成,特致谢意!

我们珍惜每一份关注!

主编:悠然南山

摄影:孙武宣 逗号时空 邢文建

监制:赵微坚 孙武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孟頫 《松雪斎摹古 十二帖》
临湖镇的前身“渡村”发展史
【沾花如雪】元·赵孟頫《大学帖》欣赏!
赵孟頫 跋快雪时晴帖 二玄社
赵孟頫《雪岩和尚拄杖歌卷》
赵孟頫(元)行书《雪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