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鲁迅先生的心灵独白——《野草》

无论您远走何方

让我们一路同行

篇篇原创首发,无一转载

每一行文字都是作者心底的声音

中学时代,我特别喜欢的一本小册子,就是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成年以后,每次读《野草》,依然有一种心灵被叩击的震动。

集子的封面很素净,只在左上角有一桢鲁迅先生的侧面雕像图,其余地方没什么装饰。封面下方印有作者的手写体署名“鲁迅”二字,小巧,隽秀,明朗,以至于我总想去摹写这两个洒脱的墨色字,虽说结构形体仿写得有些相像,但神韵总是远远不及。

《野草》共有23篇。很多是写作者的梦境。在这些梦里,或是有很多美的人和美的事,或是一些匪夷所思的影像,让人惊悚、落寞、凄凉,以至于不忍卒读。也有部分写实的,但这实景,总令人感觉到异样的孤独,孤独中又伴着煎熬,沉淀着思虑,涌动出抗争。在这韧性的战斗中,似乎永远是独自一个人,在昏暗惨烈的沙场上厮杀,左推右挡。没有同盟军,也没有周围人的喝彩,只有自己鼓荡着沉重的呼吸,奔突着滚烫的热血,但热血一旦喷出,却变成了一座血色的冰雕,惨烈又凄清。胜利是什么模样?迷雾一般看不大分明。有时,作者会在文中流露出困倦、颓唐与沮丧,但紧接着,又萌生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与锋芒。

《野草》中有篇鲁迅先生的剧本《过客》,有着诗一般凝练的语言,充满了浓浓的象征意味,可谓精妙绝伦,读之酣畅淋漓。我不仅自己喜欢,还推荐给同学们去排演。为此,同学们迸发出了极大的热情。过客是一个坚定的愿为理想而甘于殉难的战士形象,我们从他的大段独白以及与老翁的对话中,可以看到他勇于探索、坚忍不拔的精神,不仅善思,而且果敢,硬是要在丛丛荆棘中踏出一条路来。而老翁的消沉厌世、小女孩的天真善良,又从不同的侧面激发着过客不断地前行。时光流转,大浪淘沙,“忍看朋辈成新鬼“,”城头变幻大王旗”,在这走马灯般的历史中,勇于探索的过客,会不会变成消磨光阴的老翁?充满幻想的小女孩,将来还有没有过客的那种无畏与执着呢?

《野草》中有不少趣味性十足的文章,看似好笑,实则意味深长,令人回味。《狗的驳诘》一文,“我”对背后狂吠的狗喝道:“你这势利的狗!”被呵斥的狗竟然笑了:“愧不如人呢!”随即,狗的一番驳诘让“我”张口结舌,是啊,狗的势利与人的势利,究竟哪一个更无耻更没有底线呢?“我”无言以对,只有落荒而逃。《立论》一文,鲁迅先生以诙谐的语言揭示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的人生世相,若是怎么做才能不说谎又不遭打呢?唯有“阿唷!哈哈!Hehe!hehehehe!”了。对于这几个拟声词的朗读,我总有些拿捏不准,默读时觉得好笑,一旦念出声来,就要思忖一番:是应该声调越来越低遮掩尴尬显出无奈呢,还是应该声调越来越怪夸大它的滑稽荒诞呢?另外,音节怎样把握才能恰到好处?笑得不够或者笑得过分,似乎也体现不出朗读艺术的精妙来。不信的话,看官,你也来读读试试!《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一文,寥寥几笔,勾画出不同的社会人的精神面貌来。在“主人”面前,奴才终究是一副奴才相,根深蒂固,八头牛也难以拉回。聪明人,貌似良善,实则虚伪,一张菩萨面皮,一肚子的小鬼心思。傻子呢,耿直果断,一副热心肠,可到最后,又落得个怎样的命运呢?面对主人与奴才,你是该做聪明人呢,还是做傻子?将来,你是要变成主人呢还是奴才呢还是完全不同于他们中的任何一个?

《野草》中的每篇文章都不算长,但很多语句颇耐咀嚼。写《秋夜》,“我忽而听到夜半的笑声,吃吃地……夜半,没有别的人,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老实说,我读到这里是打了一个寒颤的。这是一个清冷的寒夜,夜游者是如此地寂寞而孤独!而枣树的枝条却还是在“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那么桀骜不驯,那么无所畏惧。看到此,我心中不得不油然而生敬意。《影的告别》一文,影子对人说:“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影,本是形的附庸,但它却要决绝地与形告别!因为不苟同,所以要离开。因为唇齿相依难以分割,不如干脆毁灭自己,在黑暗里沉没。由此可见,作者的内心,在痛苦与彷徨中经受着怎样的煎熬,但最终他还是做出了即使牺牲也绝不妥协的坚定回答。

《野草》中也有一些晦涩难懂的文章,如《失掉的好地狱》《颓败线的颤动》等。这一类文章往往借助宗教说理,通过艺术加工变形剖析,运用隐喻象征影射,加入想象拓展意境,再融入作者当时所处的险恶环境以及糟糕心情,所以要想全面地去解读,还真的有些难度。但这丝毫不影响整部书的可读性,依然给人们带来诗意的享受。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特别期待我的学生们能在求知欲最旺盛的时候读一读这本《野草》。新的部编版语文教材出版后,我们发现语文教科书中的鲁迅作品是这样编排的:

初中语文教科书

散文3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

小说3篇:《社戏》《故乡》《孔乙己》

杂文1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高中语文教科书

小说2篇:《祝福》《阿Q正传》

杂文3篇:《拿来主义》《记念刘和珍君》

《为了忘却的记念》

散文诗均为零。前些年的苏教版中还有一篇散文诗《雪》,年长者说他们还学过《风筝》和《好的故事》,而今新版本都已经看不到了。——我们学习鲁迅,却把最贴近中学生诗意情怀、最容易叩击心灵之门的《野草》拒之门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其实,我感觉,无论是从鲁迅的思想性还是艺术性而言,散文诗集《野草》都是独特的,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而这类精品,对于中学生而言,又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很适合选一篇放入教科书内。其语言之凝练隽永,梦幻之瑰丽奇妙,描摹之生动活泼,如宝藏一般,很值得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少年去挖掘去开采。至于有没有专家学者的统一的标准答案,那倒是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那么,如果选取《野草》中的一篇加入教科书,选哪一篇为好呢?如果让我来选,我选它的《题辞》。原因有三。其一,这是《野草》的序文。《野草》一书收录了作者自1924年至1926年间所作散文诗23篇,而《题辞》是鲁迅先生1927年所写的文章,既是对往昔生活的回顾总结,也是对文中23篇的阅读引导,可以称之为全书的“纲”。其二,短小精悍。诗一样的语言,几乎句句都可以单列出来,作为警句来品读来回味。其三,言简义丰。含蓄的情感与复杂的思想融为一体,使整篇文章有一咏三叹的回环往复之美,格调沉郁但不低落,既有自省的深刻,又有无限的勇气。

不知这样的愿望,有没有实现的可能呢?

【备注】文中书法作品为鲁迅研究者姬学友博士所书。深表感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鲁迅,1926)
今日读书:《野草》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现代鲁迅创作的散文诗]
【夜 读】琉璃姬:读鲁迅《野草》集《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80年后,他依旧是中国第一网红
写旧体诗,作新文学,热情的迅哥还有什么不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