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战争讲东征、南征、西征,为何“北”向却多用“北伐”呢?

前言:

在古代历史上,北征这个词很少出现,反倒是北伐的使用频率极高。为何向东西南出兵都用“征”字,向北却用“伐”字比较多呢?

其实北征也曾经出现过,只不过征和伐的意思有些不同,所以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向北的战争到底用北征还是北伐,都不能一概而论。

一、北征与北伐

历史上最著名的北征战争,大都发生在明朝,而且从朱元璋开始就使用北征一词。更有趣的是,朱元璋并非在一开始就用北征,而是到明朝建立后才将北伐改成北征。

自明朝成立以来,朱元璋对外战争都用“征”字,不论东西南北,包括朱棣在内,依旧将与少数民族的战争定义成北征。

与明朝不同的是,宋朝攻打北方和南方都成为“伐”,这就十分耐人寻味了。

南征北伐一直是人们固有的习惯用法,可宋朝不论南北都用伐,明朝却都用征,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呢?

其实从字面意思来讲,征与伐都代表着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用。但若是细究起来,北伐与北征却有着极大差别。

北方势力一直是古代封建王朝的心腹大患,而且北方军队战斗力强,但物资匮乏,所以经常有北方游牧民族入侵边境的事情发生。

从最终的战斗成果来看,北方势力鲜有败仗。若是时机成熟,北方建立的政权会逐渐取代南方政权,比如元朝和清朝。

不过明朝确是个例外,朱元璋在南方一路攻打元朝城池,最终赢得胜利。他的儿子朱棣发动北征,也取得不错的效果。所以不论从名称上看,还是从结果上看,朱元璋父子对北方的战争都独树一帜。

至于朱元璋为何将其定义为北征,其实与征和伐这两个字的含义有关。

征与伐的含义

从周朝开始,礼这个字就成为人人奉行的标准,在任何领域都要以礼为重,包括行军打仗。

周朝礼崩乐坏之前,将军对阵必须擂鼓,只有另一方同样擂鼓回应,双方才能交战。一旦碰到国家有灾荒、亲人离世等变故,敌国不可以趁机而入。

在这种礼制下,对于战争的称谓当然也有明确的要求,其中就包括征与伐的用法。

征一般代表着尊贵一方对弱小一方出兵,或者是出于正义的战争。

比如天子对不听话的臣子发兵可以用征,但其他国家无缘无故又没有天子命令是不允许发动战争的,即便发动战争也不允许用征这个称谓。

所以不论什么方位的战争,正统或出于正义的情况下都可以用“征”这个字,除了北方。

周朝的北方势力给国家稳定带来巨大隐患,几乎人人都憎恨那些少数民族,所以对于北方的战争,一般都称为北伐。

伐这个字有着更强烈的情感,更代表着一种态度,有时候也可以用作贬义。但这个字充满杀气,而且不仅限于正义上的战争。

如果说北征是点到即止的君子战役,北伐就是带有报仇和不死不休的目的,尤其是对于有仇恨的北方民族,使用北伐一词再合适不过了。

至于之前提到过的南伐与北征,则是历史上少有的特殊情况

三、宋朝的南伐与明朝的北征

在封建思想严重的宋朝时期,“征”意味着君主对其他势力至高无上的控制权。而且南方都是本国领土,从正统地位上来讲,平定南方使用南征一词是惯例。

但宋朝实力不强,很难与北方政权相抗衡,为了能够获得更多地盘和兵力,只能先从南方下手。既然是想要奠定地位,那开战后就不可能点到为止,一定要决出胜负。

所以即便是对南方的战争,赵匡胤同样用南伐一词。时间一长,整个北宋都沿用南伐的用法。

到了朱元璋时期,起义之处是元朝末年,朱元璋的起义军与正统元军作战视为造反,所以无法用征这个字,只能用伐。

不过当明朝成立后,朱元璋有了使用征这个字的基础,加上一直以来与元朝余军作战,又是唯一能与北方势力抗衡的朝廷,用北征更能象征自己的实力和地位。

总的来说,征与伐的意思大致接近,不过征代表着正统、强大和点到为止,伐则充满不死不休的强烈情感。至于到底用哪个字,还要看当时的实际情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历史上,为什么北伐十分有名,却很少有南伐?
古代战争讲究东征、南征、西征,为何“北”却用“北伐”?
古代打仗叫“东征、西征、南征”,为何向北却称“北伐”?
中国古代进行征讨一般都说东征、西征、南征,为什么北却是用北伐
古代打仗有东征、西征、南征,为何只有向北叫做“北伐”?
明朝统一战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