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人与海》:世上所有的失败,都是对命运的率先认输
userphoto

2024.02.01 宁夏

关注
玩你自己,活得有趣,活得明白

(海明威)

海明威一生中两部转折性的小说,写作时几乎都如有神助,都是在数周之内完成。

创作《太阳照常升起》时,他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但这部作品,让海明威蜚声文坛,成为作家新秀。

而《老人与海》,他也仅仅只创作了八周,里面没有性,没有飞机和大炮,也没有死亡,只有一个在命运面前永不屈服的老人。

这本书一出版,两天内就卖出数百万册,也让海明威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登上作家荣耀的顶峰。

瑞典文学院给他的颁奖词里说:

作家生动地展现了人类的命运,它是对一种即使一无所获仍旧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讴歌,是对不畏艰险、不惧失败的道义胜利的讴歌,是对人敢于和不可知的自然拼搏的能力讴歌。

人们应该记住,具有勇气的人被放在各种环境中考验、锻炼,以便面对这个冷酷、残忍的世界,而不是去抱怨那个伟大的宽容的时代。

01

《老人与海》出版后,原本对海明威毫无好感的张爱玲读了,喜爱得不行。并直言说:

“这是我所看到的国外书籍里最挚爱的一本。”

张爱玲还翻译了这本书,译本于1952年出版(原著也是1952年出版),生性高傲的张爱玲,甚至担心自己的文笔不足以匹配原著。

“书中有许多句子貌似平淡,而是充满了生命的辛酸,我不知道青年的朋友们是否能够体会到。这也是因为我太喜欢它了,所以有这些顾虑,同时也担忧我的译笔不能达出原著的淡远的幽默与悲哀,与文字的迷人的韵节。”

张爱玲是最早翻译《老人与海》的中国作家,可是因为时代的原因,这本书直到很多年后,才得以在国内“遍地开花”。

八十年代初,还未出名的王小波读了《老人与海》,在1981年的《读书》杂志上分享了自己的阅读体会,他说“在这个故事里却揭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我佩服老人的勇气,佩服他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也佩服海明威。

王小波也说:

我不相信人会有所谓的“命运”,但是我相信对于任何人来说,“限度”总是存在的。再聪明再强悍的人,能够做到的事情也总是有限度的。

老人圣地亚哥是一个技术高超娴熟的渔夫,可是鱼儿却不上他的钩,这是遇到限度了。

最后带回来一个巨大的鱼骨,也不能说明老人失败了。

因为他没有对自己的限度屈服,没有因此放下武器,他的信心仍在,他仍然战斗着。

“一个常常在进行着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总是会常常失败的,一个想探索自然奥秘的人也常常会失败,一个想改革社会的人更是会常常失败。只有那些安于自己限度之内的生活的人才总是'胜利’。”

在王小波看来,这类在自己的限度内常胜不败之人,才是真正的失败者。

深以为然!

02

很长一段时间,老人圣地亚哥都没有打到鱼。

刚开始,有个男孩跟着他,可是过了四十天还没捕到一条鱼,孩子的父母就把孩子接回去了,不想让他继续跟着这个倒霉透顶的老渔夫。

可是他教会了孩子打鱼,所以那个孩子很爱他,不管别人说什么,在孩子的眼里,圣地亚哥都是那个最棒的渔夫。

连续八十四天,圣地亚哥一条鱼也没打到。

老人没有丧失信心,他的希望也从未消失过。

可他消瘦又憔悴,脖子上有很深的皱纹,脸上也长了斑,就像他那用面粉袋打着补丁的渔船一般,苍老得像传说中的故事,只是双眼还有着海水的颜色,透着永不言败的豪气。

尽管浑身都写着衰老,但他也没有因此而在“命运”面前屈服。

他一丝不苟地做着每件事,而且始终满怀信心。

第八十五天,老人在黑暗中感受到清晨的来临,再一次出海了,他相信,今天一定能打到鱼。

天还没亮,他就把鱼饵放出去,顺着海流漂动,尽管不知道能不能打到鱼,但是他还是将每一个动作都做到最好,这样的话,一旦好运到来,人才有所准备。

大鱼,是留给有准备的老头的。

可是属于他的运气,还没有来,老人自言自语,看着飞鸟在水面抓鱼,却和自己一样扑了个空。

太阳晒得他后颈发烫,他越走离海岸越远。

终于,鱼上钩了,可是鱼太大了,老人根本就拉不动,他只能被鱼拖着走。

一个瘦削的老头在一艘渔船上,渔船被一条鱼拖着前进。

03

四个小时过去了,那条鱼还在稳稳地拖着小船向外海游去。

和鱼“搏斗”的圣地亚哥无比口渴,可是他不能放开钓索,只能一只手拿起水瓶喝水。

他必须忍耐着,尽量保持体力,感受了一下身体,手脚没有抽筋,而且体力充沛。

到了晚上,老人的船还在被鱼拖着走。

他想,我拿它没办法,它也拿我没办法,只要打起精神,鱼就无可奈何。

老人感到孤独,可是没办法,他开始可怜那条被自己钓到的鱼,也想念那个曾跟着自己出海的孩子,要是他在,一切都会好得多。

突然,鱼猛地往前一冲,老人跟着摔倒了,眼睛下面被摔得裂开,但他还是紧紧地抓住钓索。

第二天早上,鱼的速度慢下来了。

他的手被钓索勒出血了,受伤的正是手上关键的活动部位,他强打着精神,继续和鱼斗争。

老人把船上所有会出乱子的东西,一样一样全部扔掉。

他念叨着:鱼啊,我发誓跟你奉陪到底,至死方休。

那条鱼弄得他受伤了,还时刻都处在危险之中,本来只要割断钓索,一切就归于平静,但他从来没打算放弃。

他要让鱼知道,人到底有多少能耐,还要让它知道,人到底能忍受多少磨难。

他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老头,他要证实这一点,所以他和鱼斗智斗勇,想尽办法让鱼屈服。

第三天,这条拖着小船到处跑的鱼死了,老人自己也快累晕了,他想尽办法,才把鱼拉动一点点。

这条鱼大约有1500磅,也许还要重得多。

他带着鱼往回划。

可是回程当中,鲨鱼来了,老人被包围了,自身处于危险之中,好不容易钓到的鱼被其他鲨鱼一点点吃掉。

圣地亚哥尽量和那些鲨鱼周旋,后来,他连鱼叉也没有了,他只能把刀子绑在船桨上当做鱼叉用。

他不会放弃他的鱼,哪怕前面困难重重,他也必须奋战到底。

任何困难的处境里,都要满怀希望,不抱希望是一种罪过。

04

在茫茫海上,一个老头,拿着船桨,为了守护他的猎物,和一群鲨鱼搏斗。

他不知道能不能守住,他只知道,不要放弃。

他累得要命,可是他必须守护自己的船,守护自己的猎物。

他累了,骨子里都透着累。

钓到的鱼,被鲨鱼吃得只有半条了,可老人坚决不放弃,哪怕最终命运证明他已经到达了自己的极限,他也要拼尽全力试着打破这可恶的限制。

他要战斗,“我要跟他们斗到死”,“人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终于,老人到家了,带回来一个巨大的鱼骨。

他倒在床上,沉沉地睡去,这一次,他梦到了狮子。

什么是失败?

在我们今天的语境里,失败就是没有达到某个标准,没有成为某种样子,如果说打到很多鱼是成功,那么老人的打不到鱼就是失败,不仅没带回来鱼,还弄得一身伤,那就是彻头彻尾的失败。

这是以结果论成败,不问过程,成王败寇。

可是在我看来,世上只有一种失败,那就是一个人在人生的困境里率先低下了头,失去了抗争的勇气。

就像王小波说的:

人类向限度屈服,这才是真正的失败。而没有放下手中武器,还在继续斗争,继续向限度挑战的人并没有失败。

如此看来,老人没有失败,他也不会被打败。

05

什么是限度?

老人去打鱼,技术高超,可鱼儿总不上钩,这些鱼不上钩的阻碍条件,就是老人的限度。

老人遇到鲨鱼群,虽拼尽全力,最终还是保不住钓到的鱼,只能任之葬身于鲨鱼之口,这是限度,因为一个连武器都丧失了的老人,不可能是鲨鱼的对手,这是力量的限制。

老人老了,被鱼拖着船还海上漂着,还把自己弄得一身伤,这也是限度,因为他的身体就这样了,不能比这个做得更好了,这是肉身的限制。

所谓限度,就是人在某种情况下,拼尽全力将能做到的都做到最好,依旧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老人将自己该做的都做了,鱼还是不上钩,这就是限度。

对任何人而言,人生都会有限度。

我们再怎么努力学习,也无法掌握全部的知识,我们再怎么寻找智慧,都会发现自己的“无知”。

这些都是限度。

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限度,仿佛是命运在向你发出停止前行的命令。

可是很多人面对自己的限度,一直在战斗,一直在试图打破,一直不会放弃。

这些不甘于命运的安排,总是和命运斗争,一次次向自己的限度挑战的人,天生地接近于如今人们所说的失败。

因为他们干着最难的事儿。

而那些屈服于限度,转身在限度之下谋取利益的人,从不失败。

06

王小波说:

人类本身也有自己的限度,但是当人们一再把手伸到限度之外,这个限度就一天一天地扩大了。

人类在与限度的斗争中成长。

很多很多年前,人们还以为地球是四四方方的方形,根本无法想象这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可是有人不信邪,非要去探索一下这个“不可能”。

最后发现,地球根本就不是方形的,而是一个球体。

很多很多年前,人们还把地球当成宇宙的中心,说地球围着太阳转是不可能的,最初说地球不是中心的人,都被当成了疯子。

可是还是有人不信邪,也要去挑战这个限度,向这个不可能宣战,最后被证明,地球果然在围绕着太阳转。

若没有一次次向限度挑战,人到现在搞不好还是猴子形态,或者直接没有人,只有海里的单细胞生物。

一百多年前,国家还是封建的,男人都还留着长辫子,女人都还裹着小脚,守着三从四德,后来革命了,很多人说这“不可能”,这就是向限度挑战。

而今,小脚没了,男女都可以走遍世界,三从四德也没了,有的是相互尊重。

我还记得西方最开始提出女权的时候,反抗声很激烈,女的比男的反抗得还厉害,这也是当时那些希望男女平等者的限度,但是数百年来,不断有人挑战这个限度。

而今,男女平等已经是一个事实。

若没有人向人类的限度挑战,那么世界就不会持续变化,若没有人类对文明的探索,挑战着“无知”的限度,我们也许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看书,学习,也不会拿着一个铁块似的手机,将天南地北的朋友都聚在一起。

所以,比起在“限度”之内追求不会失败的成功,向限度发起挑战的人,才是最值得尊敬的成功者。

07

当然,我不是说结果不重要,结果和过程同样重要,如果说过程是战斗,那么结果则是收获战斗的果实。

但是人生在世,不能什么事儿都看结果,而忘了人生其实就是一个过程,最终的结果无非死亡及死后的名声。

《老人与海》里的圣地亚哥,从结果来看,他没有打到鱼,但从过程来看,他活得无比精彩,钓最大的鱼,和鲨鱼搏斗到最后一秒。

假如我们这一生,能精彩地活着,永不屈服于人生的限度,永远在突破,那么结果怎样,已经不再重要了。

就像王小波说的:

强者带有人性中强悍的一面,弱者带有人性中软弱的一面。强者为弱者开辟道路,但是强者往往为弱者所奴役。

但我们应该要相信的是,真正的强者,是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是不向自己的命运屈服的人。

文|不有趣灵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就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硬汉”
《老人与海》读书心得(汇编15篇)
《老人与海》:面对困境时的处事态度,将影响你的一生
《老人与海》:值得流传一万年的好书
《老人与海》:面对生命“无常”,我们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应对?
“硬汉”精神——《老人与海》的主人公圣地亚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