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朝鲜战争的第二阶段在电影《3891》中是如何表现的

胜利使中、苏、朝内部争论不休,失败使美国内部吵得更凶,麦克阿瑟再次向杜鲁门逼宫了!

一封又一封电报不停地从东京飞往华盛顿,麦克阿瑟吵着要扩大战争,为此哪怕打世界大战。

他要求空袭中国东北,封锁中国海岸,启用国民党军入朝作战,同时攻击中国东南沿海,为此他甚至秘密邀请国民党军头何应钦访日,策划国民党军入朝参战。

至于扩大战争会不会引起苏联参战,麦克阿瑟的看法比喝威士忌还简单—再给我四个师就行了。

反之,如果不答应麦克阿瑟扩大战争的要求,那就只有他妈的撤出朝鲜一条路了!到时候可不能怪我,有言在先,谁让你们不答应我的要求的?

华盛顿的官僚们都是政坛老手,岂会看不透麦克阿瑟的小儿科把戏,国务卿艾奇逊挥着电报尖刻地撕掉了老麦克的伪装:

“这是一份留给后人的文件,如果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文件的话,其目的不仅是在一旦事情弄糟时可以使麦克阿瑟免于指责,而且还向华盛顿尽量施加压力,以使之后退,转而接受他扩大战争的建议……无须任何证明,我完全相信这位将军正是桀骜不驯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而且对其总司令的意图基本上不忠顺。”

老成持重的国防部长马歇尔五星上将看着电报里麦克阿瑟指责部队士气低落的那一段直摇头:“一个将军埋怨他部队士气之日,便是应当检查他自己士气之时。”

杜鲁门两眼发直,他真的不知道拿这个老浑蛋怎么办才好。这个混账为了自己的面子,竟不惜要让美国打一场世界大战……你要他往东他偏要振振有词地向西跑。要知道,对麦克阿瑟来说,杜鲁门的每一句话都是命令!

咽下恶气,杜鲁门同时走了几步棋。他耐着性子给麦克阿瑟写了一篇长得让人头晕的私人电报,希望麦克阿瑟跟上美国的外交政策。同时,他派出陆军参谋长柯林斯将军和空军参谋长范登堡将军前往南朝鲜实地考察,看看战场形势是否真如麦克阿瑟所说的不扩大战争就得撤出朝鲜那么糟。最后,杜鲁门向中国求和了!

由于极其害怕中朝军队南进,美国于1951年1月13日让联合国通过了一个先停火后谈判的“五步建议”并转交中国。

对战场形势洞若观火的彭德怀立刻认为这是一个有利于中朝方的绝好停战机会。美国人发生战略性判断错误了。

志愿军本来就无力南进了,连守住现有地区都困难,美国佬没有看出我军弱点反而主动求和。

如果此时接受停战,正好把停战线置于三七线,朝鲜的经济中心、战略要地和大部分国土都将控制在我方。

如果美军以后破坏停火也不怕,正好趁谈判这个喘息阶段补兵运粮休整部队,再打起来就真的可以往釜山冲了。

可惜,毛泽东因为对自己的力量估计过高,又顾虑于总体国际形势和战略意图,终于错过了这个战略机遇窗口。

1月14日,毛泽东致电彭德怀,认为美国人接下去可能有两个动向:第一是在我军冲击下,略微抵抗便退出南朝鲜;第二是在大邱、釜山顽强抵抗,被我军打得无法立足退出南朝鲜。

毛泽东坚信战争的结局就是美国人退回日本。

后世的中国史学家们都认为这是毛泽东在战略判断上的一次失误,他对志愿军的能力估计过高了。

彭德怀虽有真知灼见,但入朝以来连战皆捷,困难似乎也不是不可克服的,他对志愿军实力也估计偏高,只要准备好了应该能打赢吧!

根据中央军委的要求,志司迅速制定了下“一战”役的目标:“争取下一次战役开始后,连续作战,一气呵成,全歼敌人,全部解放朝鲜……”

彭德怀也明显低估了美国人的实力。如果此时他对美国人的力量有透彻的了解,以这位统帅的刚直个性来说,他必然会坚持停战的意见。

历史就是历史,开国元勋们虽然英才盖世,但毕竟同美国人面对面交手才两个月。

西方兵圣克劳塞维茨有言:“大多数战略进攻只能进行到它的力量还可以进行防御以等待言和的那个时刻为止。超过这个时刻,形势就会发生剧变,会遭到自己力所不及的还击,进攻者就背上了债务。”

由于错过了这次机会,窥见了中国军队弱点的李奇微很快就要强迫彭德怀吐出他的实力不允许得到的那些地区了。

柯林斯、范登堡回来了,他们带回的消息让华盛顿欣喜若狂—麦克阿瑟在放屁,战局已经好转。

中国军队因运输线延长,补给困难,已不能有效作战了。李奇微是个好小子,已经整顿得第八集团军日见起色了。不但如此,他马上就要大反攻了!

美国政府的态度立刻就强硬起来了。

这时,日夜奔波在前线的李奇微向第八集团军补充了大批老兵,把从元山撤回来的美十军也填进了第一线,还调来了许多新型武器。

现在,李奇微在前线的作战部队就有七个美军师、八个南朝鲜师和两个英国旅共计二十五万人,而彭德怀的一线部队只有二十八万人,其中志愿军仅六个军二十一万人,兵力虽然多那么一点,火力要差多少倍?这还没算至关重要的后勤对比呢。

彭德怀已是深处劣势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李奇微的进攻是好事,他从此打掉了中国军队对“小米加步枪”的某些迷信,为让中国军队走上现代化之路起了相当的作用。

只是就要发动进攻的李奇微没想到,他想打彭德怀一拳,却不料同时也狠狠扇了老校长麦克阿瑟一巴掌。

1951年1月15日,瘦削精干的李奇微断然下令:

猎犬行动开始!

一个加强团的美韩军在水原与利川之间开始试探性进攻,每天用汽车装上步兵跟在小群坦克的后面,在宽大正面上进行火力侦察,一旦碰上中国军队主力就立刻后退,然后用炮兵、空军猛轰中国军阵地;如果发现对方阵地薄弱,立刻强攻抢占要点。一个星期内,美军三次进出乌山里,四次进据金良场里,三次夺占利川,来来回回忙个不停。这是李奇微发明的磁性战术。

李奇微要用这种和对手贴在一起的战术,同希望转入休整的中朝军队保持接触,消耗疲惫至极的对手,同时侦察清楚对手到底布置在哪儿。

“帕特,愿意和我一起上天兜兜风吗?去看看中国军队在干吗?”李奇微打电话给第五航空队司令官帕特里奇。

“行,正好让你看看我的飞行技术。”帕特里奇很爽快。

帕特里奇少将开飞机,李奇微中将坐飞机,二人在一架AH-6老式教练机上用望远镜仔细侦察搜索中朝军队的阵地。两个将军整整飞行了一个下午,只看到墨绿色的松林随山势蜿蜒起伏,厚厚的白雪覆盖着大地,两个人眼睛都看花了却一个人也没发现。

李奇微写道:“我们很难发现一个活动的生物,既没有篝火的烟雾,也没有车辙痕迹,甚至没有被人践踏过的积雪,以表明那里驻扎着大部队。”

李奇微赶回骊山第八集团军指挥所,再次取出一切同中国军队交战的机密战斗记录,细致地翻看思索。

一组数字使李奇微如遭雷击:

美军第一次遭到中国军队的大规模攻击是1950年10月26日,11月2日中国军队停止攻击,“联合国军”退到清川江南岸,战斗历时八天。美军第二次攻击鸭绿江,11月25日忽遭中国军队再次攻击,12月2日,中国军队停止攻击,战斗历时八天。12月31日,中国军队开始了第三次大规模攻击,1月8日停止攻击,战斗历时八天。

为什么中国军队三次攻击都只持续了八天?李奇微激动得站起身来,他找到了答案:中国军队原始的后勤供应只够部队维持八天攻势!那些中国士兵消耗完了背在身上的粮食弹药后,就不得不停止战斗。

就是说,中国军队再凶猛的攻势也最多只能持续一个星期。

这是“礼拜攻势”!

“只要顶住中国军队七天的进攻,就可以趁其粮弹皆尽时发起反攻!”

李奇微大声地告诉自己。

抑制住激动的心情,李奇微坐下来研究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军队总在夜里发起攻势?

这很好理解,因为有强大的美国空军,中国军队白天基本不能活动。但为什么中国军队总集中在月头月尾那几天发起攻击呢?

李奇微缓缓站起身,走向窗边。

仰望着天空中那轮寒月,他想起一个美国士兵指着一轮满月对他说的那句话:“那是中国人的月亮!”

李奇微若有所悟,回到桌边仔细翻了一下日历,明白了!明白了!中国人只能在晚上打仗,以避开强大的美国空军的攻击,发挥他们的夜战优势。但要进行大规模夜战必须要靠月光照明,所以中国人总是选择月圆期攻击。

而且是选在月圆期前几天发动攻击,因为这时的月亮会越打越圆越明亮,打到他们的礼拜攻势高潮时正好月亮最亮。

“上帝!这也是'月夜攻势’啊!”

李奇微为窥破天机而激动得浑身战栗,老天爷,美国人肯定在朝鲜站得住脚了!不但如此,我还要向北进攻!进攻!

李奇微激动得闭上眼睛享受了一下充溢全身的幸福感。他知道,在整个西方都对朝鲜战局已经绝望时,他若能一举扭转战局,他将成为新的战争英雄,通向权力和荣耀的大门都将向他打开。

1951年1月25日,在窥破了中国军队的破绽后,李奇微断然展开了“霹雳行动”。“联合国军”在连续失败后,终于向中国军队展开了大规模的反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朝鲜战争中最惨战败国,在战场上放狠话,交战20分钟被志愿军全灭
他扭转了朝鲜战争局势,彭德怀称他是最值得重视和尊敬的对手
彭德怀凭两点判断下令停止追敌,李奇微没有想到,毛主席也没想到
军事常识~抗美援朝中的联军
朝鲜战争后,李奇微一句话指出了彭德怀的厉害之处!
五次战役---读王树增著《朝鲜战争》(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