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营经济30年 “二次创业”从头越
2013-06-06 来源:南湖晚报 查看评论有7人参与
N晚报记者 张瑞洁 制图 张利昌
昨天,在纪念嘉兴撤地建市30周年暨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大会上,市委、市政府决定,对桐昆集团等6家企业授予嘉兴撤地建市30周年功勋民营企业,对景兴纸业等9家企业授予嘉兴撤地建市30周年优秀民营企业,对阮洪良等9人授予嘉兴撤地建市30周年突出贡献民营企业家,朱张金、朱金松、李勤夫、步鑫生和蒋泳清5人则被授予嘉兴撤地建市30周年民营经济发展特别荣誉奖。
如果说,“一次创业”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是一个量的飞跃,那么,“二次创业”则应该是由大到强,是一个质的飞跃。
嘉兴的民营经济发展,是从最初的“一乡一品”、“一村一品”起步,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初步形成了块状经济和区域特色经济,进入了新世纪以后,民营企业依托专业市场、工业园区等综合性的发展平台,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上下游延伸拓展,推动了区域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和壮大。
现在,海宁的皮革和家纺,桐乡和秀洲的毛衫、针织,平湖的服装和光机电,海盐的标准件,嘉善的木业等都早已蜚声中外。
然而,民营经济在快步发展的同时,也正遭遇着“成长的烦恼”。从外部环境来看,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而在国内,土地紧张、资源短缺、成本上升、环境容量有限等“硬约束”,无不让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随着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号角的吹响,昨天,嘉兴市工商业联合会、嘉兴市总商会、嘉兴市企业家联合会、嘉兴市归国华侨联合会还向全市的民营企业家发出了一封倡议书:在这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刻,倡议企业家们在“二次创业”中,注重创新驱动,打造核心竞争力,围绕转型升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为谱写中国梦的嘉兴篇章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民营企业早已经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脊梁。截至去年,我市的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基本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二。
在嘉兴撤地建市3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又会和过往遭遇什么样的不同?昨天,获得表彰的部分优秀企业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总部经济建设是良方
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带到问鼎全球,振石集团培育巨石用了15年时间。振石集团的当家人张毓强说,振石集团的发展,就是嘉兴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振石集团的前身是石门东风布厂,是个小企业,现在,振石集团已经拥有30余家控(参)股子公司,总资产超百亿元。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振石集团遇到了资源的制约。于是,“加快资源的整合,走出去!”成了振石集团“二次创业”的法宝。
振石集团在走出去的道路上可谓不遗余力。今年初在印尼正式投产开采的红土镍矿项目便是其中之一。为啥要走出去采矿?道理很简单,我国红土镍矿储量较少,而东南亚地区红土镍矿不仅储量丰富,而且品位比较高。
这是把资源利用最大化,只要建立了总部经济,对两边都有好处。在走出去的路上,张毓强感受到了“二次创业”的热潮。
“加快总部经济建设,可以把工厂开到外面,从而把资源留在家乡。”张毓强表示,通过总部的统一销售、统一采购,不但可以最大程度地少占用家乡的资源,还可以给家乡最大的利税回报。
现在,政府层面也在考虑加大总部经济的发展力度,尤其是国家级开发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更要在谋划总部经济园区上先行一步,省级开发区要鼓励外迁企业将总部留在嘉兴,并吸引国内外的知名企业在嘉兴设立地区总部,促进我们的总部企业数量和规模能有明显的增长。
张毓强见证了嘉兴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30年,作为民营企业家的一分子,他希望用实际行动来为民营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向人才要红利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对于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中什么最重要,朱金松和电影里的“黎叔”有些不谋而合。
“以前那个年代,是短缺经济,供不应求。工厂、商店一开,财源自然滚滚而来,根本用不着什么技巧,但现在不一样了。”朱金松说,现在是供大于求,唯有依靠不断创新,才能引领时代的潮流。
“都说产业、产品要转型升级,但这些都需要人具体去操作,要提升人才素质,想要出技术,得先出人才。”朱金松反复强调着人才的重要性,他认为,现在是时候由“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了。
很多小微企业可能觉得研发成本很高,但从各方面看,最好要有自己的技术团队。朱金松给小微企业支招,“可以去找大专院校寻求合作,这样的成本也不算高。”
还有一个词汇,也是朱金松反复提的:管理。“现在国内企业的管理水平还是相对落后,造成了大量的浪费,也消耗了很多的资源。”朱金松说,现在提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弘扬实干,专注实业,是非常好的现象。这对现在的有志年轻人也是一个机会,如果觉得合适,亦可以投身这样的时代洪流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价值。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有龙头,才有产业链的形成,一家龙头企业,往往配套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企业,龙头舞动起来,必然带动龙身的转动,这样,打造百亿企业群,千亿企业带才能有望实现。
朱金松带领的加西贝拉,显然就是这么一个动力十足的龙头。朱金松告诉记者,依托加西贝拉的龙头效应,在加西贝拉的上下游已经依附了上百家的企业,光在嘉兴,就有80多家企业给加西贝拉提供配套服务。
这些依附的企业很多是民营企业。最初,它们可能规模不大,但随着这个产业链的稳定发展,这些小型的民营企业发展也会越来越好。朱金松说,原先这些企业大多是租厂房的,但现在越做越好,不少企业已经买了地,建起了自己的厂房,他们的干劲也越发足了。
为了更好地帮助中小民企,朱金松的加西贝拉还开展了竞技达标的活动,“做这样的活动,就是要提高这些企业的管理水平,这样会让它们有更好的发展。”
提高企业品牌竞争力
浙江雅莹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华明早年就职于其父亲经营的“洛东红政服装厂”,其后正式接管企业。但张华明说,他更应该是一个“创二代”。
作为“雅莹”的掌舵者,张华明一直走在“二次创业”的大路上。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金融危机,每一次危机,都让“雅莹”更快成长。这家当年城郊普通的家庭小作坊,如今已成长为“中国十大女装品牌”。
“做精做强产品,做精做强品牌,做精做强渠道。”谈到雅莹的制胜之匙,张华明不断重复着“做精做强”四个字。
在外人看来,服装这样的传统行业是一片绝对的“红海”,里面早已经厮杀得腥风血雨、满目疮痍,但张华明并不这么看,“天底下根本没有传统的行业,只有传统的思维。”张华明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的生活也过得越来越好,大家都有美的追求。而“雅莹”要做的,就是让老百姓不出国门,甚至不出嘉兴,就有更多高品质的选择。
在嘉兴,总体看,是贴牌的多,创牌的少,普通的多,知名的少,有的企业粗放生产。品牌不是从产品做起,而是从人品做起,这是张华明的梦想和使命。为此,他更加注重品牌建设,让品牌充满活力。
勇攀“微笑曲线”的两端
有一个“微笑曲线”的理论,讲的是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制造的附加值最低。邹格兵带领的海宁蒙努集团的发展,就是这样一个向“微笑曲线”两端奋勇攀爬的过程。
民营企业“二次创业”,邹格兵想做三件事情。第一,把专注制造的工厂打造成现代化的公司,第二,把贴牌生产打造成世界级的文化品牌,第三,把单一的生产转变成融合设计、品牌、研发等综合性的连锁经营。
“外国企业控制了高端,耗费的资源少,利润稳定丰厚,我们制造之痛在于,技术上没有自主权,标准没有制定权,价格上没有控制权,分配上没有话语权,附加值上没有收获权。”在邹格兵看来,现在民营企业面临最大的难点是创新能力的不足和管理理念的相对落后。邹格兵说,比如一个服装品牌,往往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容易局限在一定的空间里,这样的理念不容易把企业做强。
邹格兵所做的,就是不断加强品牌宣传和研发力量,并把店开到了国外。现在,蒙努的产品早已经走出了国门,并远销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关数据
三十而立,民营企业“立”住了在富民强市中的主力军地位。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2012年,全市民营经济的总量为1805亿元;从投资来看,2012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为1006亿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2.5%;从出口的情况来看,民营企业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了49%;从税收的情况来看,2012年,全市民营经济的税收173.7亿元,占全市国税收入的比重为61.7%,民营企业上缴税收占全部税收的比重为36.5%;从促进就业和收入来看,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为78.6%,农村居民务工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为6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营经济是推动现代化生力
有喜有忧,2019中国民营企业500强里的嘉兴企业是这个数
解决好民营企业最急、最盼、最忧的问题
让管理人员成为企业家
马鞍山市个私企业突破五千户 注册资本两百六十亿
2019年,混得最惨的是哪些企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