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悠然:站桩的来源、意义、作用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全文3189)

以下内容来自于大成拳创始人,浑圆桩祖师爷王芗斋。


养生桩是内在锻炼的一种基本功夫,是一种健身之术。


同时,因为它的姿势动作和人身的生理组织相配合,一方面使高级中枢神经得到充分的休息与调整,一方面使机体得到适宜的锻练,兼有防病和治病之效(这是实践已经证实了的),因而也可以说是一种医疗学术,又可说是艺术的“锻炼”。


我幼时多病,医药无效,于是弃读投师,寻找健身之术。即长,外游各地,访名师益友,凡有关健身养心的学术和技艺,无不用心钻研,釆其精华,舍其糟粕,博采广收,以其于“健身”一道有所成就。


平生师友最多,皆各有所长,在教益和切磋琢磨中,经过数十年的研究体会,并结合内经素问篇的要意和拳学的基本功夫,参互为用,终于获得健身术的梗概。因此术的姿式,行走坐卧皆可用功,但以站桩为主,故名为养生桩(又称为浑元桩)。


我年逾70,身外无他物,仅对健身一道稍有心得,深愿供献给广大人民,作为健身治病的一种方法。


但我国健身之学,没有系统的文字记载,除了片断点滴地散见于古人遗著外,仅凭口传心授流传下来。


二、养生桩的来源和变迁


我国养生之术历史悠久,但没书籍稽考,也乏文字记录,偶获片纸,也多残缺不全。


根据先辈传述和多方的参考,个人认为,应是古代人类在大自然里同毒蛇猛兽竞争生存时,从斗争经验中逐渐积累演变,经过多少千年多少万人的研究探讨得来的。


相传2000余年前,即有《内经》一书,为中医宝库,对防病治病之法,记载甚多。


其中《素问》一篇,就是专讲健身的。原文是“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


文虽简单笼统,意义深厚,先哲把它列入《皇帝内经》,一方面视作防止疾病的健身术,另一方面,凡药、石、刀、针不能奏效的多种疾病,就根据这种道理,使患者锻炼休养,作为体育医疗并和“灵枢”相互为佐。其主要内容是“养静”,就是“独立守神”。


东汉以前,很多文人武士都会静养,行走坐卧皆可用功,成为一种普遍的健身术。后梁武帝时,达摩行教游汉土(此时达摩年67岁,是天竺国王第三子番王之子)传来洗髓经易筋经等法。


唐代有临济、密宗两派,相继传出插条、柔杠三折、四肢功、金钢十二式、罗汉十八法一一印度统名之柔杠。后又有岔派,派别迭出,不可枚举;居士尤多,标新立异,花样繁多,方法极乱,异论杂出,遂使此术没有发展,反而有分裂情况。


早在500年前,已形成抱残守缺。


宋代之后,多变为禅坐等法,也是门户迭出,互有异同;而且坐法多不够自然,也不够具体,舍精华而取糟粕,不仅达摩师传湮没已尽,而我历代先哲遗产也随之俱废。大好学术,无形销毁,殊为可惜。


日本相近此术者不少,每在用功之前首先凝神站立以定深思,并得到各方面的提倡支持,也确有深造独专精特的功夫,但也是支离破碎,只鳞片爪。


我生平对祖国遗产——健身术、拳学特别爱好(这和幼年多病是有关系的)。从青年时代略识健身门径之后,就一方面求师访友,认真学习,一方面博览古书,细心体会;同时按照师友的指导和《内经·素问》篇所载的道理,朝夕不缀的练习,虽受个人智慧和其他条件的限制,存在着不少缺点,但是50余年的经验证明,它不仅有健身防病之效,而且对很多医药无效的慢性病,确有不可想象的治疗作用。


三、养生桩的意义和作用


养生桩是一种学术,也是一种医疗体育运动。参加这种运动的人,不限年龄性别,不拘身体强弱,亦无任何局限,有病者治病,无病者防病。


运动时不尽在姿式方面着想,也不在姿式之繁简上注意,更不着意姿势的前后次序,主要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使肢体得到适当锻练,即静中生动,动中求静。


这种运动能调整神经系统的机能,促进血液循环,发挥体内燃烧,加强各种系统的新陈代谢,因而能调整、恢复和加强人体各个器官组织的机能。


对保持健康,治疗疾病具有显著的特效,50年来从无一人出流弊,且百分之九十几的人都有效果。


这种运动能加强人体的吸收和排泄作用。古人云“提炼精华,洗净糟粕”,其意义就在于此。
这是自力更生的运动,就是说,它对于人身及时部分机体,具有生生不已的效能,譬如体弱的通过锻炼可使毛病消除,恢复健康。健康者更健康,且容易体会到无穷的理趣。


这种运动和一般体育运动不同,它是把锻炼和休息统一起来的一种运动。是在锻炼中休息,又在休息中锻炼的运动方法。因此它具有调整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的功能作用,从而使人体各部分在高级中枢神经支配下密切协作。


四、养生桩应注意的问题。


养生桩不仅是健身治病的运动,也是一种锻炼意志的功夫,所以学习养生桩的人必须注意这种锻炼。


粗暴浮躁、气愤、忧虑、悔惧、得失之念和侥幸思想等,都是缺乏意志和品质的表现,学者切要禁忌。


凡是学养生桩治病的大多数是久病不愈,药、石、刀、针不易奏效者,但须要气不自馁,积极的锻炼,认真的治疗,精神要焕发,蓄有弹力,时时作反复斗争的准备,才能战胜病魔,恢复健康。


如果悲观失望,生气着急,毫不振作,一暴十寒,时作时辍,是不起作用的。


医生常说病人的心情要愉快。


学习养生桩的人,首要心情愉快,虚心体会站桩的意义,耐心地,持久地锻炼,使精神焕发,久而久之,自可功到病除。


练养生桩必须心神安详,摒除杂念,“神不外溢,力不出尖,意不露形,形不破体”。


神态要轻松自如,蓄意要深憨雄厚,力量要稳准虚灵。“无动不机,无机不趣,虚灵守默,而应万物”,虽是平易近人的道理,但初学者不易理解,主要是以神意为主,不求枝节片爪形式问题。


意在整体与内部,不要使局部破坏整体的统一,不要使外部动作影响内部失调,要浑身轻松自如,心旷神怡,好象沐浴在大自然之内似的。要做到这样,在运动前就必须做到心安神定,摒除杂念。


还要注意四容五要:四容是头直、目正、神庄、声静;五要是恭、慎、意、切、和。


对人对事要恭敬谨慎,意思是周密切实,任何事不说硬话不做硬事。这是学者内心和外貌应具备的练功条件,从个人意念来说,应具善意,最好是以子女的行为,父母的心肠对人。


在练功方面来说大都就是“只要神意足,不求形骸似”,这样才是练功应有的要意。


养生桩是因病设式,因人而异的。病症不同,其有关的神经或肌肉系统自然就不相同。


患者的生活条件习惯,性情以及其他各种特点,对于设式也有一定关系。


必须根据这些不同的情况,考虑适当的姿式和运动与休息时间的长短,以及身体负担的轻重等。


教者对此应充分了解情况,做适当的安排,学者应注意掌握,慎重锻炼,不可忽断忽续,任意活动。


只有这样,才能收效快,并防止在锻炼中发生不正常的现象。


有的人,初学时多有怀疑幻想,或任意活动,或拘泥执着等现象,须细心体验,待实验充实之后才能解决。


主要是:师古不泥古,谨守师法未易有得;不要浮聪明,不要笨用功;精神要愉快,肌肉常劳动;离开己身,无物可求,但执着己身,也是错误;力量在身外去求取,意念在无心中来操持。


若奔着以上所谈,切实用功,细心体会,自不难得到万变无穷、奇趣横生之妙。


前几天,有一个桩友说他妈身体非常差,他也遗传了他妈。


他妈在还没有他现在的岁数的时候就去世了。


她老人家如果站桩不会走的那么早,至少也能多活几十年,活个七八十不成问题。


走在城市的大街上,看着别人家老太太走来走去,特别的羡慕嫉妒恨。


他说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就是他妈。


他说,我如果能活一百岁就是对我妈最大的回报!


他说得让我非常的动容,也让我想起与疾病健康有关的很多人和事。


我发愿用我毕生的努力,影响100万人养成站桩的习惯,从而远离疾病,获得健康和幸福快乐。

愿天下没有疾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力绝伦的五步健身术
运动养生
中医运动养生-江西中医学院校报电子版江西中医学院
运动养生要因人而异
练传统健身术有讲究
论站桩的健身功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