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受害者心理|2 1训练笔记(2023.5.31)
userphoto

2023.06.09 安徽

关注

不自控状态

上期案例的妈妈陷入了不自控的焦虑状态,停不下来。当我们陷入不自控状态时,如果有抑郁,会不自控地流下眼泪,说着说着悲伤的情绪不自控地就来了;如果有双相、躁狂,会不自控地一句话就冲动了,莫名就想伤害别人;如果是有冲动极端想法的人,大脑里会不自控地出现一种理念,这种理念可以分为两个类别:

①被动性自杀意念,希望他人或者环境能帮他一下,推他一把,让他的自杀行为成功,比如希望马路上的车撞过来,石头掉下来等等;

②主动性自杀意念,在困难难受的时候,觉得“不如死了算了”。

当我们陷入不自控状态,有以下表现特点:

1

失去觉察力

看不到对方的变化,听不进别人说的话,掌握不了别人的建议和技术,更不能与他人有良性的互动。

2

恶性循环

当陷入不自控状态,失去了觉察、觉知,就会产生一个恶性循环:当事人想去解决问题,认为只要解决了问题,就会变得自控;但是当他人提供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给他的时候,他又听不进,驾驭不了,不能够去应用,就会让他变得更加不自控,更加有心理的困扰,会强化不自控的心理状态。

所以,当一个人陷入不自控状态时,首先要让他觉察到他进入了不自控状态。

不要试图改变他,不急着帮他解决问题,不急着教他该怎么做。当事人会索要很多方法、很多信息,会有很多需要,但此时,任何建议、任何技术、任何言语他都听不进去,都掌握不了,都会被他不自控的状态所吞噬。因此,所谓帮他解决了问题也是白解决,最重要的是让他看到此时此刻他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父母处于不自控状态时,很难支持到孩子。

也不要只去“共情”,共情是浮于表面的;核心的点是要让当事人看到“你失去了觉察力,陷入了不自控的状态”,让他看到他的模式。

可以用<描述+自我开放>的方式帮助他觉察自己的模式。如果对方意识到自己的焦虑、但是停下来听两句又陷入到固化的模式里,这时不要着急,反复让他进行自我觉察。

(1) 描述:比如我们可以跟当事人说:“我看到你好像在反复一遍一遍跟我讲你自己所受的委屈和创伤(语言内容的描述)”“孩子/老婆/老公,当我和你说话的时候,我看你一直低着头,一直没有抬头看我,说话的速度也特别快,我好像很难打断你”“你看到了吗,你好像不断一直和我强调,你受了好多委屈,好像所有的伤都是你的老公造成的”“刚刚我好像也有给你建议,刚刚我好像也有打断你,但你好像并没有听进我所说的话,好像你自己依然停不下来,依然停留在自己的情绪状态中,这让我想帮都帮不了你。”

(2) 描述+自我开放:还可以加上我们自己的感觉和感受,真实地向当事人反馈我们内在的自我感受。比如可以说:“我听到你说话很快,一直停不下来,我很难打断你,你不断地在向我说你受了多少委屈,受了多少苦(描述)。我呢,不知道你老公你孩子你家人,他们有没有见过你现在的状态,有没有听过你现在的这番话,但是我此时此刻坐在你的对面,我心里很心疼/很难受/我的心有点慌,你带给我挺大的压力,我不知道该怎么回馈你,我有点想逃避/我有点烦躁,有点想发脾气,我有点愤怒/我很心疼你,但也感到无力(自我开放)。”

受害者心理

当一个人陷入焦虑、不自控、偏执的状态时,很多时候是由于受害者心理造成的。如果家长有受害者心理,则:

①支持不了孩子;②夫妻关系、家庭关系一定受损;③工作、社会功能会受到影响。

受害者心理有以下六个特点:

1

喜欢外部归因

当事人容易认知偏执,潜意识里认为:“我就是受害者,所有的问题都是别人的,都是别人的错,我是最倒霉的那个”。比如像上个案例里的妈妈一样,不停地叙述:“我老公怎么怎么对我,他家里怎么怎么对我”。

2

易接收负面信息

在他的言语里,都没有好事情,没有开心的时候,充斥着满满负面的信息:“我为什么这么倒霉,我为什么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我为什么摊上这样的老公/老婆,这样的孩子”。

3

喜欢过度承担

当事人总是认为“生活中没有我是不行的”,总觉得自己一天到晚都是干不完的活。他会认为:“家庭中所有的事,只要我不出手,只要我不做,就没人做;我做的事太多了,如果我不做,别人就不会做,我不操心,就没人操心”。过度承担就会产生过度焦虑

4

价值感低

当事人对自我的评价很低,觉得自己不行。虽然做了很多,但没有有价值感的事,没有有意义的事。他会认为:“别人看不上我,我干的这些事都没意义,我瞧不起自己,我在生活中没有价值,所以我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伴侣、孩子、家庭身上。我过度承担了这么多,还把家里搞得这么烂,而且你现在也不管,你什么都不弄,你永远理解不了我”。

5

忍不住作比较

会经常关注身边的亲朋好友,总觉得别人比他好(事实也不比他强)。目光总盯着别人的家庭,聚焦到别人身上,不断地忍不住比较,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长处比较,觉得别人好,看不到自己的好,总是眼红、羡慕甚至有点嫉妒。主要还不是嫉妒,就是反复思考:“为什么别人这么幸运,他就能赚这么多钱”。

6

极端的控制不住的情绪

情绪很不稳定,主要以抱怨、委屈、愤怒这些负性情绪为主。

以上受害者心理的六个特点,符合二、三点的,有受害者倾向性;符合四、五点以上,可以认定为是受害者心理。

如何化解自己的“受害者心理”:

(1) 第一,可以通过创造可实现的小目标来建立信心。

在生活中尝试建立自己的小目标、小需要,并完成它,提升价值感。

<训练过程>

l 先设立一件小的事情,只要做完了就很开心;

l 做完后去反思、去体验这个快乐:“哎呀,我今天真好!”;

l 然后再把今天建立小目标、完成小目标的过程和心得,去跟最信任的人、确保他能够理解能够支持你的人分享;

l 强化这种感觉,再去建立一个新的小目标,不断尝试。

<注意>

l 不要去找那些一下就伤到你的人分享,他没有办法支持你。

l 可以分享到社群,大家一起支持。

l 小目标不要太难实现,小小的目标,容易实现的,一点点来。

(2) 第二,助人。

“助人”可以化解受害者心理,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个悖论,其原理在于:“助人”会实现非常大的价值感。“被需要感”是价值感提升非常重要的因素,当你去帮助别人时,“被需要感”就会得到充分满足。当别人向你表达感谢,当你看到别的家庭在因你一点点变化,你会感觉自己越来越有价值。当有了价值感、有了动力的时候,受害者心理和情绪状态就会慢慢趋于缓和。

因此,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一些公益、善事、好事,把自己在家里的受害者状态,转移到外部世界中,去帮助别人。让自己在孩子、伴侣、家庭、工作中实现不了的价值感,在帮助他人中实现。

(3) 第三,感恩。

当我们陷入受害者心理时,容易只关注自己所缺失的,而看不到自己所拥有的,因此要进行感恩训练。

创设<感恩清单>非常重要:

l 首先,想象一下从小到大,在生命成长历程中,对你影响最深的人、感恩的人,比如父母、兄弟姐妹、老师…

l 把每一个人在清单上写下来,并把自己和这个人所发生的故事清晰地描述一下;

l 一天写一个人,一天写一个和他们的故事,然后去分享。可以分享给他们本人;或者只是写出来,和可以分享的人分享。

(4) 第四,直面创伤&未完成事件,和过去、和创伤中的人做和解。

受害者心理的形成,一定是因为被某些人伤害过,这些伤害可能来自于原生家庭,也可能来自于现阶段的某个人。很多人无法直面创伤、无法碰触创伤,一直藏着捂着,于是发展出固化的模式和合理化的想法,再不断用这些想法去掩盖创伤,去解释现在的状态。

比如有的人出不了门,他在认知上合理化就会说:“这些是无用社交,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外面没一个好东西”,这些理念就阻碍了他走出去。这些想法越多,就会把他束缚得越紧,同时这些合理化想法发展出某种固化的模式,让他在社交上没有办法建立关系。这种模式能保护他的创伤不被发现,不被触碰,因为他没有办法去直面和解决。长此以往,他变得很偏执,很不可理喻,没有办法和他交流,变得所有人都要和他保持距离,没法和人亲近,只能活在自己的井底最深处。别人会觉得他的这些说法和行为很奇怪,但他自己又觉得没什么,很合理化,别人就慢慢疏远了。

有些创伤我们自己能想明白,可以自我和解;但有些创伤我们无法直面,就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要让别人知道你受的伤在哪,要敢于直面创伤。“不能放过自己,就无法原谅别人;原谅不了别人,也就放过不了自己”。

如果暂时没有办法化解“受害者心理”,还能够做什么?可以不让自己受到刺激,和刺激的人、事保持一定的边界感。虽然王老师个人认为这个方法治标不治本,但人际边界的保持(和他人、尤其和家人不要过度亲密),多少还是能够让目前的受害者状态不会太深地影响别人。

情感淡漠

因为上个案例里的妈妈是受害者心理,爸爸便做了个“回避”的防御,也可以理解。

如果我们有回避心理,先觉察自己是不是发自内心把伴侣看成伴侣、把孩子看成孩子。很多人回避,也是对对方充满了挑剔,充满了不满,不愿意承担责任。

如果一对父母恰好是受害者心理vs回避性心理,此时“谁先迈出这一步”尤为重要。如果父母双方都不迈步、不改变,最终只能由孩子去平衡关系。比如上个案例里的孩子,她察言观色,小心翼翼,先是安抚妈妈,后来又站在爸爸那边,周旋于父母之间。

这样的孩子需要被关注的问题是:如何让他放松下来。

因为孩子随时要去补位,随时要去平衡,这样的状态很消耗自己,并且会很害怕关系的冲突。如果他心理没问题,未来很大可能会发展成大家所说的“老好人”角色,谁都说他好;如果他有心理问题心理疾病,未来很大可能会在关系里承担很多,惧怕冲突,委屈自己,成全别人,扮演“讨好型”的角色。

那么要如何让这样的孩子有动力走出去,如何启动他的动力呢?

上期案例的父母,坐在咨询室里全程眼神没有交汇,互相嫌恶,互相冲突,同在屋檐下却没有任何的情感,双方唯一的焦点都在孩子身上。

一个离不开家的孩子,家里一定有他放心不下的人和事。在潜意识里孩子都会有这样的牵绊,即使面上他们可能不太承认。就像图片里王老师呈现的那样,孩子两只手各拎着一张椅子,努力保持平衡,他的负担和压力其实是很重的。

我们又要回到前面讨论的内容,启动孩子动力的关键点在于:夫妻关系里“谁先迈出这一步”。如果没人先迈出这一步,孩子就会来补位;如果父母不转向对方,就会转向孩子,向孩子投去巨大的压力。

因此,作为家长,你愿不愿意先迈出这一步?不管你是不是受害者,不管你是不是在回避,不管你的家庭现在是什么样的状况,你自己要先迈出这一步。

l 如果你有受害者心理,就要停止你的抱怨。通过今天和王老师的学习,用这几个应对的方式天天学习训练,从受害者心理跳出来,状态好了,你的伴侣可能就不回避你了。

l 如果你的伴侣是受害者心理,你就从今天开始停止回避。理解他/她情感上的怨气很大,愿意去承载他/她,愿意用你最温暖的、最有力量的状态去让他/她依附,愿意先迈出这一步,慢慢地和对方一起调整,他/她也会变好起来。

夫妻双方都直面了(这个直面不是冲突敌对,这个直面是“相遇”),就没孩子什么事,他的负担就卸下来。他可以放心,就离开了,就可以走出去。

每个孩子都是无辜的,家长不能抱着“不求不助”的心态,必须先从自己的改变开始,从自己的转化开始,夫妻彼此间有了真正的依附、依恋,有了情感的流动、亲密的状态,才能把孩子解放出来,不让他有这么大的压力,他就会越来越好。

我们每个人从今天开始为自己负起责任。不要把属于我的责任丢给别人,让别人替我承担,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责任,任何人都替代不了我们。一旦我们把责任丢给别人,让其他家庭成员替我们承担,他只要多扛一分,这个家庭就会失衡。失衡势必会影响家庭系统,别人就会去补位,别人就会从中调解。

所以,从今天开始,从我们每个人开始,我们要勇敢迈出这一步,为自己负责任。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一点点创造小目标,让自己充满价值感,转移我们的注意力,做些助人的事情,提升内在的动力,转化对周围人的态度和认知,从自我开始成长,自己为自己负责。终有一天,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孩子都会慢慢好起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理干预必要性初步分析
邪恶等级量表 关于如何爱自己:看清那些转向自身的攻击  成为见证者,而不是受害者
童年经历如何影响你的亲密关系|5种恋爱风格
心理咨询中的面具转换
施琪嘉:心理创伤治疗的基本原则
那些原谅出轨伴侣的人,最后都怎样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