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应乞与点酥娘

  

——东坡王巩友情深

这是东坡先生在《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词中的一句话。这首词见证了先生与王巩的挚友情深,成就了王巩和宇文柔奴一段千古爱情史话。

“乌台诗案”是东坡先生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只因侍才外露被人抓住了小辫子,入狱后几近命丧在奈何桥边走了一遭,先生忠而被贬由此牵扯到与其来往密切的二十多众朝廷官员被罚被贬。其中挚友王巩被贬的最远,来到了当时死囚发配之所荒蛮瘴气之地的广西宾州。

要说这王巩(字定国,号清虚先生)出身官宦世家。其曾祖、祖父和父亲都是大宋朝初中期高官,他本人曾任太常博士、扬州通判、宗正寺丞等官职。官位不高性情耿直"上书言事,多切时病",一生擅长诗画著作颇丰。

自东坡先生的恩师、一代文坛宗主欧阳修去世后,先生以其官位及诗书画造诣成为当朝公认的新一代文坛领袖。人以群分惺惺相惜,在先生的倡导下,一个高档的文学沙龙“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应运而生。当然这只是个小圈子,先生的朋友圈可圈可点,当朝驸马爷王诜书画水平了得,亦是先生的莫逆,对于擅长诗词书画的王巩来讲,他的作品也大受先生赞赏。

举一例,王巩软磨硬泡好不容易从驸马王诜那里得到了一幅南唐宫廷画师王齐翰所画《掏耳图》准备收藏。此画一度被收藏在皇家宫廷中,被几代皇帝雅玩过,上面还有宋徽宗的题跋“王齐翰妙笔”。得到至爱珍品当然得显摆一番,先生与其弟苏辙还有原藏主王诜都在受邀之列。酒酣耳热,王巩请先生在画上题跋以兹尊崇。先生谦逊坚辞,让其弟苏辙先题,大家拗不过,苏辙只好照办。轮到先生题写了,他猛然想起王诜前不久得过耳疾与此画关联,于是顿生俏皮把一幅颇具杂文性质的趣事《跋王晋卿藏挑耳图帖》题在画上。王诜看罢大笑喷饭,趁着酒酣一挥而就跟跋一首。于是,三人题跋一画成千古佳话,由此可见王巩与先生兄弟的关系非同一般。

熙宁十年(1077)四月先生在徐州知州任上。到任不久就赶上黄河发大水,当时的情形十分危机,“澶渊北流断绝,河道南徙……坏田逾三十万顷,城下水深二丈八尺,水不断上涨……”面对来势汹汹的洪水富人出逃,先生令兵丁强势赶回。并亲自到武卫营动员禁军参与抢险,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先生草衣布履亲自巡城,路过家门不入,《宋史.苏轼传》中记载当时情形:"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最终取得了徐州抗洪的胜利,先生身先士卒的壮举得到了百姓爱戴和朝廷的表彰。

为了纪念这次抗洪的胜利,次年在城北门建造了黄楼,(土色,含水来土掩之意)在重阳之日邀请有功人士及各界名流参与表彰和落成典礼。

王巩也在受邀之列。有意思的是他不说来不来,先寄上自己写的诗稿请先生过目。先生被他搞得心里不踏实,真怕他不来,赶紧写了《次韵答王定国》诗以寄之,嘱其“愿君不废重九约”。王巩这个“小猫腻”玩得不错,无形中还得到了先生的诗词相和,真是一举两得。

王巩来了。不但来了而且一住就是半月有余,按先生自己的话说:“与客游泗水,登魋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轼待之于黄楼上,谓巩日:“李太白死,世无此乐三百年矣。十几天饮酒赋诗、真是快乐似神仙的日子。王巩该上班去了,可先生还在挽留,有诗为证《九日次韵王巩》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従事到青州,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 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元丰二年(1079)先生移调湖州知州。王巩闻讯后专程前去拜访,此时的王巩心里还打着小算盘呢。何为?他想重整家风翻新旧居修葺“三槐堂”,槐树是其先祖所栽亦是家族的标志。关键是,颂扬先祖美德传承家风须得有一篇誌铭才能彰显家族荣耀。找谁写呢?既要有威望又要有好文采,苏轼当然是不二人选了。挚友自远方远来况且是自己家事,先生当即应允下来。

于是,一篇《三槐堂铭并序》超然出世。从此“三槐堂”名声传遍华夏。

 世事难料。当年七月份,上任仅三四个月后就发生了“乌台诗”案,先生被捕入狱。王巩更是因与先生关系密切遭谗“……漏泄禁中语,因同货赂,密与宴游”,被贬到最远的广西宾州做一介小吏。

先生虽遭拷问被贬黄州勉强度日,但对王巩因自己而受牵连遭到重责心中不忍。于是在黄州和滨州之间飞鸿相传,先生在《次韵和王巩六首》中:“欲结千年实,先摧二月花。故教穷到骨,要使寿无涯。久已逃天网,何而服日华。宾州在何处?为子上栖霞。” 先生虽东坡耕种却时常回想与王巩的友谊,在《王定国诗集叙》中写道:“今定国以余故得罪,贬海上五年,一子死贬所,一子死于家,定国亦几病死。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一再表示对王巩的歉疚。

经历五年炼狱般的日子,王巩终于迎来北归。这几年陪同他的只有柔娘,一位没有什么名分的侍妾柔娘。

所喜的是新皇继位太后临朝,先生也脱离了苦海辗转回到了京都任职。

先生闻听王巩已回马上前去问候,老朋友再相见分外激动。酒逢知己千杯少,谈天说地话思量,不愉不快随它去,不知不觉月临窗。先生惊喜的发现王巩没有丝毫的颓废和埋怨,反而感觉到定国坐坡累谪宾州,瘴烟窟里五年,技艺大进,著作不绝,尤为坡所折服。”先生见王巩气色极佳精神焕发,问有何窍门。王巩故作停顿甩出了一个噱头,努努嘴叫出柔奴与先生见面。先生以前在王巩家是见过柔奴的,谁曾想时隔几年再见面令先生大吃一惊。

柔奴不但不显老,反而容颜似驻越发出落得娇媚漂亮。只见柔奴袅袅走出款款坐定,怀抱琵琶轻启朱唇,音律委婉渺渺轻歌为他们献曲。以前先生也听过柔奴唱的曲,今日歌声越发显得甜美。

王巩被贬谪是大不幸,但万幸就是身边还有柔奴这个知心人。在滨州的日子里,他闲来作画吟诗仿古问道,柔奴则歌声相伴给以慰藉。要说柔奴也是大家出身,父亲曾是御医,因故蒙冤入狱死于狱中,母亲经受不住打击撒手人寰,柔娘从小成为孤儿。其叔父把她卖入“行院”,名义上是卖艺不卖身,偶然机会柔娘遇到父亲的同事把她脱籍赎回家。之后柔娘跟随学习医术,后遇到王巩纳为府中歌女侍妾,一直受到好生相待。

值得一提的是,跟随王巩在滨州的日子里当地发生瘟疫,柔娘尽其所学救治百姓,纤纤素手悬壶济世被称之为神医。王巩与她身处瘴疾之地能医道自保身体无恙也全凭柔娘之功,患难真情乃是难得的幸运。

听着柔娘妙曼的歌声,先生忍不住问道:“岭南的日子过得很苦吧?”谁知柔娘漫不经心的答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先生听后大为惊诧,一个弱女子竟能说出这等大气豁达的话语来。情切之下文思涌动,立即要来纸笔写下了千古名词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郎才女貌才子佳人,上天赐与宇文柔娘,明眸皓齿清歌一曲,南国炎热变作清凉。身处逆境笑对彷徨,笑媚犹带岭南梅香,此处吾乡真知灼见,苏大学士“酥娘”送上。

自从有了先生的这首词,柔娘便获得了“点酥娘”的雅称,在京城里名噪一时,王巩与柔娘的滨州之恋开始流传开来乃至后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说:此心安处,即是吾乡
诗词:此心安处天地宽
《定风波•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
苏轼为歌女填词,只因她这8字太过情深,至今广为传诵
闲读宋词(9)(苏轼
此心安处是吾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