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除了理发,关于龙抬头你还知道些啥?|龙抬头+惊蛰
翻看日历,今年的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和惊蛰紧挨着,过完二月二,次日就是“春雷一响,惊万物长”的惊蛰了。

2022年的惊蛰,交节气于3月5日22时43分34秒,届时太阳到达黄经345°,北斗星指向为甲(甲是啥方向?复习点此)

惊蛰,二月节 。

……

初候,桃始华。

二候,仓庚(黄鹂)鸣。

三候,鹰化为鸠。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元代,吴澄

美 景

“杏花村酒寄千程,佳果满前莫问名。惊蛰未闻雷出地,丰收有望看春耕。”(《惊蛰》,近现代,吴藕汀)龙抬头这个日子,也标志着阳气自地底而出,雨水增多,会带来生机盎然,它与惊蛰节气的特征有十分相似,时间上也颇为接近。像今年,龙抬头的第二天就进入惊蛰节气了。

晋代诗人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有诗曰:


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拟古九首


惊蛰节气一到,数声春雷,虫鸣成阵,一川烟雨,满城花事,当真是一个诗情画意的时节。惊蛰似乎总是跟春雷息息相关,伴随着惊蛰时的一声春雷,万物仿佛都从寒冷的冬季里被唤醒了。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在《秦楼月·浮云集》中写道: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龙抬头一过,惊蛰到来,轻雷、绿杨、浓杏,处处皆是春景。

春 耕

 

古人把春季时苍龙七宿(指黄道附近的“二十八宿”中在东方的7个星宿,名为“角、亢、氐、房、心、尾、箕”;这7个星宿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在东方地平线上崭露头角的天象,称为“见龙在田”——这正是我们常说的龙抬头。在农历二月二的夜晚,大家有兴趣可以去观观星,看东方地平线上能不能看到它们?

龙抬头与惊蛰对于农业生产来说,都标志着春气萌动、天气回暖,一年之中的春耕就要开始了。故而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

春耕的到来不仅让动植物充满生机,更让人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活力。正如白居易在《七绝·二月二日(见于《全唐诗》)中描绘的那样: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二月初二春雨过后,天空放晴,菜园、草地,放眼望去皆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而朝气蓬勃的少年儿郎,身穿轻便的衣衫骑着马,在渡口等待准备去游玩呢。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二月二当天生机盎然的画卷,让唐时的春耕景象生动形象起来。

宋朝诗人张元千(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与张孝祥合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力谏抗金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被秦桧知,寻机将他除名削籍。元干后来出行漫游,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闽葬螺山)写道:

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

来日惊蛰节

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这诗中所言,不正应了民间流传的谚语:“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嘛!无论人世如何变幻,大自然此时都焕发了春天新的活力,田野便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了。

花 开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二月二日》,唐代,李商隐


东风吹拂,气候回暖,鲜花争相绽放,柳树也抽了新枝,长了嫩芽,蝴蝶虫蜂也都从冬日的寒冷中回过神来,人们依稀可以看见它们的身影了。

二十四番花信风(《荆楚岁时说》,南朝,宗懔)中,惊蛰的花信风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了:一候桃花、二候棠梨、三候蔷薇。“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惊蛰日雷》,元代,仇远),春雷声中,雨水淅淅沥沥,微风阵阵,花朵绽放。

灼灼其华

桃之夭夭

沾了雨气的桃花,在微风的吹拂下,显得更加娇艳欲滴。薄薄的粉红,从每片花瓣的最末端,细腻地往里洇,洇至最末,集成了无限温柔的一痕红,又在花心处探出嫩蕊。那粉红,或许,是美人颊上的胭脂;又或许,是春天里酿成的最香浓的一盅酒,让人不自觉沉醉其中。

习 俗



谁负旋乾手,当春起蛰虫。

一鱼龙惊寂寞,天地喜昭融。

——《幕客云日为惊蛰节悚然有作》,明代,孙承宗


天地间一片春意融融,充满希望之相。

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呢,自古以来都被人们作为祈求风调雨顺、驱邪避灾、纳祥转运的日子。比如,人们给小朋友“剃龙头”,又叫“喜头”,是祈求能健康成长,一年顺遂的活动;再如,有的地方会祭社神”、“吃龙食”、“采龙气”等等,无不表达着人们接福敬龙的美好祈愿

而惊蛰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各种活动也是十分丰富:有驱邪避祸类的“打小人”、“祭白虎”;有跟响雷有关的“蒙鼓皮”;还有“吃梨”的习俗。

其他的似乎都可顾名思义,吃梨是为啥呢?原来,此时虽天气逐渐回暖,但乍暖还寒,气候一般偏干燥,很容易让人觉得口干舌燥、容易咳嗽。生梨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可以缓解惊蛰节气引发的身体不适。

此外,惊蛰期间天气变化较大,要当心冷暖变化,预防感冒等季节性疾病~

见龙在田,醉花于荫,不论是龙抬头还是惊蛰,都是充满美好祈愿的日子,是生机勃勃的日子。不知你都计划如何过呢?无论如何过,都让我们一起满怀期待地迎接轰隆作响的春雷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日惊蛰
3惊蛰(二十四节气之三)
惊蛰是什么意思,惊蛰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郑商24节气|春雷响,迎惊蛰
惊蛰:春雷萌动万象新
惊蛰雷出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