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到底有多神呢?他的一生又是怎么样呢?

明朝有这样一位神人,他年少成名,23岁就高中进士。他神机妙算,生前预言,死后一一应验。朱元璋未发迹前,他就看出此人有帝王之气,当以辅之。他便是后朝军师、被朱元璋称为武之张良的刘基、刘伯温。说起刘伯温呢,我们常会想起一句话,“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这个评价,甚至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大明第一谋士刘伯温究竟有多神。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小时候的刘伯温,我想旷世奇才这个词实再合适不过。他五岁开始读书,而且是七行俱下,也就是一眼扫过去呢,能看七行。而我们现在头疼无比的文言文,刘伯温默读两遍就能背诵如流。12岁他考中秀才,23岁直接进是一把过。想想范进老先生54岁才考个举人,比刘伯温还差几大节就疯成了那样,神童实在是神童啊。当时就有一些牛人说,这小子长大了绝对是魏征之类的国家栋梁。

注意,刘伯温读的可不是死书,他经史、子集、天文、兵法无所不通,最为擅长的便是天文星象之学,这也是他后来赖以成神的著名技能。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样的神童做官肯定是顺风顺水,但事实并非如此,刘伯温当官当得很憋屈。那是在元朝末年。要知道,元朝末期什么都缺,但唯独最不缺战争。所以受战争影响,刘伯温考中进士后,在家里蹲了三年,才开始正式上班。 刚开始,刘伯温来江西当副县长,他年轻啊,意气风发,认为这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当时线上一些豪绅地主勾结贪官污吏,骗人钱财,夺人妻女,杀人害命,是无恶不作。于是,刘伯温掌握真凭实据后,管你地主还是当官的,该杀的杀,该抓的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一系列做法赢得了百姓的拥戴。然而,这样做的后果却是官位不保。官僚们一看你这愣头青,真把自己当回事儿了,我们辛辛苦苦经营的利益链能让你破坏?于是,那些被刘伯温惩治的阶层们开始联合起来,对他发起反攻。刘伯温是南人,也就是元朝眼里的四等人,有了这样的把柄,再加上小人煽风点火,上级领导立马就将他贬了值。

可笑啊,真是可笑,正义直言,为官清廉,居然成了官僚中的异类,这天下的道理实在是滑稽之极。刘伯温没法反抗,是非黑白从来一张嘴罢了。他索性辞官回家,整天在西湖旁喝酒解闷。后来呢,他也曾被多次启用。启用做什么呢?就是去镇压农民起义,镇压起义那可没有坐办公室安逸,搞不好那是会丢命的。元朝想的是,你这么一条烂命,死就死了呀,只要能把俺们的江山保住就行了。但刘伯温还是傻傻的去镇压了,而且他镇压的效果十分明显。他剿抚兼施,所管地方很快就已经没有起义了。可元朝又觉得刘伯温说到底还是个汉人,万一这小子和起义军打成一片,反过来咬他们一口怎么办呢?于是将刘伯温明升暗降,抽掉了兵权。刘伯温很郁闷,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于是他再次辞官归了田。可笑的是,后来元朝又将它启用了两次,两次都是让他去前线拼命镇压起义,可每次刘伯温都是镇压有功后,就因为小人的弹劾和排挤,明升暗降。最后一次,刘伯温实在忍不了了,真的受够了。刘伯温知道,这个破王朝没救了。他把元世祖的相放在桌子上,向北而拜,说,我不敢辜负圣上,但臣实在尽力了。接着起身拍了拍膝盖上的土,决然离去。

1356年45岁的刘伯温再度隐居。大家发现没有,每次刘伯温受到排挤,都不会和他们正面起冲突,都是辞官归田。在那个官场里,这不是一种逃避,更是一种聪明。可是他不知道的是,这种聪明最后害死了自己。此时的刘伯温已经45了,他必须考虑自己的出路,他要找个好领导。现在它面临着三个选择,张士诚、陈友谅、朱元璋,这也是大家的老熟人了。这时候呢,刘伯温观天象的本事就发挥了,它夜观天象,发现天子气在江苏一带,于是立马收拾铺盖卷儿来到了这里。结果来到地方一看,这里的领导更拉垮,一点儿没有福相不说,气量还十分小。这人是谁呢?正是张士诚,朱元璋也曾说过同样的评价,刘伯温心寒了,真的就没有我的用武之地了吗?刘伯温很郁闷,又开始喝酒,才华用不到实处,他就开始写书。他可不是像怨妇一样发牢骚之类的,反而写的这些东西无一例外都是用寓言的故事来讽刺当下的时局。比如中学课本上学的《卖柑者言》就是他的作品。在此文呢,他用一个外好内烂的橘子来讽刺当时封建官僚金一反其外,败絮其中的腐朽本质。后来我们常用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就是打这里来的。而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打下了南京城。刘伯温觉得此人非同一般,有帝王做派,以后呢,一定能成就一番大业。但是要去投奔吗?并没有, 刘伯温还是觉得他曾是元朝的官,还打过起义军了。现在去投奔不是背叛吗?所以后来朱元璋请了他几回,他都没出山。可是,老兄,你别忘了,你现在要是不改变你这种想法,可就只能抑郁而终了。关键时刻,宋濂和陶安出面相劝,都啥时候了,还觉得背叛元朝,他们背叛你的回数还少吗?再说了,甭管侍奉谁呢,都是给百姓一个安稳的家,治国平天下不才是我们的最高追求嘛,刘伯温转念一想,说的对呀!终于醒悟了过来,50岁的他出山做了朱元璋的军师。

有了刘伯温的帮助,朱元璋如虎添翼,当时他面临着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夹击,刘伯温如同站在上帝视角一般给出对策,两人都是你的敌人,可你没能力都去攻打,只能一个个来,先打谁呢?你看啊,老朱。张士诚我见过,没啥气量。而陈友谅这人呢,很老道,和张士诚不一样。如果你攻打张士诚,那陈友谅肯定会来援助,但如果你攻打陈友谅,那张士诚肯定是隔岸观火。朱元璋听取了刘伯温的意见,最终在这场战役中大获全胜。而后,刘伯温就像是开了挂一般,在军事指挥上料事如神。鄱阳湖一战,朱元璋舰队被陈友谅重炮攻击,刘伯温眼疾手快,迅速将朱元璋从主舰转移到别处。朱元璋前脚一走,主舰就被炸成了碎渣。这不仅救了朱元璋的命,更是直接决定了他逐鹿群雄的胜利。

朱元璋曾夸奖说,刘伯温的天文没人能懂,在他来我这儿之后,每场仗他都有功。你想想,每场仗都有功,这比诸葛亮还厉害。大明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天气大旱,刘伯温发现太白金星在紫微星环出现,这是不祥之兆。于是她赶紧向朱元璋进谏说,皇上要下诏说自己有罪才能缓解啊,结果朱元璋听了,刚下罪己诏,天上大雨如注,神了。还有一次,朱元璋梦见一个人头上有血,用土盖着的,于是就想杀一批犯人来应验这个梦。结果刘伯温说,这是祥兆,意味着陛下要得一块土地了。结果没过几天,海宁归顺,朱元璋开心得不得了,将所有囚犯都给放了。之后,刘伯温更是提出恢复军屯法和府兵制,在缓解百姓负担的同时增加国家兵员,这让朱元璋统一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种种的表现都让刘伯温的地位达到顶峰。

但此时,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开始暴露,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和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集团开始权力斗争。淮西集团是朱元璋嫡系,自然深受信赖,而浙东集团的名称宿将也不在少数,朱元璋哪边都不想得罪,就放任他们斗争,因为他知道这种斗争可以让两个集团互相牵制,最后自己坐收渔翁之利。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最为人诟病的就是猜忌,他时刻都觉得这些开国元勋们权力膨胀,在他身边呢,就像是一颗炸弹一样,斗吧斗吧,一个把一个弄死最好。这种事情,刘伯温是不屑于去斗争的。但李善长实在不厚道,他手下的人贪污,被刘伯温逮了,他自以为刘伯温和他有交情,就想寻思枉法。刘伯温当然不肯,她是来为国家效力的,不是来交朋友的。而且当时天气大旱,正需要杀个贪官抚慰上天,于是他杀了这人。结果呢,一下子惹恼了淮西集团,尤其是李善长的狗腿子胡惟庸。更是四处搜集刘伯温的把柄来给朱元璋打小报告。朱元璋听着听着呢,就烦了,对刘伯温也是多有指责。刘伯温受不了了,前面我们说过,他遇到这样的事儿,想的就是辞官归田,于是他就辞职了。刘伯温以为自己就此能躲过纷争,但却不知道犯了政治斗争中的大忌,如果你不把敌人搞死,敌人就会把你搞死。他辞官后,胡惟庸更是像和尚得了儿子,对刘伯温的指责只增不减,刘伯温的形象也在朱元璋心里日益恶化。 最后一次,胡惟庸对刘伯温使出了杀手锏,她上报朱元璋,说刘伯温要盖新房子,朱元璋也没觉得有啥意外的,说盖就盖呗。可胡惟庸又说,那地方这块儿有王气的地方,还说这块地方呢,是刘伯温抢来的,朱元璋率先想到的就是难道刘伯温想造反?于是他直接夺取了刘伯温所有俸禄。刘伯温真的想造反啦,天地良心的王气这东西,你说有它就有,刘伯温有什么本事去造反呢,刘伯温累了,她已经60多高龄了,为了大明,他累得满身是病,他已经不想去争这些是是非非了。

可朱元璋却做了件意味深长的事儿,他派了胡惟庸去给刘伯温送药,刘伯温也没多想,喝了药,结果过了三个月,病情急剧恶化。朱元璋听后又直接把他赶回了老家,而亲自给他写下君子绝交,恶言不出,忠臣去国,不洁其名,这样意味深长的话。洪武八年5月,在忧郁和病痛的折磨下,刘伯温去世,享年65岁。刘伯温的名声就这样毁掉了吗?并没有,洪武13年胡惟庸案爆发,朱元璋这时才想起刘伯温曾这样评价胡惟庸,他就是一个疯癫的马车,迟早有一天会翻掉。朱元璋后悔的都要捶胸了,但那又怎样呢?人已经死了,为了弥补自己的缺憾。朱元璋颁布告令,刘伯温子孙世世代代承袭伯爵俸禄。纵然历史被清算,纵然平冤昭雪,可大明依旧失去了这样一个贤者,甚至是神人。这是朱元璋的昏招,是大明的损失,更是刘伯温一生最为窝囊的结局。踏实侍奉原主,没有那些狭隘的民族主义,心系百姓,心系天下,这已经比一些官员甚至是统治阶级高尚万分。然而,时局所限。刘伯温呢,也就这样终其一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鄱阳湖大战中,刘伯温如何帮助朱元璋除掉陈友谅,成就帝王大业?-今日头条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刘伯温死前留下遗言:“九世方兴”,百年后他的九世孙袭爵诚意伯
刘伯温神机妙算,履建奇功,为何没当上开国宰相?
朱元璋得五大谋士相助,放牛娃也能称帝夺得天下!
此人比李善长有谋略,比刘伯温还聪慧,佐朱元璋夺取天下,抽身而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