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引、动、展、评、考”课堂教学模式
作者:王琪荣 
  长期以来,我校学生生源较差、素质不高,如果教师用灌输式教学,则教学效果更差,不易出成绩。我们通过对我校的生源状况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寻找如何调动我校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因素。我们通过对我校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课堂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对课堂教学低效个案的分析和研究,找出与高效教学的差距。我们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遗忘先快后慢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结合我校近年来生源特点,构建起符合我校教学实际、便于操作、易出成效的 “引、动、展、评、考”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引、动、展、评、考”课堂模式的主要内容
        本课堂教学模式是根据学习金金字塔理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设计的,结合传统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发展、完善和补充,便于操作。把班上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六人一组,围着坐好,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编号,便于交流讨论。
      “引”是指引导,用小组讨论达成共识或板书给学生下达学习任务,必要时给予引导提示,这其中主要体现精讲。不讲学生已经学会的知识,不讲学生能学会的知识,不讲学生怎么学也学不会的知识,讲学生学习过程中易混、易漏、易错点,讲学生想不深、想不透、重视不够、想不到的点,讲学生自己解决不了、小组也解决不了的东西;“动”是行动,主要是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独立记忆、独立做题、独立自学、小组讨论达成共识等。这其中讨论的时间一定要短,3分钟左右。通过“动”让“静态”的课堂变成“动态”的课堂;“展”是指批量展示,教师随机抽一个号,各组该号学生到黑板上进行展示,把小组讨论达成的共识展示在黑板上,展示相关要点,可以是一个要点、一个单词、一个题的方程式或者答案。教室的前后都有黑板,展示时前后黑板都可用。展示的时间要短,不要超过3分钟;“评”是指评比,在教师主导下师生对各组展示内容进行五分制评分、记录,如果展示得不完美,则教师加以补充完善;“考”主要是指当堂测试,在作业本上独立、限时、闭卷完成。试题可以是课本、教辅等上面的题,不抄题直接做在作业本上。考后给学生对详细答案,然后组内讨论,最后组长汇报,还有那些需要教师讲,或者教师公布答案、组内互改,或者教师公布答案、学生自改,或者课外老师批改,下节课讲评等。
        周末表彰:周末晚夕会由班主任根据一周各组得分进行表彰。
        期末总结:期末由班主任把各组得分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不是每一堂课都要严格按“引、动、展、评、考”课堂教学模式来完成,可以根据这节课的具体情况执行其中的某几个环节。课堂上不一定要按照“引、动、展、评、考”的顺序来进行教学,要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所上课型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科分层推进。如高    一、高二主要是新课程学习,可每个环节都使用到,高三主要任务是复习可以主要使用“引”、“动”、“考’三环节。例如,我校高三下学期,采用了“考试一天,上课一天”的做法,而且先考后讲。实践下来,学生比原来“苦”,教师也并不“轻松”,教学效果相对较好。
        二. “引、动、展、评、考”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内容
        学习金字塔理论中讨论、实践、教授他人是主动学习方式,学习效果较好,这是提出“动”、“展”、“考”的理论根据,而听讲、阅读,声音和图片、示范是被动学习方式,效果相对较差。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理论是提出当堂“考”。在建构主义理论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帮助者。学习是在原有知识结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的过程,被动的接受和灌输是没有意义的。由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动”、“展”、“评”的依据。
        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而设计课堂。以学定教,教服务学,学教相长。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动态方案为本。着眼学习的实际起点,根据这个起点编制有助于学生学习潜能开发的学习目标。把传授书本知识服从、服务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可持续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以一定的静态设计为基础,根据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反馈情况再做出动态的、实时的调整。
        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本模式主要有以下创新点:
        1.以学生主动学习为特征。由传统教学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由原来学得少转变为学得多,由原来的兴趣不浓向热爱学习转变。
        2.以学生合作学习为特征。由传统教学是学生独立学习,转变成以小组学习、集体学习。单独学习效率低,合作学习效率高。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合作学习,只有重大问题、困难问题、困惑问题才能纳入小组合作学习。
        3.以学生参与式学习为特征。学生多种感官同时使用,多种活动协调进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
        4.以探究式学习为特征。在课堂上,学生可相互讨论、共同探究困难、困惑的问题。
        5.以学生实践为特征。“动”、“展”、“考”都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实践性,实践检验是“引、动、展、评、考”课堂教学模式最大的亮点之一。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经常运用的知识,记忆是深刻的。从神经生理机制方面来看,知识运用越频繁,大脑皮层留下的痕迹就越深刻,暂时神经联系也就越牢固。运用的次数多了,学习者记忆的抽象信息符号与对应的实践活动之间,会产生紧密联系的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记忆信息便容易提取出来。
        三.实践“引、动、展、评、考”课堂教学模式取得的成效
        课堂教学改革这一段时间以来,教师讲授的时间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多了。课堂上同学之间团结协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现在,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了。这一教学模式在我校得到了教师的肯定、学生的欢迎,受到社会的好评。“引、动、展、评、考”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师教得轻松、愉快、幸福,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快乐。
       “引、动、展、评、考”课堂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会了正确认识和评价他人,逐步克服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被动局面。每个学生都获得了平等参与学习的机会,学生获得表现的机会相对较多。学生主动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动口、动手、动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习惯得到了扭转。
        教师要注意小组合作学习要提高实效性。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形式上让学生简单地围坐在一起,教师下达学习指令后,要让小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和责任意识。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到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进行合作学习,只有重大问题、困难问题、困惑问题才能纳入小组合作学习。
      “引、动、展、评、考”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地改变了学生安静地听教师讲课、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效率低下、学生参与面不广的现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被动学习转变成了主动学习,提高了考试成绩。“引、动、展、评、考”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校创造性地提出并使用了“引、动、展、评、考”课堂教学模式,高考成绩大幅度提高。2013年、2014年高考成绩在原来的基础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学校进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引、动、展、评、考”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十分有效而又容易操作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用好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质量就一定会迈上更新、更高的台阶,就一定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无法之法,乃为至法。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教学方法,这就是最好的方法。教学有模,但无定模,贵在得模;无模之模,乃为至模。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这才是最好的模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案导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结题研究报告
初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关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初探
即墨28中高效课堂改革之一
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