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
  摘要     实行新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教学。教育理念是灵魂,教师素质是根本,课堂教学是核心,如何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核心,寓教于乐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本文从在需求满足中求乐趣;在学科价值中求情趣;在目标追求中求志趣三个方面,阐述了这一主题。

  关键词:  兴趣    有效课堂教学
  一、有效教学的研究背景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
    所谓“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的成就感或者说是愉悦感,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课堂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有效学习主要是指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这也是我们要着重发展的学生的学习活动。
  二、抓住课堂这个中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关键。
    2.1在需要满足中求乐趣
    学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这个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因此学生不仅仅是我们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重要资源。
    学生的经验是一种资源。学生的经验实际上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和社会阅历等,这是我们教学的起点,因为新知识的获取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脑设计的方案、动手制作的作品,其获得的体验要比教材设计的、教师制作的更深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是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的探究活动,就不要用教材中的范例或教师的经验来代替。通过这样、那样的形式,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让他们的经验再现,帮助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在大环境里学习、体验和探索。在活动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长才干。在这样的活动和实践中,既满足了每个学生的个性需求,又给每个学生提供探究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合作、自主探究、发现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乐趣,让个性得到充分张扬。
    如在教学《水资源》一课时,我们仅立足于教材来展开教学。教材中供学生使用的资源可操作性不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反面假设: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淡水我们的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引发学生的想象,展示非洲等地缺水的图片,自然生成没有淡水资源就没有生命的结论。于是,水资源对于人类以及其他生物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这时教师如能结合每天洗脸用水状况,联系公益广告升华到每年每人节约109浴缸水。再结合学校的“长明灯、长流水”学生就能从自己身边的地理,切实体会到水资源的重要,自主节约用水,共同建设节约型社会。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进而,我们生活生产过程中,如何对待水-----这种资源?自然生成节约用水之类的答案。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满意、愉快、喜爱的情绪,学生才愿学、乐学。可见,乐趣对人的认知和学习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过度的兴奋也会给学习效率产生干扰性影响。这个尺度需要老师掌握好,适度调整。有时还要保持适当的紧张度,对提高效率,增强竞争能力有积极意义。有乐趣才能有兴趣。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时,就会很投入,而且印象深刻。有趣才能乐学,乐学才会高效。莎士比亚说过:“学习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之好之,方能主动学之,潜心攻之。可见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2在目标追求中求志趣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学生开始时就知道教师期望他们做什么,那么,他们便能更好地组织学习。”因此,目标是一堂好课的统领。
    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重新“激活”书本知识,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状态”。教材中所提供的教学资源仅仅是表面的,虽有“广度”但“深度”远远不够,就需要我们在教材的基础上去挖掘、去领悟、去创造性地使用。因此,教师在学习流程顺序、活动的设计、信息的呈现方式、图表数据的使用、探究问题的抛出及针对练习的数与质等,在教学中如何安排,必须经过反复考虑,明确教学的目的性。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乐于探究、乐于学习,在探究中逐步深入,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与提高能力的方法,从而产生成功的愉悦与持续进取的动力。教学时能使学生始终处在“问题提出——问题求解——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在学习中也能有的放矢,而不是盲目地学。教学中明确给出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每个地区都有着丰富的乡土资源,把本地资源引入课堂,贴近学生生活环境,发掘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本土资源,把它带入课堂。在《仪征旅游地理》设计中,我们把本市的乡土资源通过自然、人文环境、乡土特产、家乡风景的形式表达出来,寻找一些具有代表性但都不失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如本市的名人、家乡有哪些好吃的土特产、家乡有哪些风景美丽的名胜……同学们在浓浓的家乡氛围中,欣赏着家乡的美景,瞻仰着家乡的名人,品尝着家乡的美食。多情的言语流淌出生动的文字,五彩的图片绚丽出精美的蓝画,灵巧的双手制作出个性的作品…… 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也在一次一次地漫溢、铺展。在学生的幻灯片作品中看到:“我从不知道,家乡有那么多的名人,有那么多特色土产。”“家乡也有像古诗所表达的‘霜叶红于二月花’那样的美景。”
    通过乡土资源的开发,实实在在地让学生感受到了我们家乡的人文气息,感受到了我们家乡的物产丰富,感受到了我们家乡的美丽风景。对于学生的评价也不仅仅停留在了文字表面,而是对家乡的关注与热爱,进而形成一种对名人的崇敬,对家乡美丽环境的热爱之情,上升到了一种情感的高度,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3在学科价值中求情趣 
    有效的课堂教学过程,如同一首优美的旋律,节奏明快轻松。紧张时高潮迭起,低回处凝心聚神。课堂中采用文字资料、数据表格、统计图形、景观照片等多种多样的信息呈现方式,学生不断变换使用信息获取方式。阅读、思考、讨论、绘制图表、练习等活动有机穿插,精彩纷呈。给学生以思考、创新、表现自我、体验成功的喜悦,促进他们生动、活泼、自主的学习。比如“洋流”一节的学习流程安排如下:

   (1)激趣资料:二战中德军自如地进出地中海。

   (2)自主学习:洋流概念与分类。

   (3)读图分组讨论:洋流的成因与分布规律。

   (4)动手绘制:太平洋主要洋流运动线路。

   (5)深度探究:你还发现了什么?

   (6)事实探究:同纬度的英国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天气为什么不一样?

   (7)深度思考:世界渔场的形成原因。

   (8)比较分析:哥伦布第一次与第二次航线的时间差异。

   (9)现实扫描:希腊“威望”号油轮在西班牙西北海域触礁,发生原油泄漏的影响。

   (10)归纳小结:学生上台总结发言。

   (11)当堂测试:小练习。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给学生提供动手、动口、动脑及相互协作的机会,安排有序,节奏明快,赏心悦目,情趣了然,学习效果显著。
   多尔认为后现代课程应该是一种开放的系统,课程组织需要考虑到发展、等动态因素的存在和影响,构建一种“生成性的”而不是预先设定的、不确定的但却有界限的课程。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社会需要选择学习目标和内容,并能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不断调整,以课程内容为媒介培养学生的方法和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提供方法和工具,用今日的课程为学生明日的发展奠定基础。我个人认为预设与生成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课堂互动性、实践性很强,光凭一本教科书,
一些课本上的实例,远远达不到新课标所预期的目标,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证明,教师必须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明确目标,精心预设,使用好新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主性、创造性,运用新课程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开发出更多的课程资源,运用更多具有现实的、生动的、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来灵活调控课堂教学,以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学生的兴趣一般是不会持久的。如何能让学生保持持久的热情,对每一个新问题都乐于主动探究?这是我在每一节过程中反复思考的问题。一节课要解决多个问题,对每一个问题,均设计一种激趣的引入方法,让学生乐于探究。地理课堂中引入激趣的方法很多,利用时事新闻引入,利用生活实例、身边的现象引入,利用名人诗词、民间谚语、漫画引入等,但都要讲求科学性、针对性、适当性原则。如学习天气系统时,可引用“凤凰”台风对我国的影响;讲述水污染时,可结合太湖绿藻事件、吉林石化厂爆炸事件;在水循环知识的学习中,可让学生先思考“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是否有科学性错误;在学习月相变化时,引用“杨柳岸晓风残月”、“月落乌啼霜满天,夜半钟声到客船”推测出大概是农历何时;在分析垂直地带性变化规律时,可引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引导学生思考;等等。在分析环境、资源问题时,还可利用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漫画,作为解决相关问题的引子,学生往往热情高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大大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正如心理学家研究的那样:兴趣和爱好是一种同愉快情绪相联系的认识倾向性与活动的倾向性,它能推动人学习科学知识,追求真理,形成熟练的和技巧。

                                            ( 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高级中学 王聪 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数学课堂上轻松学习
联系生活实际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40条建议
“好语文课”该“好”在何处?
浅谈“电子白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