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课堂教学的几个关注点

语文教师的工作中,最重要的当属课堂教学,下面,想就此谈谈几个关注点。

首先,明确语文课教什么。

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们要着力培养的,它包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习惯,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高尚三品德修养和正确三审美情趣,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注意学习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进行体验与反思。从而使学生具有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

语文能力可以简化成为三个词语:积累、思维和表达。

积累主要指知识的积累和语言的积累;思维就是要对文本有基本的、正确的理解,并能有个性化的解读;表达要求语言在简明、连贯、得体的基础上,优雅、生动和富于思辨性。

明确了语文课教什么,就要正确地设计教学目标。

目前的现状是,很多教师不重视目标,缺乏目标意识,课堂显得凌乱而琐碎。有的虽然有目标,但往往是贴标签,或不论课型,不管内容一律贴标签,冠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虽然目标呈现的方式有多种,也可以隐去,但教师心目中必须要有目标意识。

在这方面,许多老师做得很好,例如,阳泉市荫营中学王纬明老师教学《江南的冬景》,其教学目标为:

1.筛选、归纳作者笔下江南冬景的特点。

2.较深层次分析、探究作者写景的“神奇”之处,看作者如何巧妙点化使景物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3.深层次理解作者笔下江南冬景与江南人的关系,进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可以看出,以上三个目标也是围绕三维目标设计,但却紧扣写景散文的特点,层层深入,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梯度。

再如平遥中学赵志刚老师教学《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目标定位为: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对古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释。

2.积累重要文言词语的特殊含义,能翻译出特殊句式的意思。

3.用内容来解释题目中的“始得”和“宴”的含义,并分析其意味。

简略的三句话,体现了文言文教学既重“文”又重“言”的要求。

以上是高中教材目标设定举例,再列举两个初中的例子:

一是介休教研室张蕊云老师教学郦道元《三峡》的教学目标:

1.多形式朗读课文,理解文意,欣赏三峡的壮丽风光。

2.品读课文简练生动的语言,学习动静结合、张弛有度的写法。

她设计的是诵读教学目标,因此确定采用“多形式朗读”的方式。

再看乡宁二中王革妮老师《信客》的教学目标:

1.解读“苦”和“信”,把握信客的人物形象,了解其职业特点和职业道德。

2.赏析课文质朴而典雅,精辟而畅达的语言。

3.对诚信有更深刻的认识,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这个目标通过对人物形象的了解,对语言的赏析,最终达到训练思维、学习语言、正确做人的目的。

那么,设计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第一,要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既有总体目标,又有分学段目标;高中阶段则是在总目标下,又分别对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设立了目标。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认真研读其精神,认真思考如何在教学中落实的。

第二,要明确教材结构和研读文本。无论初中教材还是高中教材都有不同的版本,比如高中教材的苏教版,必修课程五个模块,每个模块由四个专题组成,每个专题有主题,围绕主题组织若干篇课文,且有学习方法提示,或“活动体验”,或“问题探讨”,或“文本研习”。专题内部层次性也非常明晰,作业设计和写作又紧密结合了专题的内容和活动方式。

对文本要深入研习。尽管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选择精读、略读或任意组合,但总要引导学生认真地研读文本,因为没有准确深入的理解,就不会有正确而有效的教学。很多专家已经有研读文本的专著,比如钱理群先生的《名作重读》,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等,都是我们研读文本的好的范例。

当然,对文本,关键还要有我们自己的理解。比如必修二的《我与地坛》,阳泉一中张一鹏老师在教学设计前,首先对文本有了如下的理解:

学习本文,不仅要细心体会史铁生对地坛独特的审美描写,体会他独特的语言风格,注意情、景、理的高度和谐的融合,更要获得一次生命和灵魂上的洗礼,理解作者对“死亡”的认识,体味作者对“生命”的珍爱。

对高一学生而言,这篇散文不太容易引发共鸣。原因有二:一是不会有史铁生年轻时突然残废时苦痛的体验,一是不会认真思索生命、甚至思索“死”。如何拉近史铁生与学生的距离,如何让学生更快地入境,是教师需要解决的头等问题。

学习这篇课文,要使用“贴近文本、以文解文”的方法,从探讨“我”的处境入手,弄清楚“我”与地坛的关系,进而探究“我”在地坛中获得了哪些生命的启迪。

第三,设定目标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生层次不一,面对他们该设定怎样的教学目标?要考虑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桃子,这样他就有了信心,太难,终究达不到目标,就会灰心;太易,也会对学习失去探究的兴趣。班与班之间,学生基础不一,应该根据实际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引领学生进入课堂教学和文本情景之中,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学习中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第四,设定目标要体现语文味。我们上的是语文课,文学作品可以有语文味,其他文体的课文也不例外。比如讲语言运用,其中的修辞方法,如对偶句、比喻句、排比句等等,都可以选用精美的句子引入,从而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使看起来学生写不了,教起来不大容易的现代诗,也应该想方设法选择恰当的突破口。我们常常说,有的课没有语文味,除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存在欠缺,还有就是设计上出了问题。

说到底,最重要的还是对课堂上“过程与方法”的设计。

比如学习《江南的冬景》一课,王纬明老师首先运用了优美的语言进行课堂导入:

一缕清风,一片悠云,一份随意,感受梦里水乡的风姿绰绰;一杯香茗,一窗碎月,一份闲心,细读江南文化的古韵悠悠。对于我辈生活于北方的人来说,江南是一种魅惑,这种魅惑首先就体现在江南的四季。江南的四季各有风韵,今天,我们就走近江南作家郁达夫,来细加品味他笔下的《江南的冬景》。

第二步,引导学生从阅读中读出作者的感情;

第三步:解读题目中的“江南”,让学生明白这里的“江南”指哪里,不指哪里。

第四步:赏冬景,析手法。这是课堂学习的重点。

第五步:品情感,悟关系。这是学习的升华,从品析江南冬天的美景,上升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高度。

总结的话语也设计得很有韵味:

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最缤纷多姿的。烂漫春光里有诗意,萧瑟秋风中有诗意,夏日骄阳下有诗意,寒冬冰雪中也有诗意。只要你善于生活,你会在清晨的朝阳中发现诗意,你会在林中的鸟鸣中感受诗意,你会在枫叶飘飘中寻找诗意,你会在溪水潺潺中倾听诗意……

这样,过程与方法就显得十分明晰。

当然,课堂有效的核心问题是要有落实的意识。

如何落实?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环节。课堂学习效率低下是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课堂教学环节过于繁琐。一节课,教师能组织学生把一两个问题解决好就可以了,不必为面面俱到而处处浅尝辄止。张一鹏老师上课常常只设计三个主问题,一些小的问题贯穿在主问题中解决,这样,课堂环节非常明晰,重点自然会得到彰显。

再就是引导学生动笔。课堂上的“动笔”,决不仅仅指听讲时记笔记,而是指学生在一定的思维过程中进行表达训练,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增加思维量,便于教师发现问题后及时调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表达更具个性特点,能强化表达能力,也可以减少学生的课后作业,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动笔”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比如:记录下老师、同学或自己的精彩表达,为了小组合作而提前写出的内容,对课文或问题思考后整理出来的内容,课文学习中要求通过想象联想续写的内容,学习之后结合实际迁移表达的内容。比如学习了课文《最后一片常春藤叶》,要求写出贝尔曼在狂风暴雨的夜晚画常春藤叶的情景,再如乡宁二中的学生学习了《济南的冬天》之后,写了乡宁的冬天的短文。有个学生是这样写的:

乡宁的冬天,和北方城市的冬天是一样的:冷。

晚上,室外的温度已经降到零下十几度,滴水成冰。而室内的温度却很高,这样窗玻璃上就会结上一层水汽。早上起来,这些水早已冻结成冰,组成了各种各样的图案:有树叶状的、有条纹状的等。这些图案组合在一起,还能形成图画呢!有的薄,有的厚,有的密,有的疏。远看看不出什么,可是如果仔细观察,细细品味,还真是别有一番趣味呢。它就像薄薄的纱衣一样,有的地方稍厚一点,有的地方薄,透过阳光可以折射出一片晶莹的白光,往往每件衣服的质地也不相同,有的厚,用的是棉布,有的薄,用的是蚕丝。总之,它不单单是结在窗玻璃上的冰,它其实就是一件件艺术品,是大自然雕刻出的奇特的艺术品。

另一位学生的短文是:

走过春天,体味是潮气;跑过夏天,感受是热烈;赏过秋天,目睹的是萧瑟;迎来冬天,满怀欣喜。

一阵风吹过,兴起了一层薄雪,那是大自然在翩翩起舞,是冬天的舞会开始了。一切都开始沸腾。

几个孩子从屋子里钻出来。嬉笑着,打闹着。吱吱的在雪地上映出可爱的脚印,把小手伸出来抓一把白雪,软软的,凉凉的忍不住尝一点,孩子们真的努起小嘴用舌头卷走了一点,觉得浑身舒服。看见一个小伙子,偷偷操起一团雪,准备扔,却没有防备一个雪球打在自己的脸上。于是打闹声更响了。回忆是幸福的温馨的。

乡宁的冬天美的纯真,美得洁净,美得白璧无瑕。

乡宁的冬天真是太美了!

除了以上几方面的内容,还可以写出课堂学习中的疑问。课堂上的“写”不能长篇宏论,不必占用学生的专门时间。这个“写”的目的是落实课堂学习的结果,强化思维、训练表达、积累思想。强调课堂上的写,决不是不要讨论,不要发言,更不是说所有的问题都一定要动笔。而是一节课如果连一次有思维质量的“写”都没有,显然是有些遗憾的。

最后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这里不包括课堂上简短的纸笔答题测试,仅指教师对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生表现的评价,这个评价至关重要,一定要做到科学性、有效性。比如对学生无意识或模糊的理解要加以提点,使其清晰化;对学生表达不准确的回答,要引导其规范化;对学生忽略或者遗漏的地方及时提醒,引发其进一步的思考,以达到深入和成熟。

当然,要真正搞好课堂教学设计,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全方位地提高语文素养,最关键的还是教师的成长和教师的素养。如果大多数语文老师都能成为王栋生老师所说的“思想者”“学习者”“实践家”和“写作者”,我们的语文教育就有了希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语文教师如何走向深度备课
从“教课文”向“教语文”的转变
浅谈语文有效教学的几点策略
语文教师如何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
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原因及对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