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禅生活化的禅意
禅生活化的禅意
2010-11-30 19:10

   自古欲求佛欲参禅悟道者,多要出家。然而今天的禅却在很多红尘中人的生活中若隐若现,无处不在。禅从传入中国后,最初的那些僧人要出家,净六根,每日诵经、打坐参禅,随后有了多种形式的发展,因形式的不同而又有所谓的山林禅、丛林禅、文字禅、狂禅,发展到了今天又有了生活禅,最有代表性的恐怕要数台湾著名的散文作家林清玄的观点:“一心一意即是禅”。大家所熟知的神秀与慧能写佛偈的故事,神秀写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其实提倡的就是一种勤修苦修,而慧能写的“菩提本非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提倡的那种超脱物我的悟,就使得参禅不必勤修苦修,而只要悟就行了。这大大减少了参禅在形式上的难度,使得有慧根的人有了参禅的捷径。这是一种由外在的形式的勤修苦修转向内在形式的心灵的顿悟的变化。而实际上这种内化看似简单化,却拔高了对人的性灵慧根的要求。这是暗合了迦叶灵山会上拈花一笑即悟道的精神的。这种内化它冥灭了“菩提”是“树”,“明镜”为“台”的是非观念,跳出了“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的物我局限,使人超脱了一些,出于一种“空”的境界中,本身就是佛法的一种真谛的体现。

慧能六祖把参禅在形式上简单化之后,禅就逐渐普世化了。后来禅道明确说坐禅如赶牛车车没动而去鞭车一般是徒劳无益的,是不能参悟的。后来又出现了山林禅、丛林禅、文字禅、狂禅等等之后,参禅连最基本的形式——出家,都不是必须的了。我们可以看到魏晋的那些文人,或寄情山水,或危坐谈玄,或狂言狂行,都自溢出一种禅意。更有陶渊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与佛家的不立文字的精神息息相通。到了唐代的王维,礼佛参禅更虔诚更明显了,如他的诗《山居秋暝》中的“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已然显得超脱了。但在世俗之中,他还是一个生活优裕的“王孙”。到李白的清新自然,寒山诗的俚俗,到后来苏轼的旷达,苏曼殊在感情上的挣扎,林清玄的一心一意即是生活的禅,到新兴的现代禅,茶禅,瑜伽禅等等,禅不再需要出家,不再需要苦修,不再需要坐禅等等了。禅渗透了生活的点点滴滴。对于禅的这种生活化,有的人认为禅被降格了,而且偏离了禅的正道。但也有人认为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禅得到了发展。那么到底是偏离了禅的正道,还是得到了发展呢?我觉得应该看在这一过程中禅的精神要旨是否得以继承。

首先在这一过程中变化最大的是形式,而我觉得不管是坐禅,还是品茶,亦或是一心一意的生活,那都是悟禅的一种凭藉,如神秀等“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的苦修派,居然也会为衣钵而追杀慧能,这首先就是一种“平常心”的缺失,其次这与凡间的屠夫亦有何别?更重要的是这与佛家的杀戒相违背。可见形式上做足了功夫,也不见得到精神上的领悟。但生活禅,于世俗之中,却能超然自得。想当年迦叶,据说他生前和一个女子终身相依,出位夫妻,入则各自洁身自好,也是一种生活的禅意吧,像百丈怀海,被马祖用力拧痛了鼻子,他就大哭,同室的僧人去问马祖怀海为什么哭,马祖说他悟道了,那僧人回去跟怀海说了,他一开心就大笑。在他继承道统之后,还立下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劳动原则,这也是一种生活的禅。既然禅讲究超脱,为什么要有出家入世的区别,为什么要有坐禅与喝茶的区别,由此推之,为什么要有生活与禅的区别呢?这问题就像为什么“菩提”就是“树”,“明镜”就是“台”呢?又像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一样愚昧。

可见对悟道了的人来说,生活即是禅,禅即是生活。也许这就是生活禅的禅意。不过这只是我一介愚女子一般见识,更何况已落了粗陋的言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参禅的三重境界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低级思考者”真实写照:懂得挺多,做事没辙
季羡林: 作诗与参禅(三)
神秀和慧能:道还是那个道,修看你如何修
梧闽札记:禅意 太武凡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