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活着》读后感

读书笔记

写一篇读书笔记,是余华的《活着》,看书和看电影带来的感触不一样,看过电影后再看书,又是一番滋味。

《活着》,我是先看的电影,是葛优演的,有些荒诞,有些感动,是一部好电影,仅此而已。

前一段时间买了这本书,想着充实我家的书架,就把想看的书买了一部分,这本书也看了两遍。

而立之年看这本书,更多的是感动,夫妻之间,家庭之间,生活之间的那种感动。

看完后,我和作者意见一致:作者写下了高尚的作品。

下面是摘抄部分:

关于灵感:

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那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理解了世界。

内心很多时候不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是封闭的,只有写作,不停的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灵感来临时,大多是长时间的思索之后突然的出现,是一种狂喜渴望记录的状态。余华说可以通过不断的写作,不停的写作,才可以使内心敞开,才会认识自己的内心,进而认识这个世界。

关于生活在他处:

优秀的作家处于与现实紧张的关系中,只有当现实处于遥远的状态时,作品中的现实才会闪闪发亮。人类无法忍受太多的真实,过去的现实,充满了魅力,它已经蒙上了一层虚幻的色彩,里面塞满了个人想象和个人理解。真正的现实,也就是作家生活中的现实,是令人费解和难以相处的。

作家的使命:

一位真正的作家,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的高尚不是单存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那种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为何要写作《活着》

听到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

余华评价《活着》

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我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

后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余华的5个写作建议,教你如何成为作家
私生活·思想如月光一样流淌
细读余华《活着》(一):生活总是沸腾而蓬勃的,文学的力量就是找寻世界的尽头,找寻灵魂的细致慰藉,找寻生活的意义和无意义
跟着余华学写作
【图书评论】余华:布尔加科夫与《大师和玛格丽特》
《活着》书评——活着只为活着【珞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