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底村老林记/薄海岚

山底村老林记

原创:薄海岚

            一

山底村,坐标鲁南地区,依山靠水,温暖向阳,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她背依雄伟的大山,东靠宽阔蜿蜒的河流,北邻伟大领袖批示过的“好例”之村——厉家寨。村中所居者大多是薄姓人氏,另有少数厉姓及朱姓村民。

星转斗移、日月如梭,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从古至今,历经了近千年的世事变迁,见证着沧海桑田的巨变,让一代代勤劳的家乡人民在这片热土上成长、生活。

掀开历史的书页,在断简残篇中追寻祖先的足迹,感叹着漫长岁月中那些不寻常的过往。

          二

追踪溯源,考究我村之本源,作家薄法平在写于2007年《始祖考》之文献中,有以下推理断定——

我始祖系参加了宋朝军队北上抗金失败后被迫滞留山东莒州,或因卷入方腊起义失败后无奈远走山东莒州,距今已经870年矣。”

因战乱,我先祖从苏州背井离乡来到莒南,占籍山底,在此植树种地,繁衍生息。

翻阅《鲁南苏北薄氏共谱序续》,篇首记曰:“据鲁南厉家寨乡山底村,薄氏家族谱续有详载,鲁南苏北原本同一始祖,北宋时从苏州府阊阖门外来此。当时吾始祖与王蓟二姓三人拜为异姓兄弟,情同手足,故始祖仅有三子,因王蓟二人无子,(便)将长子与王姓为子。其后人现居大店、狮子口、西河北等村。次子与蓟姓为子,其后人现居慧子坡村。此后,只有三子继承宗嗣,子孙繁衍四传分为四大枝……”

(族谱中记的“蓟”姓,应为“季”姓,是我查阅的版本有误。特此修正。

关于鲁南苏北共续家谱事宜也有着曲折的历史。因两地薄氏原本同宗,先人不忘宗祖,一直想增续家谱,统一南北世系。1938年夏,山底村两位前辈曾骑着毛驴南下,会同苏北宗亲,商定各自先做充分准备,待秋收后共同增续家谱。可是不久,日寇入侵至鲁南苏北,致使此事未能如愿。

建国后,虽然苏北分别于一九六二年,一九八六年三续家谱,但一直念念不忘先人遗愿。

于是,一九九三年,苏北驼峰廿四世振朝公率众二次会于山底村续谱,由我的父亲邀请本村及尽邻近各村本家共三十三人统一议定南北世系,将山底村与驼峰村两家谱序写在一起,又续了四十字,上溯下传共七十世。终于成就该《鲁南苏北薄氏共谱序续》。

关于族谱记载中先祖送子的故事,从小我就听父亲讲过。

父亲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薄季王,一个娘”。他每次讲到我始祖因与王、季二人义结金兰,把亲生儿子送与无后的结拜兄弟之时,总是很动情,让我感受到他的身体里也澎湃着这种重情重义的热血。于是,小小的我心里就会心潮起伏,为始祖的侠肝义胆感动不已。

一脉相承的季、王两姓与我村一直来往甚密。记得父亲任村支书的时候,年年会在村里搭戏台,慧子坡季姓宗亲总会来我村送大戏。

“慧子坡来演大戏了!”那时,每到过年,村人奔走相告,万人空巷。台上黑脸花脸,咿咿呀呀,唱念做打,台下人山人海,笑语喧哗。在没有电视及网络的年代里,村庄里因之而掀起了热闹的高潮。

          二

山底村东南,有一片柏树林,我们称之为老林,是我们始祖的安息之地。

《鲁南苏北薄氏共谱序续》篇末记曰:

“我辈先祖坟茔位于山底村东南村边向阳坡,遍植松柏百余株,其间始祖坟前一棵直径约四尺,至今仍枝繁叶茂,现为国家二级文物。宏观山底村与我祖坟茔,依山傍水、气象万千,置此使人有身居仙境、逝卧福地之感,纵观七百余岁参天古松,伴随我薄氏先祖历代繁衍,不禁联想我先祖唯有德高能护此松。”

山底村薄家之脉瓜瓞累累、枝繁叶茂,四海皆有展伸。

同气连枝兄与弟,千枝万叶归于根。如今,幸逢盛世,每到年节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薄家后裔前来老林寻根祭祖。

他还讲到,清末民初,山底老林古柏茂盛众多,后来砍伐了一些,最后只留了始祖坟前那片没有动。

他的老家在沂南县薄家店子,90年代他听一位八十多岁的老者说,当时山底老家的宗亲,派6人带着20多枚变卖祖林所得的银元,前往薄家店子分享。那是沂南这一枝薄家后裔应得的份额。

不懂当时历史的我听后还有些疑惑,何故先辈要卖树分钱?读完他写的《始祖考》才豁然开朗,文中写道:

“1926年沂莒一带发生旱灾,次年春天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蝗灾,飞蝗蔽日,颗粒无收,一些乡民使用麻袋盛装飞蝗果腹。又恰逢北伐军攻击至沂莒一带,天灾人祸四处蔓延,详情不可细表。1929年蒋冯阎中原大战,莒县莒南一带再遭乱军围困劫掠,百姓断粮饿死者极多。”

当时砍伐祖林中的部分松柏变卖,实属万般无奈之举,山底村族人不仅以此所卖银元来度灾荒之年,并且派人把远迁他乡的薄家店村族裔应分得的份额如数送还。

可以推测,移居其他地方的各枝系后裔,凡有联络者,必定也收到了祖宗留下的这份厚产。

由此可见,历史上我祖林之多,占地面积之大。”

读后,不禁对作者的感慨产生了由衷的共鸣——

“始祖将长子、次子分别送与王、季二姓为子,将幼子留己,此大节大义之举。始祖择定祖林,遍植松柏,使其后裔近千年后依然荫受其福,变卖松柏度过灾年此大智大慧之举。呜呼吾祖!大节大义大智大慧大仁大德之士也!”

在那场惨绝人寰的灾难中,我山底族人在迁居外乡之族人毫不知情的情形之下,派人去各地如数分发变卖祖林所得银元,亦是对先祖之忠义的传承。按当时的交通和通讯条件,又是战乱年代,我先辈远走他乡寻亲送银,能做到如此,亦是实属不易。

因老林的墓碑在文革中遭到破坏,九三年由我的父亲倡议修复,并将祖茔设园林式加以保护。

此事在谱续中亦有记载。

        三

在童年的记忆里,老林是我们的乐园。

那时候,老林里古柏参天,枝繁叶茂,柏树散发着特有的浓郁气息。尤其是始祖坟前的那棵老柏树,如同擎天巨伞,遮天蔽日,荫蔽方圆数十米。每到清明等节日,村人们都会来这里摘几枝柏树条,插在门上,用以辟邪。

那里全无坟冢墓地的悲伤肃穆气氛,是孩子们尽情玩乐的宝地,每天都充满着欢声笑语。孩子们在树上攀爬游戏,在树下追逐嬉闹,还可以猴子一般把双手挂在上面荡秋千,比赛谁能荡得更远。每当走进老林,那份亲切感就会油然而生。

山底村小学学校搬到村前的时候,就在老林的前面。那时候,教室里没有电扇、空调,每到夏天,老师就让我们抱着小板凳,排队来到老林里。

盛夏,老柏树的浓荫下,空气清新,凉风习习。书声琅琅,是学生们在这里朗诵;笔尖沙沙,是学生们在这里考试;锣鼓喧天,是学生们在这里举行六一儿童节的联欢会。

那个时候,小小的我们哪里会懂得,冥冥之中,我们享受着的幸福亦是得到了先祖的庇荫之福。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先祖有德,福荫后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时代的变迁,“风起麦田涌,悠悠天地间”的山底村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新铺的柏油马路与崛起的高楼房屋,人们已经在全新的社区里开始了城市化的生活。

但无论岁月如何变换,无论历经多少沧桑,那近千年的古柏仍然四季常青,巍然屹立于老林。

老林永在。那是我们薄家后裔心中永远的图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版筑家声远 盐梅世泽长——记临沂傅氏家族的故事
安徽徐氏家谱、字辈……
沧县山呼庄何氏族谱谱序(始祖善甫)
原来没家谱的在修谱时怎么算辈数?
东海陈氏祠堂家谱序言
鲁南行(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