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记第十三 周武王


周武王,名发,周王朝的建立者。

周文王儿子很多,其中仅文母大姒所生育的就有十人,长子伯邑考,次子发,三子管叔鲜,四子周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曹叔振铎,七子郕叔武,八子霍叔处,九子康叔封,十子聃叔载。

十人中,最贤能的是发和旦。

他俩随侍于文王周围,谋划征讨,功劳甚大。

所以文王舍弃伯邑考,立发为太子。

武王发继位后,以吕尚为师(尊称为师尚父),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等人为主要助手,继续文王未竟的事业。

文王逝世,安葬于毕。

两年后,武王在毕进行了隆重的祭祀活动,随即带兵向东进发,召集诸侯会师,以便测验自己的号召力。

武王自称太子发,用专车供奉了文王的牌位,声言是奉先君的命令向东讨伐,表示自己不敢擅作主张。

在盟津,武王向全军宣布:“大家都要好好听着!我是个无知的人,只是凭着祖先的圣德,才登上了这个位子。我制定了各种赏罚条例,以督促大家成就大业。”

师尚父左手握紧惩罚用的黄铜大钺,右手拿着白色旄旌,指挥大军渡河。

喊道:“整顿好你们的队伍,按顺序上船过河,延误者斩!”

武王的渡船到河中心时,一条白色的鱼跳上该船,武王俯身拾起鱼,用来祭河。

在黄河边上,天下竟有八百诸侯前来会师。

大家都说:“可以去讨伐纣王了。”

武王说:“你们还不知道天命,怎么可以去伐纣呢?”

于是班师回丰邑。

武王派人去探听商朝的消息。

探子报告:“现在谗人胜过忠良。”

武王说:“还不行。”

不久,探子报告:“贤人开始逃亡。”

武王说:“还不到时候。”

下一次,探子报告:“殷民不敢说话了。”

武王高兴得笑了。

就在这时,殷朝太师疵、少师强抱着商的祭器和乐器投奔周人,其内史向挚也带了商的图册和法器来周。

武王问师尚父道:“这些仁者和贤人都逃亡了,商朝可以讨伐了吧!”

回答是:“先谋划后行事的人能昌盛,先行事后谋划的人要败亡。夏季的树枝可以编筐,冬季的坚冰可以砸开,但时机却难得而容易丧失。商朝的混乱已经到了极点,可以行动了。”

于是,武王通报天下诸侯道:“殷有重罪,不能不讨伐!”

武王召集了三百辆战车,三千名虎贲勇士,四万五千名全副盔甲的士兵。

在正式开拔前,进行占卜。

龟甲灼焦了都没有出现兆纹,蓍草立起来却折断了,筮的结果也不吉。

突然间,暴风雨来临,竟将黄盖吹折,群臣都很害怕。

师尚父说:“干枯的龟甲和朽败的蓍草,怎么能与人相比?”

焚烧掉龟甲,丢弃了蓍草,就带领亲兵先行。

武王随后也向东开拔了。

周王受命第十一年十二月戊午日,周军出潼关,渡过盟津,驻扎于黄河北岸。

诸侯赶来助战的兵车达四千辆。

武王于是作《泰誓》,向全军发布道(译文):

如今的商王纣只是听妇人的话,自绝于天意,毁坏天地人三正,远离自己的亲族弟兄,用靡靡之音取代先祖的正乐。

他沉湎于淫乐,生活奢侈,宫室台榭陂池无数,残暴无比,万民受难,忠良被害,甚至剖开孕妇的腹部取出婴儿。

天神震怒,命我的父亲执行天罚。

我的父亲没有来得及完成,遗命于我小子发。

各位长期观察商朝政事,深知纣毫无悔改之心。

敌对双方如果力量相同,就比较德行。

德行相同,就比较仁义。

他商王纣虽然有亿万臣民,却是亿万条心。

我虽然只有三千臣民,却是一条心。

商王恶贯满盈,天命诛之。

我如果不顺从天命,罪恶就太大了。

你们大家都要支持我,使人世间永享太平。

纣王听到周兵出动的消息,派大臣胶鬲去见武王,问道:“西伯要到哪里去?”

武王回答:“要到殷都去。”

胶鬲又问:“哪一天到?”

武王说:“甲子日。”

二月甲子日清晨,大军进至商都郊外的牧野(今河南淇县南),发布战前誓辞。

武王左手握着黄铜大钺,右手拿着白色旄旌挥舞着,说(译文):

真远啊!

我们这些西方来的人。

喂!我的各个友邦的君主,各位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以及庸、蜀、芜、髳、微、卢、彭、濮的人,举起你们的大戈,排齐你们的盾牌,竖起你们的长矛,我们一起宣誓。

古人说过:“母鸡不能打鸣,母鸡如果打鸣,这一家就要败尽。”

如今这个商王纣,只听妇人的话,不再祭祀天地祖宗,不任用同祖的弟兄。

信用的都是罪犯和坏人,让他们当大夫、卿士,去暴虐百姓,为害商邑。

现在,我恭敬地执行上天的惩罚。

今天作战,前进六步七步就停下来,对齐。

大家要努力啊!

击刺四次五次六次七次,就停下来,对齐。

努力啊大家!

在商郊打仗,要像虎、豹一般勇猛,像熊、罴一般有力。

不要击杀投诚的敌人,让他们为我们西人服务。

努力啊大家!

你们如果不努力,我可是要杀死你们的。

纣王集结了七十万军队前来拒战,双方战车在牧野摆开。

武王派遣师尚父带领一百名勇士,先行向敌军发起冲击。

大军随即全线出动。

纣王的军队虽多,却都不愿替暴君卖命,内心里无不盼望武王赶快打过来。

武王的兵车从中军冲出,纣王的军队马上倒转戈矛,击刺顽抗的商军,为武王开路。

纣王见全军溃败,立即掉转兵车逃跑,登上鹿台,自焚而死。

战斗结束,武王手持大白旗指挥诸侯军队集合。

诸侯们都走上前对武王跪拜,祝贺讨伐残暴天子取得完全胜利,武王也向大家作揖。

诸侯大军胜利进入商都,城中百姓全都到大路两旁观看。

武王的手下向商民们宣告:“上天降给大家美好!”

百姓都朝武王跪拜致礼,武王也向商民答拜。

王车驰入鹿台,来到纣王死的地方。

武王亲自持弓向纣王尸身连射三箭,下车后又抽出佩戴的轻剑,击刺纣王,再以黄钺砍下纣王的头颅,挂在大白旗的顶端。

来到纣王的两个宠爱妃子的住处,见两人都已上吊自杀。

武王又向二妃尸身各射了三箭,用剑击刺,用铁钺砍下她俩的头颅,挂到小白旗顶端。

武王回到军营,并无喜色。

他问师尚父:“怎么对待商朝的士众呢?”

师尚父答道:“喜欢那个人,连那人屋上的乌鸦也喜欢。憎恶那个人,连那人的手下人也憎恶。把他们全部流放,一个也别留下!”

武王说:“不行。”

召公建议道:“有罪者诛,无罪者免。”

武王说:“还不行。”

周公发表意见说:“让他们各自回家,种自家的田地。不管新人还是旧人,只要是仁者都与他亲近。”

武王说:“善哉!”

第二天,人们早早垫平了大道,整理了社庙和商王宫廷。

一百名勇士手擎九旒云旗,分乘兵车,威风凜凛,从军营里出来。

叔振铎奉陈常车,周公旦持大钺,毕公握小钺,夹护着武王随后驰出大营。

散宜生、太颠和闳夭都手持利剑,站立在各自的战车上,前后警卫。

到了社庙,武王立于庙南,诸侯、大臣、将领们排列其后,开始了祭祀。

毛叔郑奉上明水,卫康叔摆上祭器,召公奭佐助献币,师尚父牵着牺牲。

尹佚手捧策书宣读祝词:“殷的末代孙子纣,废弃其先王的圣明之德,侮慢神祇不予祭奠,残害商国百姓,罪恶彰显,连天皇上帝也震惊不已。”

随后,武王拜了两拜叩头说:“我承担改朝换代的使命,革除了殷朝的天命,现在正式接受上天赋予的大命。”

这样,武王就正式登上了天子的宝座。

然后,武王到成汤庙中朝拜。

又来到牧室设奠,追封三代天子的后代,追尊古公为太王,季历为王季。

并改文王受命之十一年为武王元年,以建子之月为正月。

武王践祚的第三天,师尚父向武王讲述《丹书》中的话:“敬畏胜过怠惰的昌盛,怠惰胜过敬畏的灭亡。义气胜过欲望的成功,欲望胜过义气的遭殃。以仁爱获得的,用仁爱保持,能维持百世。以仁爱获得的,不用仁爱保持,能维持十世。用不仁爱获得的,用不仁爱保持,必不长久。”

武王将这些话,视为治国箴言,书写于身边的各个用器上,以便随时提醒自己。

微子启带了祭器,用绳子捆住自己,嘴里衔了玉璧,后边跟了棺材,到军营门前投诚。

武王亲自为他解开绳索,取出玉璧用以祭奠,烧毁棺材,举行仪式,宣布恢复微子原来的官职。

接着,将殷王畿划出三分之一,分封给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为诸侯,以继续商人祖宗的祭祀。

同时任命管叔鲜、蔡叔度担任禄父的相,监督和帮助他治理殷地。

又派召公到狱中将箕子释放。派毕公释放所有被囚禁的百姓,并在贤人商容的闾里设置标志。

又派南宫适把鹿台的钱财、钜桥的粟米都拿出来,赈济穷人,将宫室中的女人全部放出去。

命南宫适和史佚展示九鼎和保玉。

派闳夭整修比干的墓园。

派宗祝到军营祭祀死者,慰问伤病,犒劳士卒。

商民大悦,说:“武王对死了的人都整修墓地,何况活着的人呢!对废黜的贤人都标志其闾里,何况留下的人呢!武王对于钱财,已经收在仓库的都拿出散给穷人,还会再加收赋税吗?武王对于女色,已在宫中的都放走了,哪里还会再搜求呢?”

安定商都以后,武王于四月回到丰邑,首先到周的宗庙祭祀。

三天以后,又举行柴祭,宣告武功大成。

给太庙献上俘虏、奉上斩获的敌人耳朵,于是大封功臣谋士。

以师尚父为首功,封于营丘,称齐。

封弟弟周公旦于曲阜(今山东曲阜市),称鲁。

封召公奭于燕(今河北易县)。

封弟弟叔鲜于管(今河南郑州),弟弟叔度于蔡(今河南上蔡)。

其他人也都根据功劳大小予以分封。

总计分封七十一个诸侯国,其中兄弟之国十五个,同姓之国四十个。

周的子孙只要不狂惑的,都得到分封。

只有周公旦虽然被封,仍留于丰邑,佐助武王。

武王召集九州的君主,登上豳邑高处,遥望商都。

回宫以后,整夜不睡。

周公旦来到王所,问道:“为何不睡?”

武王回答:“告诉你:上天就是不照顾殷朝,从我尚未出生到现在的六十年中,麋鹿在野外,飞虫满田地,灾异不断,才有了我大周的成功。如今并未确定上天对我王位的保佑,怎么能睡着?”

又说:“确定上天的保佑,要依天室。”

于是决定在洛地营建新都王城。

同时,将驷马都放到南山上,将牛放到桃林旧墟,将盾牌武器收进仓库,将士卒遣返回家,向天下人表示不再打仗了。

灭殷二年后,武王生病。

当时,天下尚未完全安定,群臣都很害怕。

为了除去不祥,求得吉福,周公亲自斋戒祭奠,表示要以自己的生命作为抵押,请求祖宗保佑武王的健康。

占卜的结果,是个“吉”字。

周公将祈祷辞收藏于金柜之中。

第二天,武王的病果然好了。

武王将国都迁到镐邑(今陕西长安县西北)。

四年以后,武王终于一病不起,与世长辞。

修远之思评

武王灭殷,建立了中国古代享国最久,长达八百多年的周王朝。

为了巩固统治,他实行了分封诸侯国的办法。

大部分为同姓诸侯。

而异姓国中,最强大的是姜太公所封的齐国。

这实际上是一种以姬、姜联盟为主体的部落殖民制度。

在社会还很落后,交通很不发达,民风极为淳朴的当时,这种相对独立和松散的管理制度,是非常有效的。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封制度的消极面逐渐暴露出来,导致了诸侯割据,互相争战称霸的局面。

有人因此否定分封制度,这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

因为,一定的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

经济基础发生变化,上层建筑必须随之变化。

不能因为后来经济基础变化,封国制度不适应,就归咎于开始创立制度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武王灭商后又干了些啥?
【014】三叔叛乱,周公东征
第十八章|《中庸》没有那么难
商周革命的另一种书写——评《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
甲骨文上的辉煌(十六)--商朝后裔的去向及其影响
姜太公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