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钢铁碰撞:“台风”止息在莫斯科


法西斯主义在理论上视布尔什维克为死敌。

但这并不影响1939年希特勒同斯大林结盟。

随着战局的发展,希特勒的战车开始调头向东。

除了夺取日耳曼人生存空间这种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理由,希特勒还认为,攻下苏联后,“大英帝国的残山剩水”就会自动屈服。

为了进攻苏联,首先需要搜罗盟友。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缔结《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约定共同建立欧洲和东亚“新秩序”。

几个月后,《日苏互不侵犯条约》给了希特勒当头一棒。

日本军部头脑很清醒,与其配合德国到西伯利亚啃雪,不如去南洋抢大米和石油。

而且日军在此前的诺门罕战役中被苏军打得惨败,即使北上也未必能讨到便宜,因此日本决定在苏德战争中保持中立。

意大利的态度倒是很积极,可是德国人对他们的战斗力有清醒的认识。

以后几个月内,德国还拉到了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等几个国家。

进攻苏联的德国军队共有一百五十三个师,其中包括十九个装甲师和十五个摩托化步兵师。

加上仆从军,轴心国兵力达到一百九十个师、五百五十万人之众,拥有四千多辆坦克和近五千架飞机。

总参谋部制定了名为“巴巴罗萨”的作战计划,准备通过速决战征服苏联精华地区,占领莫斯科、列宁格勒(1991年改名为圣彼得堡,沿用至今)等重要城市,再以轰炸机突击更东面的乌拉尔工业区。

主持制定这份计划的是德国将军保卢斯。

当时没有人会想到,两年多以后,他将作为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德军主将被苏军俘虏。

在南俄罗斯的冰天雪地里,也许保卢斯偶尔也会怀念起当年的征服幻梦。

1940年12月,希特勒发出“巴巴罗萨”行动指令。

进攻时间原定为1941年5月。

前文述及的希腊战事和南斯拉夫推翻亲德政府的突发政变,迫使德军分兵镇压,战役时间因而后推了近六个星期。

1941年6月22日,德国对苏联不宣而战,五百多万轴心大军攻入苏联境内。

从黑海到北冰洋的漫长战线上,人类历史上最宏大、也最残酷的陆地战争开始了。

战前,德国进行了充分的战略欺骗。

德军一面向东线增兵,一面继续实施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大张旗鼓地进行登陆训练。

德军印发了大量英国地图,还配备了许多英语翻译。

苏德间的贸易也一直正常往来。

因此,苏联上下万万没料到,希特勒会在德英尚未停战之时调头袭击苏联。

开战第一天,苏军损失了约一千两百架飞机,其中八百多架是来不及起飞、在地面上被击毁的。

德军开始进攻时,苏联高层表现得不知所措。

西方面军司令员巴甫洛夫大将离开了正常的指挥位置,跑到下属一个集团军里,最后他因所属部队损失过大被斯大林枪毙。

指挥列宁格勒作战的伏罗希洛夫元帅经常上前线,有人认为他希望自己被德国人打死。

斯大林本人则一度把自己关进房间,直到莫洛托夫等人请他出来领导战争。

德军兵分三路向东推进:北方集团军群围攻列宁格勒,中央集团军群直逼莫斯科,南方集团军群攻略乌克兰。

到1941年年底,德军已深入苏境1000多公里,占领了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的大片土地,这一带是苏联工业化程度最高、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苏联军队每次反击都导致自己的大批部队被歼灭。

北线德军在芬兰军队的配合下,把列宁格勒围成铁桶一般。

南线,在秋季的基辅会战中,苏军六十五万人被俘,西南方面军司令员基尔波诺斯上将阵亡。

中线,经过斯摩棱斯克会战等一系列战役,德军逼近莫斯科。

9月30日,中路德军集中七十八个师、一百八十万人、一千七百辆坦克,实施进攻莫斯科的“台风”行动。

然而,德国人没能达到闪击战的战略目标。

苏联实在过于辽阔,开战近半年后,尽管遭到了重大损失,苏联仍维持了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和行政管理体系,后备人员源源不断补充着红军,全国进入了战时经济状态。

苏联人也展示出强大的战斗意志。

1941年11月7日,十月革命节,莫斯科照常举行阅兵式,接受斯大林检阅的红军士兵直接由红场开赴前线。

11月27日夜,德军前锋离莫斯科不到25公里。

斯大林在德军威胁下坚持留在莫斯科。

12月2日,一支德军侦察队推进到莫斯科郊区的希姆基,他们从望远镜里看到了克里姆林宫的尖顶。

但就在几天后,苏军的大反攻开始了。

严寒中,德军许多部队丧失了战斗力,冻伤人数甚至超过战斗伤亡。

欠发达的交通使德国后方补给物资难以及时送达,德军的闪击战终于到了极限。

危急时刻,希特勒一面从国内搜罗冬装送往前线,一面在12月19日接过了指挥权。

在他的命令下,德军躲进一个个据点坚守,终于没有像当年的拿破仑那样一溃千里。

但这次制止溃败的经验给希特勒带来了信心,导致在随后的战事中,不少德军部队葬送在他的坚守命令下。

德军士兵在苏联的冬天里瑟瑟发抖时,又一个坏消息传来了。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偷袭了美国珍珠港,美国和英国随即对日本宣战。

几天后,德、意向美国宣战。

1942年元旦,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联合国家宣言》上签字,正式建立国际反法西斯同盟。

反法西斯同盟在人力物力、工业生产、人心所向方面都占有明显优势,使德意日陷于孤立,希特勒又遭受了一次始料不及的打击。

希特勒曾对德国人许诺1941年底取得“最后胜利”,然而当年底到来时,胜利却没有来。

英国的BBC德语节目为此嘲讽说,德国的年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是由希特勒自己决定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德国在苏联的败因分析
二战图集:苏德战争之严冬
空前绝后的战略转折
如果没有朱可夫指挥的这场小战役,世界历史将被改写
苏德之战第三阶段,列宁格勒会战和莫斯科会战初期,苏军稳住阵脚
历史上的今天 1941年10月2日 德国人实施台风行动目标直至莫斯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