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慎终如始
userphoto

2023.03.26 西藏

关注

【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敢为。

【译文】

在局势稳定时,容易掌控局面;在事情未发生前,容易策划应对。事物脆弱时,容易分崩离析;事物微小时,容易消失无踪。因此,我们需要在事情未发生前及时做好准备,以免祸患降临。就像大树从微小的根芽生长而来,高楼大厦由每一堆泥土垒起,远行之旅则从每一步的踏出开始。主观妄为只会导致失败,强行掌控只会失去。因此,明智的人无为而治,不执着于物质,不沉溺于权力。人们总是在即将成功时遭受失败,因此在接近成功时,也要保持谨慎,这样就没有无法解决的难题。有道的人追求别人不追求的,不妄加干预万物自然规律的发展,补救常人犯的错误,学习别人不学习的东西。

【解析】

本章重点介绍了一种将物理和人类理论相结合的思想,这个理论不仅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而且还提供了实用的行动技巧和生活智慧,这些后来成为了中国人修身养性的标准。在本章中,老子首先阐述了通过观察事物现象来把握其本质的道理。“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这些话虽然在今天看来并不高深,但在2500年前却是非常引人入胜的。

老子在《道德经》中用三个排比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来阐述人们应该坚持的态度和方法。这些语句与荀子在《劝学篇》中的“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非常相似。这表明老子和荀子在思想观点上有相通之处,或者说荀子承继了老子的某些观点。但是,荀子接下来提出了积极进取的主张“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与老子的主张相比,这显得更加积极主动。老子主张无为、无执,实际上是要人们依照自然规律办事,树立必胜的信心,并凭借坚强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完成任务。稍有松懈,就会导致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的结果。

事实上,宇宙间所有看上去属于偶然和突发性的事变,都必然经过了一个复杂、隐晦、潜移默化的演化阶段,只不过人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虽然人类不太注意事物的潜移默化,但许多动物却比人类更具洞察力。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的晴天白日下,老鼠、蚂蚁、青蛙、飞鸟们都会预感到即将到来的灾难,并采取行动来应对。按照生物界的常理,人类也应该具备这种预知能力,但事实上,在近代科学工具出现之前,人类已经失去了这种能力。为什么会失去这种能力,或许是因为人类脱离大自然的时间过长,与自然隔离过远;或许是因为人类过于注重人类世界而忽视了大自然;或许是因为人类故意回避那些无可避免的灾难。

老子的提示对于人类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他告诉人们,所有强大的、不可战胜的事物都有其萌发时期,而萌发时期的事物则处于柔弱阶段。如果人们能善于把握这种规律,就能够在事情发生之前就防范未然。他指出:“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这是对那些只看前面而不顾后面的人的提醒。

老子深刻地认识到万物对生命的坚守,他没有通过变换表面形式来故弄玄虚,而是真诚地顺从自然,感到人类的许多行为脱离了自然界太远。人类犹如急行军一般地前进,这种行进方式能真正有助于提高生命质量吗?老子不这么认为,他认为人生应该有所不同。老子提醒人们,所有的灾难和祸患都因为有所作为和心理偏执而起,他说:“因此圣人无为而无败,无执而无失。人们经常在接近成功时失败,因为他们不懂得无为之道,无法用非常谨慎的态度从始至终完成一件事。只有慎终如始,才不会失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64章 慎终如始
老子第六十四章解读: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三生万物,逢七必变” 是什么意思?并非迷信,谁也躲不掉
《道德经》微学精讲【1】 第64章——其安易持
管窥《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道德经讲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