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徽派古村落--西递

西递村

青山环绕古村庄,

河水蜿蜒伴粉墙。

多少徽商成故事,

千年民宅又风光。

雨中游西递

牌坊雨古河边,

黛瓦粉墙千百年。

民宅三雕风景异,

桃花园里觅文联。

(此片为红叶先生拍摄)

西递村,位于安徽省黟县西递镇,中国传统村落,地处黄山南麓、黟县盆地南侧。西递村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代初期。目前,西递村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入选联合国首批“最佳旅游乡村”名单。素有“桃花园里人家”之美誉。

深秋时节,慕名而来。我们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来到西递村,景区大门是金墙黛瓦,彰显着古村落的特色。

长廊下一片红色的瀑布灯及西递石碑欢迎我们这些远客。

(此片为北国之春拍摄)

大家纷纷在这里留影。

(此片为红叶先生拍摄)

此时天空不作美,瓢泼大雨来了,但是却丝毫没有阻止我们赏景的脚步。

景区最为亮眼的是一座高高的牌坊,这是著名的胡文光刺史牌坊。此牌坊建立于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牌坊高12,宽近10,系三间四柱五楼单体仿木结构。

胡文光刺史牌坊是一座表彰政绩的功德牌坊。牌坊上有非常醒目的32个花盘,与牌坊主人胡文光为官年数正好一致。牌楼两面最上方竖匾雕的是“恩荣”二字,花板上雕有鹿、鹤、虎、豹等,两旁盘有浮雕的双龙,牌楼中间两面分别刻有“荆藩首相”和“胶州刺史”八个大字。牌楼两面横匾分别是“登嘉靖已卯科朝列大夫胡文光”和“登嘉靖乙卯科奉直大夫胡文光”字样。作为西递唯一幸存的牌坊,是西递的标志性建筑。

旁边是一条河,叫做月河,河里的大鹅冒雨自由自在的畅游,特别富有自然和生活气息。

河边一组挂满了红椒、苞米、大蒜等农作物的月亮门及徽派小建筑与旁边的元宝石共同构成了一个很有意境的小景观。

河边广场上摆放了长廊状五彩缤纷的摄影作品,景色清新亮丽。

月亮门与波浪状的白墙黛瓦建筑,上面被丝丝条条的横向绿色爬山虎所遮掩,再加上那棵已经发了黄的银杏树及徽派建筑,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西递古建筑群的拱形大门粉墙黛瓦,古朴自然。这是西递古村落的大门,进了这道门,西递古村落的景观便在眼前一一展现。

西递村原名西川,又称西溪,乃取村中溪水向西流之意。后因距村三华里处为徽州府西古驿道,村中设有“铺递所”,而改称为西递。西递建村已有960多年历史,是一个古朴典雅、民风敦朴的古村落,东西长700,南北宽300,居民300余户,人口千余。

一幢高大的二层徽派建筑映入眼帘,它的名字叫泊心云舍,从门前招牌上看,这是一家旅馆。

另一座还有砖雕门楼的粉墙黛瓦建筑叫明经湖畔,是一家民宿。

西香园客栈,门外红灯高挂,门内国旗招展,鲜花萦绕,生活氛围浓厚。

石板铺路的窄窄的巷子里有各种门店。

一家客栈门口,斑驳的粉墙,一对圆鼓驮石狮的“门当”特别可爱。

小巷中砖雕精细的贴墙门楼随处可见。有的砖雕贴墙门楼,方寸之间竟然刻有动物、房屋、水果、树木,内容丰富多彩,雕工细致入微。

我们来到五凤楼,一块刻有“耕读人家”的白色石碑横放在黑色石台上。

五凤楼是典型的官宅,它的门罩气势非凡,做工精美。它的主人曾位居二品,是西递村中出来最大的官。屋中雀替上的木雕不同于文人与富商家的花鸟,而是象征着权力的狮子。

正堂上的摆设如皖南民居门厅中标配相同:中间是八仙桌,两边是太师椅,后边长条桌上有瓷瓶和镜子,再有一座古钟,取终生平静之意。

正堂中间山水画两边有两副配联,内联为“孝悌传家根本,诗书经世文章”。外联是:“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

正堂旁边为书房。

一家叫做珠川客栈的墙壁上一对孔雀及云文的方形砖雕,古老而艺术。

墙角处的拐磨,再现了西递人民的古老生活。

(此片为红叶先生拍摄)

来到“瑞玉庭”,瑞玉庭建于清咸丰年间,是一座具有代表性的徽商住宅。从上而下整体看来似“商”字形状,当人从下穿过时就与其组成了完整的“商”字,寓含着“人人皆经商”之意,这是徽派民居厅堂里的一个孤例。

正堂上除了古色古香的家具座钟花瓶等摆件等外,多为文联字画。中间山水画两侧有三幅对联,内侧对联是:“守身如敕玉,积德胜遗金”。中侧的对联是“寿本乎仁乐生于智,勤能补拙俭可养廉”。外联是:“事业从五伦做起,文章本六经得来”。两面墙上有一幅木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木雕精美有古字画镶嵌其中的木板门门楣上有两幅字联。一副是《自勉自励》:

“吃百姓的饭,穿百姓的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任一官莫骄,免一官莫馁。勿说一官无用,百姓全靠一官。

也许是一种巧合,我曾在山西省平遥古城 “平遥县署” 中见过亲民堂大门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瑞玉庭”这副字联与山西平遥古城“平遥县署”亲民堂大门对联有着一曲同工之妙。

另一幅字联是《治家格言》:“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万万不可损人利己,损公肥私,权力是人民赋予,有之勿喜,无知无忧,切切不以权压人,以势压众。”此篇字联是1993年古月老人写于古黟西递《瑞玉庭》。

“瑞玉庭”正堂的柱子上悬挂着一幅楹联,上联“快乐每从辛苦得”的快字少一点,而辛字又多一横;下联“便宜多自吃亏来”的多字少一点,而亏字多一点。把徽商的经商之道和处世信条刻画得淋漓尽致。他们认为,多一份辛苦就多一份快乐、吃亏是福。当年的徽商正是以此为座右铭,以诚信为本,与人为善,才铸就了昔日的辉煌。此对联被誉为“西递第一联”。

从“瑞玉庭”正堂里的字画对联看,无处不透视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为人处世哲学。令我们眼界大开,从中大受裨益。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桃李园。

桃李园建于清咸丰四年(公园1854),占地面积为294平方米,主屋为三进三间式构造,前厅和中厅是秀才胡允明修建于清朝咸丰四年,后厅是一代徽商佼佼者胡大祥与清朝道光年间所建。

前厅正堂,有山水画与字联。大门两边有木质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墙面上,画联中间一个嵌有阴阳图案的八边形算盘,之前闻所未闻,也许是古时人的计算器,也许就是一个摆件。

木板墙上挂有几副镶嵌扇形、长方形、圆形山水彩画的黑框木刻画联,古老而精制。

堂屋中间一幅有人物、树木、花鸟、福字构成的偌大的彩色寿字、及画联时钟、箅盘桌椅摆件,古色古香。

座椅圆形靠背上嵌有老寿星、梅花鹿、仙鹤、仙童、仙桃、松树等木雕,不仅雕工精细,而且含义无不与长寿有关。

后厅两侧板壁上各装有六块木雕屏门,古朴典雅。

漆雕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书法苍劲有力,挥洒自如。

桌子四围的几幅花瓶插花木雕,栩栩如生。

我们又来到了西园。

西园,建于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占地面积为507平方米。为四品官河南开封知府胡文照(号星阁)故居。

大门是砖砌的八字门楼,显得气度非凡。

院内住宅为横向三间的连珠建筑,庭院为典型的园林式建筑风格,西递村委实不多见。内珍藏有“西递”古村碑,这座西递古村碑成为古村落的见证。

园中大门两侧的“松石图”和“竹梅图”两块石雕漏窗,是徽州三雕中的绝世之作。据导游介绍,有外国人想出重金购买,但却被主人拒绝了。

(松石图)

(竹梅图)

院内有门楣上刻有“井花香处”的院落。

出了西园,不远有一个小门,门眉上面有“东园”二字,旁边刻有“星阁氏写的跋”。东园建于清朝雍正年间(公元l724),距今280余年,原为朝列大夫胡文照父亲胡尚焘所建,现在为明经胡氏二十四祖胡贯三的后裔居住。

东园包括凉厅、正厅、前厅三进,正厅为厚光堂,用于接见贵客之用;前厅为接待亲眷内宾,凉厅为书厅,既是主人修身养性的书屋又是主人办私塾的场所。

凉厅左边厢房房门为六边形,右边却是圆形,突破了原传统式的对称建筑结构。六边形门上雕刻“五蝠捧寿”的图案,五只蝙蝠翩翩的展翅意喻多福长寿。

右边厢房房门为圆形,是一幅很大的冰梅图,冰块棱角分明,香梅花瓣清晰,冰棱寓意“十年寒窗”,香梅象征“梅花香自苦寒来”,从中不难看出主人的心愿,希望自己的儿孙后代要刻苦攻读,积极上进,荣获功名,争气做人。

室内有木刻对联与画联,一幅木刻对联挺有意思:“门迎喜事喜迎门,户满紫气吉满户”,这副对联均可倒着念,可见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条窄窄巷子古老而宁静。

来到了飞檐翘角木质大门的胡氏宗祠。古徽州有聚族而居的特点,家必有谱,族必有祠,宗谱和宗祠是维系宗族成员之间的纽带,也是根之所在。西递也是如此,胡氏宗祠在西递占有重要地位。

胡氏宗祠又名敬爱堂,原为西递胡氏十四世祖仕亨公住宅,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后毁于火。清乾隆年间重建时,因胡氏子孙繁衍,渐趋旺盛,遂扩建为宗祠面积达1800多平方米。

祠堂后厅板壁上一个硕大的“孝”字,为南宋朱熹所写,体现了敬老尊老的中华美德。

据胡氏壬派宗谱记载,西递胡氏始祖昌翼公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唐天元年(904年),梁王朱全忠(温)叛逆,逼迫迁都西安于河南洛阳,皇后何氏在行程中生下一男婴。时有新安婺源人胡三(名清),宦游于陕,受朝廷重托,秘密将皇子抱回原籍徽州府婺源考水,将其取名昌翼,改姓胡。昌翼即明经胡始祖。

北宋皇佑年间(又有元丰年间一说),胡昌翼第五代孙胡仕良因公往金陵,途经西递铺见其地群山环抱,风景秀丽,土质肥沃,遂举家从婺源考水迁于西递,从此在西递耕读并举,繁衍生息。

出了胡氏祠堂,眼前的景色令人眼前一亮,这是“村画廊”,果然,这里如诗如画。这里是石头路、石头墙、房屋顶上码头墙,红灯高挂房檐上,是西递古村落最为有代表性的街道。

街道的拐角处有一家开着两扇窗户,叫做明代老房。

(此片为水墨欢歌拍摄)

一处叫做小河边的地方被星星点点的绿植花卉、高挂的红灯笼、还有那浮在墙面上的绿、黄、红色的爬山虎打扮的五彩纷呈。

在小巷里,每一处都是风景。

在琴书润的室内,有一副立于嘉庆年间的“高步蟾宫”绿色金字的牌匾,如今保存完好。

前行不远是膺福堂。高大贴墙门楼,飞檐翘角,方柱月梁,砖雕精美,气势宏伟,显示了非同一般的官第型制。

膺福堂建于清代康熙三年(公元1664),占地面积为183平方米,为明经胡氏二十五世祖、诰封从二品、户部尚书胡如川(尚熷)的故居,现为其后裔居住。

古老的木门上有铜制花瓣状刻有“吉祥如意”的狮头扣手,这也成为古村落的一个细节。

高高的木质飞檐翘角的小楼,侧面上有“山市”二字,正面则是“桃花源里人家”。这就是绣楼,这里也是官小姐生活起居的地方,还有个用途就是抛绣球招亲。

古村落里边时常会见到特色用品门店,这个家门店就是售卖各种毛笔和砚台的门店。

窄巷里深处有各种客栈。

不远,又来到追慕堂。追慕堂与胡氏宗祠相同,都是飞檐翘角的木质门面。

追慕堂为西递胡氏另一个支祠,寓含后人追思慕恋先祖业绩之情意。追慕堂为清乾隆58年江南富豪胡贯三所建,用来祭祀他的祖父胡丙培和父亲胡应海。

里边有云集了山水湖阁、人物动物植物的砖雕。

有历史悠久的漆雕屏风。

古村落中还有宏大气派的辉公祠。

每一条小巷里都是红灯高挂,引来大家的喜爱。

(此片为红叶先生拍摄)

一头古老的石狮,也是古村落中人们生活的见证。

一座西递邮局既古老又现代。

邮局外面有一个“我在西递很想你”的绿色牌子,引来了游客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古村落里每一条街道虽然有宽有窄,但是粉墙黛瓦,马头墙,石板路都是大同小异。

出了古村落,从外门进去,再次欣赏月湖,又是一派风光。

湖上垂柳依依,小船停泊。旁边的天马山上松树和杉树葱郁茂盛,山下池塘波光鳞鳞,村里的百亩良田在山脚依次展开,景色犹如世外桃源。

一只红色带有“西递”二字的篷船,引来大家的喜爱。

沿途返程时,在村口右侧见到七哲祠。

从七哲祠大门进入,又见到凌云阁,凌云阁又称走马楼。它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相传当年西递首富胡贯三家族为迎接歙县的亲家、宰相曹振鳙的到来突击营造的。

曹振镛来后夸赞:自入桃源来,墟里数第一。看到凌云阁的气势与开阔,戏称可以在上面跑马了,所以就有了走马楼的称谓。

西递村,面积190多亩,是一处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村庄整体布局、环境建筑等方面完好地保存了明清时期古朴风貌。99条高墙深巷,各具特色的古民居,至今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二百多幢。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错落有致,砖、木、石徽州三雕点缀其间。无数小巷四通八达,两条清泉穿村而过,动静结合,如诗如画。

在西递这座古村落中游览,如在迷宫中徜徉,似在历史中穿越,更是在文化中受到熏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梦到徽州,黄山脚下最美12个古村落,正是一生痴绝处
行走丨徽派古村落,黟县两明珠
春日中国行(17):徽州的水墨江南
烟柳染画桥 水墨韵徽州
宏村与西递美在不言中
西递,桃花源里的古村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