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语录3


1.女人经水不调,皆是气逆;妇人心烦潮热,多是郁生。---《病因赋》

2.郁怒日久,肝木下盗肾水,上烧心火。

3.以一方治其木郁,而诸郁皆因而愈。一方者何、逍遥散是也,方中惟柴胡、薄荷最妙。---《医贯》

4.凡郁皆出于中焦。

5.肝能疏泄周身五脏六腑气机。

6.逍遥散是解郁基础方,能管理调节人体气机,使之有序运行。

7.血之与气并走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黄帝内经》

8.气血上冲造成的下虚,要调整身体气血对流,把上越之势引下来,气沉丹田腰脚,上面就不烦热,下面就有力。(金鸡独立或站桩)

9.瘤之为义,留滞而不去,气血流行不失其常,则形体和平,无或余赘,及郁结壅塞,则乘投隙,瘤所以生。---《圣济总录》

10.气血贵通。

11.虚则留瘀,如同河流流速缓,泥沙就容易沉积。

12.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血不利则为水。---《金匮要略》

13.不通则痛。

14.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用。

15.积之所生,因寒而生。

16.见积不治积,治气血。

17.结者散之。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黄帝内经》

18.大气一转,其气乃散。---《伤寒论》

19.五脏之病,肝气居多,而妇人尤甚,治病能治肝气,则思过半矣。---《知医必辩》

20.肝病最杂而治法最广。

21.思则气结,怒则气上。

22.妇人肝郁,既要养肝真,也要顺肝性。

23.肝体阴而用阳。

24.逍遥散是补肝体,助肝用的代表方。

25.目郁则不能视色,耳郁则不能听声,鼻郁则不能闻香臭,舌郁则不能知味。---《素问玄机原病式》

26.发脾气的人要少吃鸡蛋,鸡蛋容易阻滞胆经。

27.少阳胆经环绕耳窍。

28.生气能够把痰浊带上清窍,蒙蔽七窍。

29.万病皆分虚实,耳鸣亦不例外。实则常在肝胆,肝胆气机不通;虚则常在腰肾,腰肾精血不足。

30.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疾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苍术、川芎总解诸郁,随证加入诸药。凡郁皆在中焦,以苍术、川芎开其气以升之。假如食在气上,提其气则食自降矣!---《丹溪心法》

31.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当升者不得升,见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传化失常,六郁之病矣。---《丹溪心法》

32.一切有形的积滞肥胖都是阴成形的产物。

33.减肥不是去减身上的肉,而是改善身体气血流通,促进气化周身痰浊瘀血水湿。

34.一味吃泻心通便的减肥茶,最后人会越来越没劲,越来越累,因为伤了阳气。

35.风痹者,血不营筋,风入节络,当养血为第一,通络次之,祛风又次之。若不补血而先事搜风,营益燥而筋益拘挛,殊非治法。先用大剂补血去风,后即加入参苓白术以补气分,营卫平调,方无偏盛之患。---费伯雄

36.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37.从来治腿疼臂疼者,多责之风寒湿痹,或血瘀、气滞、痰涎凝滞。不知人身之气化壮旺流行,而周身痹者、瘀者、滞者,不治自愈……故凡遇腿疼、臂疼,历久调治不愈者,补其元气以疏通之,数载沉疴,亦可随手奏效也。---张锡纯

38.不荣则痛。

39.诸气血不足者,当寻到脾胃中去。

40.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旺四肢。补中州,灌四旁。

41.人饮食、劳倦即伤脾。劳则耗气。---《黄帝内经》

42.脾虚气陷。气陷者升举之。

43.思虑伤脾之营,劳碌伤脾之气。归脾汤,补脾之营也;补中益气汤,补脾之气也。

44.思虑过度,暗耗心血。

45.少思则心火自降,寡欲则肾水自生。

46.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黄帝内经》

47.膻中者,喜乐出焉。膻中气不足,人就高兴不起来。

48.百病皆因痰作祟。百病皆生于气。久病入络。久病多瘀,怪病多痰。

49.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庞安常

50.痰浊水饮瘀血皆为病例产物,属于阴邪。

51.人体阴邪重,是因为阳不化气,功能减退。

52.欲恢复脏腑功能,必让浊阴出下窍,清阳出上窍,恢复正常气化,推陈生新功能。

53.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54.头为诸阳之会。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黄帝内经》

55.人有遍身疼痛,殆不可忍,然有时止而不疼,人以为风湿相搏,谁知是气血亏损,凝滞而不通乎?……治法必大补其气血。---《辩证录》

56.肝藏血,肝主筋,膝者筋之府。---《黄帝内经》

57.经云: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搂俯,筋将惫矣。故膝痛无有不因肝肾虚者,虚则风寒湿气袭之。---《张氏医通》

58.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手太阳之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黄帝内经》

59.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60.经脉者,所以能绝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61.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而利机关者也。

62.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金匮要略》

63.一切不治之症,总由不善去瘀之故。---唐容川

64.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荣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难经》

65.心主血脉---《黄帝内经》

66.诸痛疮痒,皆属于心。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挚引之。---《黄帝内经》

67.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三焦调适,气脉平匀,则能宣通水液,行入于经,化而为血,灌溉周身;若三焦气涩,脉道闭塞,则水饮停滞,不得宣行,聚成痰饮。---《圣济总录》

68.阴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塞,三焦不泻,津液不化,水谷并行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此津液五别之逆顺也。---《黄帝内经》

69.竟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用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70.盖人赖胃气以生,药亦赖胃气以运。---《医述》

71.愿闻人之五脏猝痛,何气使然?岐伯对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猝然而痛。---《黄帝内经》

72.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入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黄帝内经》

73.在表者,汗而发之。在里者,下而夺之。---《经论总抄》

74.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黄帝内经》

75.中满者,当治其标。小大不利者,当先治其标。

76.火不蒸水,则云雨不来,水不济火,则露降不降。---《伤寒论浅注补正》

77.神静则心火自降,欲断则肾水自生。---《医学入门》

78.心者,君主之官。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所以任物者谓之心。---《黄帝内经》

79.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黄帝内经》

80.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黄帝内经》

81.汗出见湿,乃生痤痱。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劳汗当风,寒薄为皶(zha),郁乃痤。---《黄帝内经》

82.心主身之血脉,其华在面。---《黄帝内经》

83.津液不足,无水舟停。---《温病条辨》

84.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伤寒论》

85.秘结之由,除阳明热结之外,则悉由乎肾。---《景岳全书》

86.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黄帝内经》

87.晚上九点是人体三焦经大调整的时候,九点至十一点这段时间没睡,就错过了排湿浊的黄金时间,其他时间睡很难补得回来。

88.人卧则血归于肝,精藏于肾。

89.风能胜湿。伤于湿者,下先受之。---《黄帝内经》

90.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黄帝内经》

91.阳主动,阴主静。---《医灯续焰》

92.阳主温煦,阴主濡养。---《灵素节注类编》

93.凡久病、重病和老年性疾病,往往胃气虚弱,不耐重剂,须从小量、微量开始,欲速则不达,好比奄奄一息的火炉,加煤是必虚的,但若多量猛加,反而灭火。如果由微量开始,少添、勤添,很快就能燃烧起来。治病的道理同样如此,轻可去实,可以理解为以轻治重,轻中出巧,轻中寓速,好比桌上的灰尘,用鸡毛掸轻拂即去,若用大扫帚,不仅去尘不净,反而刻痕留迹。---《太氏药谱》

94.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95.膏方的服用是持之以恒,每天一两调羹,吃上一两月,到冬天手脚就暖和起来了。

96.心主舌……在窍为舌。---《黄帝内经》

97.舌者心之官,故心气通于舌。---《千金要方》

98.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黄帝内经》

99.脾主口,在窍为口。---《黄帝内经》

100.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黄帝内经》

中医语录

中医语录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曲黎敏教授讲解《黄帝内经》智慧养生笔记(上)
通过“脑之玄府”理论,来谈谈脑梗死的中医辨治思路
求医不如求已《1-4》合集摘要
叶天士医案精华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
郁病(郁症)证治-----郝万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