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国风雅 | 东北的“永州八记”(3)
userphoto

2023.11.22 吉林

关注

《宁古塔山水记》写山最多,每一篇山记都有各自的特点。

《宁古台》

宁古台,山名与宁古塔地名相近,是一座独立的小山。本文学柳痕迹比较明显。

《牧山》

本篇文笔一流,干净利落,仿佛柳子再世。开篇就是好句子“山与城最逼,城中民舍窗牖间,无不见山。登山以望,城中茅茨历历,如蜂房。”在窗框里看山景,到山上回望城里的景像,对望呼应,如在眼前。直到文末,全篇均是上等文字,这样的篇章是可以进入语文教材的。

《岸山》

本文描摹山石的笔法明显出自柳宗元。“山半入水”开篇入境,白描功夫已经不一般,这四个字就能看出来张缙彦的功底。其中“如牛马之饮于流溪”一句显然是直接用了永州八记第三记《钴鉧潭西小丘记》里面的句子“若牛马之饮于溪”,张缙彦似乎很喜欢柳宗元这个句子,在后面的《马流河》又使用了一次。

《官道山》

官道山的文字颇有柳宗元气,笔画瘦金,干净斩截,行云流水,流水行云。

《虎山》

此山真有老虎,村民避之唯恐不及,“(虎山)故虽在近郊,而林木独存,蓊蔚窈窅,与他山不类。”老虎的存在,保护了森林的原生状态。老虎才是最本分的护林员。

《石河山》

石河有上石河、下石河。“山游者欲急撷其秀,莫如下石河。若瞻眺周游,倘徉物外,莫如上石河。”张缙彦做了宁古塔山水的第一代导游。居民在山间溪涧编柳为梁,截流捕鱼,渔猎气息浓郁。水里还有河蚌,据说蚌有珍珠,张缙彦说他还没见到。

《洞山泥浆》

本文有三个词让人拍案叫绝:写山,“独雄而大”,写水,“碧流如洗”,写洞,“古树三五”,这是文言笔墨的美。文章发出慨叹“噫嘻!塞外灵奇,乃不列于洞天福地,游屐亦不及也。”这是为宁古塔山水遭受的冷遇鸣不平。

张缙彦在牡丹江畔问迹觅踪,与宁古塔山水心心相印,已经是山水遇知音的塞外雅韵了。

《卧佛山》

“山之灵奇者必有洞。宁古之山有洞者二,一洞山,一卧佛。卧佛之洞亦有二,小者如牖,大者如屋。如屋者内方而外坦,广可丈余,下有石穴,窈不见底...”这样的文字可以作为文言文写作训练的经典教材。

《牡丹屯红山》

此文有两处值得留目:

一者,“女直故地,以芍药为蔬菜,填山掩谷,皆芍药也。”每次读到这个句子,我都想纵身一跃,卧在漫山遍野的芍药花海中。

二者,“东南一屯,名牡丹,问其物产,则姚黄魏紫,从不见之。盖土音牡丹,乃一日可以往还,计其程途以为名也。”张缙彦在解释“牡丹”地名的含义。如今,牡丹江市的老百姓都说“牡丹”是“弯弯曲曲”的意思,张缙彦那时候不是这样说的啊。

不管是今人对,还是古人对,牡丹江地区没有牡丹,只有美得让人神往的芍药天堂,也足够了。

《呼郎山》

山南荒野沟渠纵横,“遇秋潦涨溢,大木枯椽,塞河而下,甚至没岸颓城。城中居民徙山坡,支毳帐避之。”水本无岸。水要赶路,人就得让路。大地更低处本就是水的路,作为后来者的人类请先去山上住。

《白石崖》

山中有百十株老桧树,见树梢不见树根,勾曲隐伏,姿态古怪。樵夫路过都不采,转身离去。

《沙岭》

张缙彦笔下的沙岭是宁古塔的乐土,一望十里的荷花与杭州西湖无异。当地土著不识藕为何物,流放于此的汉人教给他们。土著于是取藕“入城转市”,换得谷物和布料后特别开心。

本文明确提到了“松花江”这个名字,与老名“混同江”出现在同一篇古文里,这事儿少见。

                                                 (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宁古塔山水记
宁古塔山水记-清-张缙彦
令人闻风丧胆的宁古塔,今在何处?
古时的“宁古塔”是什么地方?为什么犯罪的都发配宁古塔?
山后观牡丹 悠闲乐陶然
宁安市泼雪泉--中国宁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