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汪春华 | 我们这样读《骆驼祥子》


说起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推荐阅读名著,一线语文教师可能会叫苦不迭一是因为名著阅读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实施课程时应当有相应的课时安排,但是实际执行层面,不少学校开展名著阅读是没有专门的课时安排;二是因为针对名著阅读的考查题,出现在中考语文试卷中的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部分,分值在4分上下,相对于阅读和写作而言,名著阅读颇似“鸡肋”,分值不高,加之近年来所考查的角度越来越“细节化”,因此需要花费的工夫不少;三是学生普遍对教材中推荐的名著缺乏阅读兴趣,创作年代久远,题材时代感不强,难以激起学生的阅读欲。

如果是因为以上三点,便淡化了引导学生关注名著阅读,甚至于放弃名著阅读,完全由着学生自发阅读,教师缺乏必要的关注和反馈,那便深深地”误解“了在初中阶段引领学生走近经典名著的实质作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在“课程目标与内容”部分强调: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不难发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经典名著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名著本身,更重要的是在文字的濡染中,实践、习得、强化阅读技能,并逐步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逐步丰富自我的阅读积累,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走入神奇的自然世界和丰富的人类社会,感知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感受特点分明的人物形象,感动于荡气回肠的人类情感,在上述过程中,渐进塑造学生个体的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语文教师只是把推荐阅读的名著,视作可有可无的“鸡肋”,或者采用有悖学生阅读规律的方法——“刷题”或者“死记”,那便模糊了名著的课程资源地位,消减了名著的“载体”作用,错位了名著的育人功能。

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中推荐的名著为《骆驼祥子》和《海底两万里》,自主阅读推荐的名著为《红岩》、《创业史》、《基地》、《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接下来,笔者就阅读《骆驼祥子》在凝思班中开展系列阅读活动略作介绍。

活动一:共读名著,填写《阅读成长手册》。

最好的阅读引领莫过于教师“以身示范”,并和同学们共读。共读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度,既要明确统一的阅读进度,也要允许学生个体“超前阅读”。至于阅读的效果到底如何,可通过填写《阅读成长手册》呈现。

凝思班的《阅读成长手册》内容丰富,条目分明。阅读档案,对学生小学阶段的阅读历史进行了解,并展示个人书架;阅读宣言,意在引发学生对阅读的重视,视课外阅读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阅读指引包括必读书目推介、研究型学习主题推荐。引导学生阅读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单本走向多本;阅读报告包括阅读书目记录表和主题阅读研究学习报告,主张阅读的过程要留有阅读足迹;阅读成果展示,可用文字表述和图片展示。

《悦读成长手册》封面

学生所做的读笔记

活动二:图文并茂,绘制悦读手抄报。  

使一张手抄报在有限的空间内,既容纳一定的知识内容,版面设计又精彩又美观。对学生来说,组稿、编辑、排版、插图、书写,这是一个全神贯注、脑手并用的创造过程,是他的文化修养、生活情趣、精神风貌和艺术修养的综合体现。这对一个学生来说,无疑可以发展其个性才能。

手抄报遇上名著阅读时,其固有的特点可以充分展现,也可以通过张贴宣传,互相分享,进而活跃班级的阅读氛围。

尤其是部分同学精细手抄报版面设计,分别设计了内容梗概、作者简介、创作背景、人物形象、重点情节、中心主题等,可以说浓缩了整部小说的精华,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绘制名著阅读手抄报是基于整本书阅读的“二次创作”,是文字表达和艺术绘画的巧妙融合。

学生作品一

学生作品二

学生作品三

学生作品四

学生作品五

学生作品六

活动三:梳理思路,巧画作者思路图。 

思维导图,英文是The Mind Map,又名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很有效同时又很高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我们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香气、食物、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您的记忆,就如同大脑中的神经元一样互相连接,也就是您的个人数据库。

思维导图又称脑图、心智地图、脑力激荡图、灵感触发图、概念地图树状图、树枝图或思维地图,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以及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

思维导图是使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引起形象化的构造和分类的想法;它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以辐射线形连接所有的代表字词、想法、任务或其它关联项目的图解方式。

以上是对“思维导图”比较规范的解释。在推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引入“思维导图”很有必要,尤其是对于小说这种独特的文学体裁而言。小说有丰富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典型的 环境,尤其是注重以中心人物的人生经历作为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线索。在《骆驼祥子》这部小说中,主人公祥子的“三起三落”就是很核心的故事情节。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的创作思路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可以通过读者的分析进而得到。

因此,在组织同学们进行思维导图绘制前,要求大家充分明确阅读任务:以祥子的生活经历作为线索,叙述小说情节中的“关节点”——关键的人和事情。如此梳理,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细节,而不是对小说内容泛泛了解。毕竟,中考对于名著的考查越来越趋向“细节”。因此,我想我们组织学生阅读名著,所要追求的目标当然是“习得技能、培养能力、滋养心灵、完善人生”,考试拿分当然也是目标之一,应该是有效阅读后的必然所得,而不是刻意追求。

学生作品一

学生作品二

学生作品三

学生作品四

学生作品五

学生作品六

活动四:观赏电影,换种形式看小说

电影是视觉艺术形式,通过使用移动图像来表达沟通思想、故事、认知、情感、价值观,图像伴随着声音,更容易让同学们沉浸其中。

在绝大多数同学已经完成《骆驼祥子》阅读以后,我和大家一起欣赏了由著名演员张丰毅和斯琴高娃出演电影《骆驼祥子》,两位优秀地演员演技出众,刻画人物形象入木三分,令人过目不忘。

借助于文字表达,大家对于祥子等人物形象了解和把握,是基于文字表达基础上的想象,是带有模糊的确定感;而电影是编剧的二次创作,小说人物由演员扮演,已经具有比较稳定的形象特点,甚至于由于导演喜好的影响,会出现较大的改动。之所以让孩子们先读小说,再观电影,意在引起学生的阅读反思: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与孩子们一起观看电影

情节很吸引人

大家看得很专心

活动五:唇枪舌剑,力辩祥子命运谜; 

活动六:寻章摘句,赏析环境描写句;

活动七:寻觅点滴,开展民俗报告会。 

上述三项活动正处于准备当中,后期陆续会进行。总的想法是,通过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引领学生从不同角度对《骆驼祥子》这部小说进行“翻来覆去”的深度阅读,不仅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故事情节,熟悉人物形象,关注重要细节,也可以从不同角度开掘有助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课程资源。

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的素养养成,是离不开持续的语文实践活动的,离不开大量的课程资源滋养的。

至此,不由地觉得作为语文教师真是角色重要,使命重大。真心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充满人文关怀,真正着眼于为学生终生发展铺设温暖的底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寒假预习必备:语文七下《骆驼祥子》名著导读 思维导图 考点合集
建构灵性课堂,实施“整本书阅读”
2020年第6篇:名著阅读要有思辨性的视野
【青春语文•王君专栏】练就破局思维,培养真正的阅读者——由王君老师《骆驼祥子》聊书课系列看整本书阅读...
让名著成为学生的名师
好题不厌百回磨,妙想多从锤炼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